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3(新高考通用)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5-05-04 
高考·新考法:题型结构稳定中创新:甘肃等新高考省份首次自主命题,沿用“16+3”模式(16道选择+3道综合题),但综合题小问数量控制在9问以内,分值向6分及以上倾斜。2025年还会有一批省份加入新高考,可能也会沿用“16+3”模式。
高考·新情境:强调情境题目的实时性、开放性以及跨学科的融合性。聚焦社会热点,如围绕碳中和下的能源转型出题。结合乡土案例,以本地特色农业发展为情境。
命题·大预测:未来更重能力与应用。备考应多关注热点,强化案例分析,提升思维能力。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9月6日,首个秋台风“摩羯”进入南海后快速增强,给海南、广东等沿海地区造成史诗级的灾害。如5为台风“摩羯”移动路径示意图。据完成下面小题。
@@@8a8ac2a9-dfa0-4d2a-ae1b-95c8a6cf5ca4
1.9月6日下午,台风“摩羯”登陆时,雷州半岛的风向主要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据统计,9月登陆我国的台风为一年中平均强度最强,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
A.摩擦力小          B.登陆时间较长        C.海水温度高            D.冷空气活动弱
3.在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中,可应用(   )
A.GIS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                    B.AI技术动态监测台风
C.GPS确定台风风速与风向                    D.RS估算台风灾后损失
【答案】1.D    2.C    3.A
【解析】1.读图可知,9月6日下午台风在海南岛登陆,此时台风中心位于雷州半岛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雷州半岛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9月易出现超强台风,是因为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导致低纬度海区海温偏高,台风中心气流上升剧烈,台风势力强盛,C正确;台风一般在海洋上形成超强台风,故下垫面摩擦力的差异小,A错误;台风登陆时间长短与台风强度有关,但是登陆时间长,陆地气温较低、摩擦力较大,台风势力会减弱,B错误;9月的冷空气活动强度比夏季更强,D错误,故选C。
3.GIS为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可以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A正确;AI是人工智能,不能动态监测台风,B错误;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无法确定台风风速和风向,C错误;遥感(RS)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能够获取台风实时位置变化,D错误;故选A。
石灰岩被溶蚀后,不溶性组分积累转化为岩溶残积层,该层可成为成土母质。残积层及耕作层中的有机质分解和生物呼吸,能产生岩溶作用所需的大量二氧化碳。如图是我国西南岩溶区一处类型石灰岩风化壳剖面。下表为采样点的部分元素测试教据(元素百分含量以氧化物形式表示)。完成下面小题。
@@@c1531ef8-ea85-4325-99cb-ecdeaccfa9b1
采样点编号 Fe2O3(%) TiO2(%) CaO(%) MgO(%)
15.54 1.24 0.51 1.30
0.87 0.17 30.29 18.07

 

4.读表测试数据表明,在石灰岩溶蚀过程中(   )
A.铁、钛元素流失                                  B.钙、镁元素流失    
C.镁、铁元素富集                                  D.钛、钙元素富集
5.图中岩溶残积层最可能呈现的颜色是(   )
A.红褐色             B.灰白色                  C.暗黑色                   D.青灰色
6.根据剖面结构,推测最有利于岩溶作用发生的层位是(   )
A.旱地耕作层      B.岩溶残积层           C.岩粉及碎裂岩层     D.基岩层
【答案】4.B    5.A    6.C
【解析】4.在石灰岩溶蚀过程中,土壤中的元素会随着水体淋溶下渗流失,对比表格数据可知,钙和镁在②处的含量远高于①处,而铁和钛元素并没有出现②处较①处多的现象,因此,在石灰岩溶蚀过程中,钙、镁元素大量被淋溶流失,而铁和钛元素流失较少,A错误,B正确;溶蚀过程是一个侵蚀过程,一般不会导致元素富集,CD错误。故选B。
5.①靠近图中岩溶残积层,读表格中信息可知,①处Fe2O3含量高,铁氧化后会呈现红色,因此岩溶残积层最可能呈现的颜色是红褐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岩溶残积层由不溶性组分积累而成,不易被溶蚀,因此不利于岩溶作用发生,B错误;耕作层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可溶性物质也较少,不利于岩溶作用发生,A错误;基岩层还未经风化,裂隙少,透水性差,不易被溶蚀,不利于岩溶作用发生,D错误;岩粉及碎裂岩层裂隙多,利于水体下渗,且岩石风化强度高,较为破碎,容易溶于水中,因此最有利于岩溶作用发生,C正确。故选C。
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1000m以下空域,利用有人、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进行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飞行的经济行为。2024年2月27日,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从深圳飞往珠海,成功完成首次跨海跨城飞行,将单程2个多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到20分钟。深圳作为低空经济重要的试点城市,近年来积极推进空中场景的应用创新,现已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传统飞机相比,eVTOL具有的特点是(   )
A.应用范围小      B.成本投入高           C.噪音污染小            D.货物运量大
8.目前,“低空经济”比较适合的应用场景有(   )
①物流配送②大量农产品外运③应急物质救援④农田药物喷洒⑤长途客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9.近年来深圳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与之关联较小的是(   )
A.交通拥堵严重   B.产业转型升级加速 C.消费领域拓展        D.“城中村”改造加快
【答案】7.C    8.B    9.D
【解析】7.与传统飞机相比,eVTOL使用电力作为主要动力,噪音低于燃油发动机,C正确;可以进行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飞行的经济行为,应用范围大,A错误;eVTOL体型较小,结构较简单,制造成本、运营成本均较低,B错误;eVTOL体型小,货物运量小,D错误。故选C。
8.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1000m以下空域,利用有人、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进行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飞行的经济行为。通过低空飞行技术,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可以用来物流配送,①正确;低空经济运量较小,不适合大量农产品外运,②错误;低空飞行技术可以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紧急事件时,快速响应并提供救援服务,③正确;通过低空飞行技术,进行农田药物喷洒,能够提高效率,④正确;低空经济目前多为短距离的飞行,不适合长途客运,⑤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城中村”改造加快主要与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关,与深圳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关联较小,D正确;低空经济运输速度快,可提升运输效率,能够缓解交通拥堵,A错误;深圳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需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支持,能促进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B错误;低空经济能够带动通用空中客运、无人机服务等服务业发展,使消费领域拓展,C错误。故选D。
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合肥都市圈包括安徽省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桐城市(县级市)。合肥市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下图为合肥都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874e4ff-f821-4b20-ad22-190719aa0c30
10.对合肥市辐射功能影响最弱的因素是(   )
A.交通联系         B.经济联系               C.城市规模               D.气候条件
11.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合肥的辐射带动作用(   )
①可以扩大合肥市的行政范围                  ②提高合肥市的交通枢纽地位
③引起周边地区人才的大量流失              ④增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互补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0.D    11.C
【解析】10.交通线的完善程度,各地区与合肥市的交通联系状况将对合肥市辐射功能有较大影响,A错误;经济联系越紧密,受合肥市辐射功能影响越大,B错误;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大,C错误;合肥市与周边城市气候条件相差不大,气候条件是影响合肥市辐射功能最弱的因素,D正确。故选D。
11.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其行政范围只能局限于安徽省,不能扩大,①错误;合肥的辐射带动作用会提高合肥市的交通枢纽地位,②正确;合肥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会引起周边地区人才的大量流失,③错误;合肥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了与周边地市的经济与产业联系,增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互补性,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收缩城市为在研究期内人口流失超过5%的城市。统计显示,2013-2021年,东北地区轻度收缩城市人口流失率为5.2%-22.2%,重度收缩城市人口流失率为23.8%-52.1%。下表为2013年和2021年东北地区收缩城市房屋空置率均值(%)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城市收缩类型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东北地区
2013 轻度收缩 14.09 15.96 14.07 14.65
重度收缩 14.02 - 17.04 16.88
2021 轻度收缩 15.21 15.38 15.03 15.21
重度收缩 13.84 - 17.16 16.98

 

12.与辽宁省相比,2013-2021年黑龙江省收缩城市房屋空置率(   )
A.整体呈下降趋势                                 B.总体较高              
C.轻度收缩变化大                                 D.重度收缩占比小
13.为降低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房屋空置率,需要(   )
A.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                   B.提高交通运行的安全系数
C.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D.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答案】12.B    13.D
【解析】1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与辽宁省相比,黑龙江省收缩城市房屋空置率总体较高,且整体呈上升趋势,B正确、A错误;2013-2021年黑龙江省收缩城市房屋空置率轻度收缩增加了0.96%,与辽宁省相比变化小、重度收缩占比大,C、D错误。故选B。
13.东北地区收缩城市房屋空置率较高主要与人口大量外流有关,需要加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改善居住环境和住房结构,依托东北地区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城市收缩带来的经济压力,降低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房屋空置率,D正确;矿产资源的开发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过度开采可能导致资源枯竭,且不一定能有效吸引人口回流,从而降低房屋空置率,A错误;良好的交通条件可能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吸引力,但不足以成为解决房屋空置问题的主要手段,B错误;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回流,但对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房屋空置率的影响非常小,C错误。故选D。
与同区域的热带季雨林相比,西双版纳喀斯特森林的植物具有更强的叶片保水能力和更高的光合水分利用率,下图示意2020年西双版纳喀斯特地区多花白头树树干径向变化,图中“o”表示某日的监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b56a9dcd4ea4d53995b001b87dd946e
14.西双版纳喀斯特森林与同区域热带季雨林的主要环境差异是(   )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15.西双版纳喀斯特地区多花白头树主要生长期在(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16.影响西双版纳喀斯特地区多花白头树生长期内生长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气温           ②降水           ③光照           ④土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4.D    15.B    16.C
【解析】14.据材料可知,西双版纳喀斯特森林的植物具有更强的叶片保水能力和更高的光合水分利用率,说明环境的主要差异是水分,AC错误;喀斯特地貌土壤薄,不利于水分保持,D正确;同区域降水差别小,B错误。故选D。
15.读图可知,一年内多花白头树在日序120天以后树干出现径向变化正值,说明从5月开始进入生长期,约150天以后即6月变化增大,说明生长加速,约240天左右即9月及其以后变化不再明显,说明生长已经基本停止,排除ACD,故选B。
16.读图可知,6月中下旬-7月中上旬多花白头树生长速度最快,是因为生长期内,6-7月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光照充足,加上降水迅速增加,因此生长速度最快,②③正确;当地为热带,全年气温高,气温对植被生长速度的影响不大,且图中显示并不是温度最高的7月生长速度最快,①错误;土壤在生长期的月际变化不大,④错误。故选C。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18分)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除爪哇、苏门答腊外,印度尼西亚各岛皆缺乏联系全岛的干线道路网。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中国和印尼,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两国双园”项目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项目,下图为印度尼西亚略图。
@@@9da16884316f4ddba0297b7b4456d6b4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限制印尼发展陆上交通运输方式的自然因素。(6分)
材料二:黑巴克里索港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C,最低22.7°C,年降水量578mm。圣克鲁斯岛中央山峰东南坡海拔400米以上区域在凉季(6-12月)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图2为科隆群岛主要岛屿分布示意图。
@@@6f9fcb31fcff4204acc400b74aef77b6
(2)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说明圣克鲁斯岛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多成层云雾的原因。(6分)
(3)说出“一带一路”建设对印度尼西亚的积极影响。(6分)
【答案】
(1)  印度尼西亚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国内火山地震多发,地质条件复杂;
印度尼西亚地形受板块运动的影响,地形起伏大,建设难度高;
印度尼西亚属于岛国,各岛屿的间隔距离远,陆路交通的建设成本高。(6分)
(2) 受东南信风控制(带来水汽);所在海域受寒流影响(水温低);
(相对冷湿气流)受地形抬升易成雾;
该地(较冷的上升气流与上部较暖空气)易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不易扩散,云雾成层。(6分)
(3) 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
有利于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
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
有利于加强中印两国的经济、文化往来和交流。(6分)
【详解】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国内火山、地震多发,地质条件复杂;受板块运动的影响,印度尼西亚地形起伏大,建设难度高;印度尼西亚属于岛国,各岛屿四面环海,且各岛屿的间隔距离远,陆路交通的建设成本高。
(2)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来看,即海洋与大气的热量与水分交换。圣克鲁斯岛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多成层云雾的原因:该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常年受东南信风控制,信风带来大量水汽,再加上所在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圣克鲁斯岛东南坡地形抬升作用明显,使得水汽更容易凝结成雾;较冷的上升气流与上部较暖空气易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流动性差,云雾不易扩散,因此云雾成层。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和印尼,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两国双园”项目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项目,印度尼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对中国落后,“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合作,中国会对其提供技术、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帮助,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带动城镇化进程;且加强了中印两国的经济、文化往来和交流,稳固中印两国间的民间交流。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巴黎奥运会是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法国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举行。塞纳河不但被选为开幕式的舞台,还是比赛场地。为此,巴黎斥巨资升级了污水和暴雨径流处理设施,并启动了塞纳河净化项目。经过努力,塞纳河水质整体已有改善,为奥运会的顺利举行保驾护航。巴黎历史悠久,古建筑众多,但能源短缺,奥运设施的建设秉承古今融合,低碳环保理念,座位可分解,奥运村宿舍不设空调,法国政府通过一系列创新和传统的结合,展示出这座城市的历史魅力和现代活力。
@@@47e35ef0557e418e81b69c5c4c393eac@@@1ffd69c91e44413c85182d642531b7df
(1)  描述法国地理位置特征。(4分)
(2)分析法国巴黎举办奥运会的优势条件。(6分)
(3)简述奥运村宿舍不设空调的原因。(6分)
【答案】
(1)  法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中纬度地;
位于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略呈六边形;
西临大西洋,东南临地中海,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4分)
(2)  位于巴黎盆地,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各大比赛场馆的建设;
有河流流经,利于相关赛事的开展;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各项体育赛事的开展;
法国的首都,基础设施完善;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资金充足。(6分)
(3)  巴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夏季平均温度适宜,没有安装空调的必要;
物资多依靠进口,空调物价高昂;
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高;
能源依赖进口,电价偏高;
巴黎多古建筑,对建筑改装有严格要求。(6分)
【详解】
(1)从半球位置看,法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从纬度分布看,法国位于30°-60°之间,处于中纬度地区;从所处大洲看,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略呈六边形;从海陆位置看,法国西临大西洋,东南临地中海,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
(2)位于巴黎盆地,盆地内地形平坦开阔,便于运动场地和各大比赛场馆的规划和建设;有塞纳河流流经,为奥运会相关水上项目的顺利举行保驾护航;巴黎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温度和湿度适宜,适合各项体育赛事的开展;巴黎是法国的首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巴黎历史悠久,古建筑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奥运会举办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场馆的建设和环境的治理,巴黎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3)巴黎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夏季平均温度适宜,不需要空调进行制热或制冷,没有安装空调的必要;奥运会参会人员众多,若设置空调,需要较多数量空调,而法国空调等物资多依靠进口,空调物价高昂;发过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高,运输、安装空调需要劳动力,不设空调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法国能源短缺,能源依赖进口,电价偏高,不设空调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巴黎历史悠久,多古建筑,为了保护古城风貌,对建筑改装有严格要求。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基流是枯水季节河流所能维持的最小水流,主要是由地下水补给。勒拿河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流域内冻土广布,多年冻土中储存大量有机碳。研究人员假定降水不变,模拟发现勒拿河流域基流和融雪径流随着气温升高先增后减。实际监测发现,勒拿河流域气温增加明显,径流量总体增加,但不同季节变化情况不同。下图示意1999-2008和2009-2017两时间段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单位:Tg)的季节变化。
@@@f99912e96bd14fe2ad9f44b57e267cb4
(1)分析假定降水不变时,随着气温升高勒拿河基流先增后减的原因。(4分)
(2)推测气温升高,勒拿河汛期的变化。(4分)
(3)据图描述与1999-2008年相比,2009-2017年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6分)
(4)简述气候变暖对勒拿河河口地区鱼类的影响。(4分)
【答案】
(1)  初期,气温升高,融雪量增加,融雪径流增多;
冻土融化增多,下渗增多,地下水增多,基流补给增多;
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冰雪减少,蒸发进一步增强,地下水减少,基流减少。(4分)
(2)  春季气温升高,融雪时间提前,融雪量增加,春汛提前,水量增加;
夏季剩余冰雪减少,蒸发旺盛,夏汛水量减少。(4分)
(3)变化情况:溶解性有机碳总量增加,春季增加显著,夏季略微减少。
原因:气温升高,冻土消融,溶解性有机碳来源增多;
春季径流量增大,溶解更多可溶解性有机碳,夏季径流量减少,土壤有机碳溶解量减少。(6分)
(4)勒拿河径流量增加,搬运至河口地区的营养盐增多,利于鱼类生长;
河口地区水温增高,不利于部分冷水鱼生存(鱼的种类可能发生改变)。(4分)
【详解】
(1)首先,在气温升高的初期,气温升高,融雪量增加,融雪径流增多,下渗增多,地下水增多;气温上升,勒拿河流域内的冻土开始融化。由于冻土中储存了大量的水分,随着气温的回升,这些冻结的水逐渐融化,下渗增多,地下水增多,基流补给增多,导致勒拿河的基流增加。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升高,融雪量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少;蒸发量也开始增加,地下水减少,基流减少。
(2)气温升高,春季气温回升提前,融雪量比以前提前,春汛提前;由于春季融雪量加大,夏季剩余的冰雪减少,加上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夏汛的水量相对以前减少。
(3)由图可知,与1999-2008年相比,2009-2017年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春季的有机碳增加明显,冬季没有变化,夏季略微减少;原因:由材料“勒拿河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流域内冻土广布,多年冻土中储存大量有机碳”可知,勒拿河可溶性有机碳主要来自冻土,气温升高,冻土消融,溶解性有机碳来源增多;由于气温上升,春季冻土融化量大,可溶性的有机碳汇入河流增多,可溶性的有机碳增多;夏季径流量减少,汇入河流的可溶性有机碳减少;冬季冻土不融化,因此,可溶性有机碳没有变化。
(4)气候变暖,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增多,且河流水量增加,河流搬运至河口地区的营养盐增多,有利于河口鱼类生长;随着气温的升高,河口地区的盐度、温度等水质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可能不利于部分冷水鱼生存,会改变鱼的种类或种群。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
  • 上一篇: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2(
  • 下一篇: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4(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