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5(新高考通用)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5-05-04 
高考·新考法:命题本土化:综合题聚焦地方特色,如武汉卷情境“武大樱花”,上海卷“上海行道树”天津卷“三岔河口”,体现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天津卷“京津冀一体化”)的结合。
减少机械记忆:弱化纯知识点复现,许多题目需结合多个知识点推理。
高考·新情境:民族文化:如湖南卷“石牌镇豆腐”,结合GIS技术,分析人地关系演变,如浙江1月卷“土耳其地震前后灯光强度图”。
跨境合作情境:如重庆卷“中国企业在外国建设的凤凰工业园”,关联“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命题·大预测:关注本省典型案例:如甘肃考生需熟悉河西走廊生态治理、黑龙江重点分析冰雪经济与黑土保护等。
强化区域地理逻辑链:以“区位条件—发展过程—问题对策”为主线,深挖本地产业、生态等案例(如云南咖啡种植业)。
对接政策热点:结合省份发展规划(如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分析地理议题,提升政策与原理融合能力。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泡菜是朝鲜半岛的传统食品,冬季泡菜腌制更加普遍,从立秋节气家家户户就开始腌制泡菜。腌泡菜工艺因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而不同。下图是大白菜泡菜的腌制流程,完成下面小题。
@@@7ead52cc-c42c-45e2-86e1-2c9a19d961f6
1.朝鲜半岛居民多选择在秋冬季实施制作泡菜,主要原因是(   )
A.原料来源较丰富                                  B.农民闲暇时间多    
C.气候寒冷易保质                                  D.泡菜需求更迫切
2.根据朝鲜半岛南北部的自然环境差异,推测北部地区的泡菜腌制(   )
①腌制时间更长           ②味道相对咸              ③腌制时间更短           ④味道相对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D    2.C
【解析】1.朝鲜半岛冬季气温低,热量不足,蔬菜无法种植和随时供应,腌制蔬菜可以长时间保存,满足漫长冬季的蔬菜食用消费,D正确。夏半年蔬菜原料来源更丰富,A错误。农民闲暇时间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气候寒冷和保质是腌制菜储存的有利条件,但不是普遍腌制蔬菜的原因,C错误。故选D。
2.腌制泡菜需要发酵,腌制期间的气温高则腌制时间相对短,反之则腌制时间长。泡菜储存品质保持受气温高低影响。朝鲜半岛北部气温更低,因此腌制时间相对长,而且不必添加更多盐量、辣椒,味道相对淡,①④正确;朝鲜半岛南部气温相对高,因此腌制时间相对短,而且需要添加更多盐量、辣椒,有利于储存保质,味道偏咸辣,②③错误。故选C。
城市经济等级的提升往往得益于集聚经济的发展,一般情况下,集聚经济效应越显著,城市的经济等级也越高。事实上,城市之间通过各种“流”建立联系,导致集聚经济的发生不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城市经济增长也不是纯内生过程。很多小城市通过邻近大城市而实现经济增长,有时甚至超过大城市本身;大城市的集聚也有可能限制周围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图为长三角沪苏组群的经济隶属方向与强度(比值大于1为辐射型联系模式;比值小于1则为虹吸型联系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33042a7-4459-4973-a089-8b4c17a3df17
3.2000—2020年,上海与图中周边城市的联系特点呈现出(   )
A.先虹吸再辐射   B.先辐射再虹吸        C.辐射、虹吸并存     D.各级联系加强
4.经济隶属强度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空间距离远近   B.功能互补强弱        C.交通布局差异        D.地域文化差异
【答案】3.C    4.B
【解析】3.读图可知,上海在各个阶段与周边城市都存在从上海流出与流入两类“流”,同时既存在比值大于1的“流”,又存在比值小于1的“流”,即辐射、虹吸并存,AB错误,C正确;上海与各级城市的联系,随着时间发展存在强度降低的情况,例如盐城,D错误。故选C。
4.空间距离对经济隶属强度有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某些彼此距离更近的地区经济隶属强度反而较低,A错误;城市群中,存在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各级城市各有各的功能定位,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实现区域间的联系,共同发展,故功能互补强弱是经济隶属强度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B正确;区域内部的交通布局差异不大,排除C;该地区同属长江下游流域,文化特征相似,D错误。故选B。
盐喀斯特是盐岩层被低矿化度水溶蚀所形成的外部形态的总称。当盐湖底板隔水层出现裂隙,湖底承压淡水、低矿化度卤水就穿越底板薄弱处上升,溶穿盐层,形成盐溶洞。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盐溶洞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d03b5a92b744ebb45600e48f4af097
5.盐溶洞形成中,最先发生的地质过程是(   )
A.盐层沉积          B.地下水上涌           C.流水溶蚀               D.隔水层断裂
6.与石灰岩溶洞相比,盐溶洞(   )
A.结构更稳          B.分布更广               C.演化更快               D.体积更大
7.柴达木盆地盐溶洞扩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5.A    6.C    7.B
【解析】5.盐溶洞形成过程中,最先是盐层沉积,然后隔水层断裂,地下水上涌,溶蚀形成盐溶洞,A正确,地下水上涌、流水溶蚀、隔水层断裂是在盐层沉积之后,排除BCD。故选A。
6.与石灰岩纯粹的岩石相比,盐岩由于含有盐分而更易被溶蚀,演化更快,结构更不稳定,C正确,A错误;题中没有盐溶洞相关分布面积以及体积的信息,无法与石灰岩溶洞相比,排除BD。故选C。
7.当水温升高、水量增多时,盐岩被溶蚀速度快,盐溶洞更易扩大,而夏季水温较高,且水量更充足,所以盐溶洞扩大的季节最可能是夏季,B正确;其他季节水温低,且水量小,盐溶洞被溶蚀速度慢,不易扩大,ACD错误。故选B。
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四大湖泊之一,面积约190平方千米,是典型的干旱区封闭性湖泊。图为1999–2010年达里诺尔湖四个方位的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04ab831bf8c14f6f9101425814514609
8.达里诺尔湖湖泊水最浅的方位是(   )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9.1999-2010年,达里诺尔湖面积变化趋势及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面积减小径流输出                              B.面积减小气候变干
C.面积增大降水增加                                D.面积增大气温上升
10.达里诺尔湖出露的湖岸最先生长的植物可能是(   )
A.苔藓等喜阴植物                                 B.胡杨等耐旱植物    
C.杜鹃等喜酸植物                                 D.碱蓬等耐盐植物
【答案】8.A    9.B    10.D
【解析】8.湖泊水位下降最先露出陆地的是湖水较浅的区域,从达里诺尔湖2003年-2004年方位面积变化图的下降幅度可以判断出:面积缩减幅度小的是西、南、北方,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东方,说明西、南、北方湖水比较深,东方湖水最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1999-2010年,达里诺尔湖四个方向的湖面面积变化是负数为主,说明湖面是减小的,CD错误。达里诺尔湖是典型的干旱区封闭性湖泊,径流输出很少,气候变干导致其面积变小,A错误,B正确。故选B。
10.达里诺尔湖是典型的干旱区封闭性湖泊,属于咸水湖,达里诺尔湖出露的湖岸是盐碱地,适合碱蓬等耐盐植物生长,不适合苔藓等喜阴植物、胡杨等耐旱植物、杜鹃等喜酸植物生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巴塔哥尼亚是美国的一个高端户外品牌,环保是其核心理念。2007年,巴塔哥尼亚开发了“生产足迹记录”网站,消费者可以查询产品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了解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为突出环保理念,该品牌产品应具备(   )
①耐用性              ②舒适性              ③美观性              ④多功能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巴塔哥尼亚开发“生产足迹纪录”网站,主要是为了(   )
A.展示透明的生产方式                          B.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C.带动行业的绿色发展                          D.培养客户的环保意识
【答案】11.B    12.D
【解析】11.该品牌产品具备耐用性,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频率,进一步减少了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突出环保理念,①正确;舒适性和美观性是每个品牌都应该考虑的,不能突出环保理念,②③错误;多功能产品通常能够在单一产品中集成多种功能,从而减少了对多种单一功能产品的需求,这不仅减少了生产这些单一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还减少了废弃物产生,④正确。综上,①④正确,B正确,②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
12.据材料可知,巴塔哥尼亚开发了“生产足迹记录”网站,消费者可以查询产品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了解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查询相关的资料,可以使客户进一步了解该产品的环保理念,培养客户的环保意识,D正确;开发“生产足迹纪录”网站,消费者可以查询产品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但不能展示生产方式,A错误;开发“生产足迹纪录”网站,查询产品相关的信息,无法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B错误;开发“生产足迹纪录”网站对于行业的绿色发展带动作用不大,C错误。故选D。
新疆伊犁河谷位于我国天山山脉西部,北、东、南三面环山,是中国西部享有盛誉的“湿岛”,是新疆山地森林和草甸植被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下表示意伊犁河谷山地北坡垂直地带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m) <1200 1200~1600 1600~2100 >2100
植被类型 荒漠草原 针叶林 山地草原
土壤含水量(%) 5~9 15~48 8~10 12~16
13.伊犁河谷(   )
①西宽东窄    ②西窄东宽    ③西高东低    ④西低东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伊犁河谷山地北坡海拔1200m以下未形成森林,主要是因为(   )
A.地势起伏大     B.日照时间短           C.水汽抬升少            D.光照强度小
15.相较荒漠草原,甲植被类型所在地区(   )
A.储水能力较弱  B.有机质含量高        C.植物种类较少        D.砖红壤分布广
【答案】13.B    14.C    15.B
【解析】1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伊犁河谷位于我国天山山脉西部、北、东、南三面环山,呈西部宽而低、东部窄而高的喇叭形,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聚集、上升和凝结,带来充沛的降水,成为中国西部享有盛誉的“湿岛”。综上所述,①④正确,②③错误,B对,排除ACD。故选B。
14.据材料、表“海拔1200m以下土壤含水量为5~9%”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伊犁河谷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腹地,海拔1200m以下为其山地北坡的基带,气温高,蒸发量大、水汽抬升少,水分不足,气候干旱,未形成森林,只形成荒漠草原,C对;地势起伏大不是主要影响森林形成的因素,A错;该地日照时间并不短,B错;光照强度小也不是导致未形成森林的关键因素,D错。故选C。
15.读表可知,甲植被类型位于荒漠草原上方、针叶林下方,这个位置说明其生态环境介于荒漠草原和针叶林之间,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推知甲植被类型最可能是落叶阔叶林。相较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所在地区枯枝落叶多,腐殖质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B对;读表可知,相较荒漠草原,甲植被类型所在地区土壤含水量达15~48%,储水能力较强,A错;相较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所在地区植物种类较多,C错;砖红壤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地区,D错。故选B。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1: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外市场的兴起,我国某新能源汽车B企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开始重视海外布局。一般情况下,车企在考虑海外布局时,会先布局销售渠道占领市场,成熟后再酌情建生产厂。2022年,B企业决定直接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下图)建设海外新能源汽车制造厂,产品将主要投放到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
材料2:泰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燃油车生产基地,但新能源车领域还相对空白。2021年,泰国政府发布《国家电动汽车政策》,计划到2030年前后,电动汽车在泰国汽车市场的总量中占30%以上,保有量70万辆以上,而目前泰国电动汽车保有量仅2万辆。
@@@59b23007-eedf-45d9-97f2-4e6fce5551a0
(1)简述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面临的机遇。(4分)
(2)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规划海外布局的原因。(6分)
(3)分析该企业在泰国没有选择先布局销售渠道,而直接建生产厂的理由。(4分)
【答案】
(1)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环保政策需求;
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得到突破(规避了与欧美燃油车的竞争或人工智能技术领先)。
(2)  国内市场未来会面临饱和;
扩展海外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影响力;
规避贸易壁垒,扩大销售规模。
(3)  泰国燃油车保有量高,电动车市场目前未形成(电动车配套设施不完善);
产业基础好;
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低,适合建生产厂;
建海外生产基地,产品更利于面向东盟和太平洋国家。
【详解】
(1)新能源汽车能够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符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环保政策需求,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得到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与欧美传统燃油车在技术和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先,便于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中,提升产品竞争力。
(2)随着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未来会面临饱和;海外市场规模庞大,通过进入海外市场,企业能够扩大销售规模,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进入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促使企业不断进步、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在海外布局生产和销售,企业可以更好地规避贸易壁垒,如关税、进口配额等限制,扩大海外销售规模。
(3)泰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燃油车生产基地,但新能源车领域还相对空白,反映出泰国燃油车保有量高,电动车市场目前未形成,电动车配套设施不完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较低,且使用不便。泰国在汽车产业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具备产业配套设施,利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厂的建设和运营;泰国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泰国建立生产厂,可以运输和销售到周边国家,能够更好地辐射东盟以及太平洋国家市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山东省枣庄市有“台儿庄大战故里”和“鲁南煤城”等称号,自2002年起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经济陷入困境。2003年,枣庄市开始布局锂电产业,主要生产电解液等低端产品。2005年枣庄市开始以发展旅游产业为转型突破口,但收效甚微;2008年政府支持本土煤炭企业“走出去”获取市外煤炭资源,同时要求这些企业涉足枣庄市旅游产业;2016年枣庄市旅游收入为2007年的6.3倍,发展速度为山东省之最。近年来,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锂电全产业链生产,蓄力打造“中国北方锂都”。
(1)评价枣庄市2005年选择旅游产业作为突破口的条件。(6分)
(2)说明煤炭企业涉足枣庄市旅游产业对当地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4分)
(3)分析近年来枣庄市锂电产业从低端产品生产转向全产业链生产的合理性。(4分)
【答案】
(1)  有利条件:
有台儿庄大战遗址和丰富的煤炭工业遗址等文化旅游资源;
位于山东,地处我国东部,人口密集,消费水平高,客源市场广阔。
不利条件:
作为“煤城”环境污染较严重;
资源枯竭后经济不景气,资金不足。
(2)  促进煤炭企业自身多元化转型,改善以煤炭为主的产业结构;
为旅游产业开发募集资本,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3)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枣庄锂电产业技术、资金、市场等条件不断成熟,可进行全产业链生产;
全产业链生产可降低锂电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产业链延长可充分带动当地就业。
【详解】
(1)评价枣庄市2005年选择旅游产业作为突破口的条件从有利与不利两方面作答,有利条件有山东省枣庄市有“台儿庄大战故里”和“鲁南煤城”等称号,故具有台儿庄大战遗址和丰富的煤炭工业遗址等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山东,地处我国东部,人口密集,消费水平高,客源市场广阔;不利条件有枣庄市作为“煤城”环境污染较严重,环境质量较差;2002年起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经济陷入困境,资源枯竭后经济不景气,资金不足。
(2)由材料可知,2008年政府支持本土煤炭企业“走出去”获取市外煤炭资源,同时要求这些企业涉足枣庄市旅游产业;煤炭企业涉足枣庄市旅游产业可以促进煤炭企业自身多元化转型,改善以煤炭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企业为旅游产业开发募集资本,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涉足枣庄市旅游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由材料可知,2003年,枣庄市开始布局锂电产业,主要生产电解液等低端产品,近年来,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锂电全产业链生产,蓄力打造“中国北方锂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枣庄锂电产业技术、资金、市场等条件不断成熟,可进行全产业链生产;全产业链生产可降低锂电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经济收益;产业链延长可充分带动当地就业,提高收入。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小趋势,且北极地区还出现了气候变暖的放大效应,即北极地区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的两倍,但不同季节升温幅度存在差异。下图为2002—2011年北极地区不同季节海冰面积变化示意图。
@@@b590c6c21ca7496dabf2b2646445f2f2
(1)推测一年内北极地区海冰面积最小的月份,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
(2)指出北极放大效应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分析海冰面积缩小对北冰洋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答案】
(1) 9月。
理由:北极地区夏季海冰面积最小,秋季海冰面积大于夏季,说明夏末秋初北极地区海域进入新一轮的结冰期,在进入结冰期之前(即9月),北极地区海冰面积达到最小值。
(2) 季节差异:北极放大效应冬季最大,春季、秋季次之,夏季最小。
原因:冬季海水结冰能够释放一定热量,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较大;
夏季海冰融化会吸收一定热量,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较小。
(3) 海冰面积缩小,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减弱,海水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海水温度上升;
北极熊等生物栖息地面积减小,生存受到威胁,数量减少;
部分动植物因不适应环境改变而数量减少,影响食物链稳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详解】
(1)当水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北极地区海水就会开始结冰,图中显示,极地区夏季(7-9月)海冰面积最小,秋季(10-12月)海冰面积大于夏季,夏季当地水温升高,使得大量海冰融化,海冰面积缩小,而当秋季来临,气温逐渐降低,海冰融化结束,进入新一轮的结冰期,在即将进入结冰期之前,也就是9月,此前一直处于融化减少状态的北极地区海冰面积,在这一时刻达到了最小值,此后,随着结冰期的推进,海冰面积又会逐渐回升。
(2)造成北极放大效应季节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冬季和夏季海冰的状态及所产生的热量变化不同。冬季时,海水结冰的过程能够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这一热量的释放有助于提升周围环境的温度,从而导致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较大,使得北极放大效应在冬季更为显著。而在夏季,海冰融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这一吸热过程抑制了气温的上升,导致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较小,进而使得北极放大效应在夏季相对较弱。因此,北极放大效应在冬季表现得最为突出,其强度最大;其次是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的北极放大效应相对较弱;而在夏季,北极放大效应则最为微弱,强度最小。
(3)海冰面积缩小对北冰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自然环境特征变化、生物生存空间、生态平衡等角度进行分析。从环境特征变化来看,海冰面积的缩小意味着其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减弱,更多的太阳辐射被海水吸收,进而使海水温度不断上升。 从生物生存空间来看,对于生活在北冰洋的生物而言,海冰面积缩小带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例如北极熊,它们依赖海冰作为捕食和栖息的平台。海冰面积的减小使得它们的栖息地面积大幅缩减,活动范围受限,获取食物变得更加困难,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其数量也随之减少。从生态平衡来看,海冰面积缩小使得原本适应了特定的海冰环境的部分动植物可能无法迅速适应新的生存条件,从而导致数量减少,这会进一步影响食物链的稳定,因为每种生物在食物链中都占据着特定的位置,某些物种数量的变化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打破原有的平衡。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青海尖扎县的坎布拉国家地质森林公园曾是一个封闭的小湖盆,伴随着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逐步塑造出当前形体陡峭、形态各异的丹霞地貌。正处于壮年期的尖扎丹霞与黄河李家峡水库交辉相映,形成一幅“丹山碧水”的美丽画卷。尖扎民间自古流行射箭,是全国著名的射箭运动之乡。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开阔连绵的高山草原、茂密挺拔的峡谷森林吸引着众多游客。下图为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景观图和尖扎周边地区示意图。
@@@e740c239-6f78-4d86-9a76-fc7b56844cdb
(1)说明青海尖扎“丹山碧水”景观形成的地理过程。(6分)
(2)有人推测坎布拉丹霞地貌未来将会逐渐夷平消失,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
(3)从地理位置、地形角度简述青海尖扎从古至今始终保留射箭运动的原因。(4分)
【答案】
(1)  湖盆时期流水沉积形成红色沉积岩层;
高原隆升时期岩层抬升,经过差异风化、流水侵蚀、重力坍塌,逐渐形成形体陡峭、形态各异的丹霞地貌;
黄河上游含沙量较小,又经水库沉淀后河水更加清澈;
修建水库后形成较大水域,丹霞地貌和碧水黄河相映形成“丹山碧水”的景观。
(2)  观点一:赞同。
因为当前坎布拉丹霞地貌正处于壮年期,未来可能进入地势起伏较小的老年期;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会使该地持续抬升,外力作用持续剥蚀和填补,当外力侵蚀速率大于地壳抬升速率时,地表将逐渐夷平。
观点一:不赞同。
因为坎布拉丹霞地貌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不会任其消失;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会使该地持续抬升,外力作用持续剥蚀和填补,当外力侵蚀速率小于地壳抬升速率时,丹霞地貌将继续侵蚀发育。
(3)  是兵家必争之地,逐渐形成了普及射箭技艺的民族传统;
地形起伏大,气候差异显著,动物种类多,猎物多;
山地多,森林覆盖率高,制箭原料丰富;
地形多样,适合开展狩猎、射箭比赛等多样活动,利于传承射箭文化。
【详解】
(1)结合材料,伴随着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尖扎逐步塑造出当前形体陡峭、形态各异的丹霞地貌(红色岩体)。结合所学知识,丹霞地貌的物质来源于湖盆时期流水沉积形成红色沉积岩层(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构成,这些岩石富含铁质,氧化后呈现红色。)在内力作用下,高原逐渐隆起,地壳不断抬升,红色岩体裸露地表,形成高地,为侵蚀作用创造条件。在外力侵蚀作用下,逐渐形成形态各异的山体;而其中陡峭的沟壑,主要是构造运动产生得断裂和节理被水流侵蚀后形成的。结合右图信息,尖扎位于黄河的上游流域,含沙量较小;且黄河流经水电站后,泥沙被大量拦截,水流被进一步净化,更加清澈,流入水库后,形成“碧水”景观,与“丹山”相呼应。
(2)赞同说法:目前坎布拉地区的丹霞地貌处于成熟时期,且在持续接受外力的侵蚀。虽然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会使该地丹霞地貌持续抬升,但如果外力侵蚀的速度大于地壳抬升的速度,则未来该处的丹霞地貌会逐渐被夷为平地。不赞同说法:尖扎县已经建立了国家地质森林公园,该处的丹霞地貌已经被保护起来,经由人为的管理和保护后,丹霞地貌不会消失;同时,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使该地的丹霞地貌持续抬升,且地理环境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较大改变,因此,该地的外力侵蚀速度远不及地壳抬升速度,因此丹霞地貌会一直存在。
(3)从历史角度看,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重要,为了战争和自卫需要,该地一直保留射箭运动;其次,尖扎县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区域内动物种类多,射箭作为狩猎重要技能,一直受到重视;结合右图来看,尖扎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地形提供了天然的射箭场地和训练环境,且当地制作箭矢的原材料充足,适合进行射箭等户外活动;同时,尖扎县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受外界文化冲击较少,传统习俗得以保留。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
  • 上一篇: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4(
  • 下一篇: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1(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