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5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高三地理试题(黑吉辽蒙卷)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5-05-0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一般较光滑,内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外层由明暗交替的碳酸钙矿物层构成,暗层含有较多杂质;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下图是穴珠的照片(a)及其剖面结构(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1345096293e4a9b8eea6ecf9a0c4c61
1.形成穴珠圈层结构的地质作用是(   )
A.化学沉积          B.流水溶蚀               C.流水磨蚀               D.球状风化
2.有利于穴珠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
①浅表性积水为主        ②水体呈弱酸性状态③长期积水深度大        ④有间歇性水流扰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A    2.B
解析:1.穴珠即洞穴珍珠,也叫洞穴豆石或洞穴鲡石,是在地下河溶洞滴水坑中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球状碳酸钙沉积物,A正确,流水溶蚀、流水磨蚀都是侵蚀作用,BC错误;风化是对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D错误。故答案选A。
2.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说明是间歇性积水,④正确;间歇性积水说明为浅表性积水,①正确③错误;弱酸性水可能加剧碳酸钙矿物层溶蚀,不利于沉积,②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如图为塔里木河下游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图。该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完成下面小题。
@@@3edf62de-96a9-4cba-8f6d-ba4b66c51fe8
3.图示区域土壤肥力最高的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菜地
4.图示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①地表径流②地质构造③地势起伏④降水⑤蒸发
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③④
3.A    4.B
解析:3.读图可知,林地位于河流沿岸,地下水位高,水分条件较好,同时森林的枯枝落叶多,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多,故林地土壤肥力最高,A正确;耕地、草地和菜地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少,且水分条件差,土壤发育差,肥力低,BCD错误。故选A。
4.结合材料“该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可知,地表径流对地下水位变化影响较大,①正确;图中无法判断地质构造,不能反映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影响,②错误;图中各地地势起伏无明显差异,③错误;该区域内降水差异不大,④错误;图中可以看出荒漠地区地下水位低,是因为该地蒸发旺盛,⑤正确。故选B。
点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防止肥力衰退与土壤治理相结合,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和合理施用化肥,以便不仅有利于当季作物的高产,而且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对于某些低产土壤(酸性土壤、碱土和盐土)要借助化学改良剂和灌溉等手段进行改良,消除障碍因素,以提高肥力水平。此外还要进行合理的耕作和轮作,以调节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人工智能产业是引导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变量。受区域资源禀赋和初始技术等发展条件影响,我国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国少数超大城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增长遇到瓶颈,开始向外扩散,出现空间溢出效应。调查发现,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越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左图示意2000-2019年中国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重心的迁移轨迹,右图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框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dc591a0-32a2-44a2-9cc3-24d871bf6ddd
5.2000—2019年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水平重心迁移方向的趋势是向(   )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6.超大城市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要原因是(   )
A.外来直接投资巨大                              B.人均文化水平较高
C.产业结构层次较高                               D.本地市场需求庞大
7.能显著促进人工智能产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的举措是(   )
A.外资涌入          B.政策鼓励               C.人才聚集               D.产业升级
5.D    6.C    7.B
解析:5.读图左可知,根据经纬网定位,从2000年到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重心的迁移方向整体上是向东向南迁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人工智能产业位于城市产业链的顶端,属于当前最高端的产业之一,需要完善的基础产业体系支撑,因此,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层次很高,C正确;右图表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资本要素中既有外商投资,也有本地金融发展,不一定是外商直接投资巨大,A错误;在劳动要素中,人口密度侧重于劳动者数量,人力资本侧重于劳动者素质,综合起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与当地人均文化水平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B错误;人工智能产业属于高端产业,其市场往往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市场,本地市场过于狭小,不足以支撑其发展,D错误。故选C。
7.结合材料可知,溢出效应(不是指产业转移或者迁出)是人工智能产业在本地发展遇到瓶颈,如政策局限、资金、土地、劳动力等,需要到其它城市寻找更优越的发展条件。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政策局限是最主要的因素,还可影响其它因素发挥作用。产生溢出效应的地区是少数超大城市,当地已经出现一些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瓶颈,鼓励性政策能促进当地人工智能产业走出去,寻找更优的发展条件,促进当地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B正确;“外资涌入”“人才聚集”都能够改善当地发展条件,不利于产生溢出效应,AB错误;“产业升级”能促使当地产业走向高端化和智能化,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需求增加,不利于产生溢出效应,D错误。故选B。
我国传统人力运输方式有提、挑、扛、顶和背等。我国某省西北部山区,竹编背篓(如图)是一种常见传统背运工具,至今仍在使用。完成下面小题。
@@@44a38591-e2e7-4e83-bd39-e95858104511
8.该地传统人力运输方式多为背运,主要是因为当地(   )
A.坡陡路窄          B.蚊虫袭扰               C.地面湿滑               D.天气多变
9.该地多用竹子编制背篓的主要原因是(   )
A.硬度较高          B.工艺简单               C.造型美观               D.取材方便
8.A    9.D   
解析:8.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为我国某省西北部山区,地形起伏大,负重前行时,若将运输的物体背在背上,走山路可以更好的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也更省力,可以解放双手协助攀爬,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因此该地传统人力运输方式多为背运,主要是因为当地坡陡路窄,而与蚊虫袭扰、地面湿滑和天气多变关系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该地多用竹子编制背篓的主要原因是山区竹林较多,便于就近取材,D正确;竹子编制的背篓硬度并不高,A错误;竹编工艺也较为复杂,一般要专门的篾匠进行编制,B错误;背篓主要考虑是否方便、实用,造型美观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D。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其大小主要受光照、气温、水分、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影响。某团队对大别山区NPP进行研究,下图示意2000—2018年研究区NPP平均值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f36ce1f72e1409797f0c870fdcdcaca
10.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   )
①北部以耕地为主            ②中部偏南林地面积较大
③南部边缘水域面积较大        ④西部边缘草地面积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为提高大别山区的NPP数值,可行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湖         B.伐林开荒               C.退耕还林               D.防风治沙
10.A    11.C
解析:10.读图可知,北部研究区NPP平均值的空间分布较均匀,应地形较平坦,以耕地为主,①正确;中部偏南研究区NPP平均值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应为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丘陵地区,林地面积较大,②正确;南部边缘研究区NPP平均值极小,因此植被分布较少,水域面积应该较大,③正确;西部边缘研究区NPP平均值也极小,草地面积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为提高大别山区的NPP数值,可行的措施是增加植被覆盖率,退耕还林,C正确;湖泊不利于植被生存,会降低NPP数值,A错误;伐林开荒会破坏植被,降低NPP数值,B错误;大别山区位于季风气候区,风沙危害不典型,D错误。故选C。
从达坂城到乌鲁木齐的中天山峡谷呈东南—西北走向纵穿天山山脉,其两端非常容易出现山口风或下坡风暴。乌鲁木齐冬季焚风现象较为常见,焚风在风廓线雷达图上表现为一定厚度的东南风,通常在地面以上一定高度范围内。下图示意2014年12月11日乌鲁木齐一次焚风过程风向和风力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c7148b16bd843db82a28e9764c2155e
12.此次乌鲁木齐焚风发生的主要高度范围为(   )
A.0~600米        B.0~1700米            C.600~1700米         D.1700米及以上区域
13.此次焚风对乌鲁木齐市区产生的影响是(   )
A.气温下降         B.大气污染加重        C.降雪强度增大        D.湿度增大
12.C    13.B
解析:12.材料提及“焚风在风廓线雷达图上表现为一定厚度的东南风,通常在地面以上一定高度范围内。”从给出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中,我们可以看到0~600米这个高度范围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东南风,因此不是焚风发生的主要高度范围,A错误; 0~1700米虽然这个范围包含了焚风发生的高度,但它也包括了没有焚风发生的0~600米高度,因此不够精确, 600~1700米这个高度范围与图中显示的东南风(即焚风)出现的高度范围完全一致,是焚风发生的主要高度范围,B错误,C正确; 1700米及以上区域这个高度范围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东南风,因此不是焚风发生的高度范围,D错误。故选C。
13.焚风是一种干热的风,它会使空气湿度降低,气温升高。焚风是一种干热的风,它会使气温升高而不是下降,A错误; 东南气流底部高度较低、气流顶高较高、气流厚度较厚,边界层大气稳定度增强,这抑制了污染物的正常扩散,导致污染加重‌,从而加剧了空气污染‌,B正确; 焚风是干热的风,会使空气湿度降低,不利于降雪的形成,C错误;焚风是一种干热的风,它会使空气湿度降低,而不是增大,D错误。故选B。
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日玛那雪山处在珠穆朗玛峰和干城章嘉峰之间(如图甲),从岗巴县可以看到日玛那雪山上壮阔的云瀑。图乙为某摄影爱好者6月22日拍摄的日玛那雪山“日出云瀑”美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d8af064a5b754ea5a4d9d3f216a96c89
14.形成日玛那雪山上云瀑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南季风         B.盛行西风               C.东北信风               D.西南季风
15.日玛那雪山云瀑于山腰处消失不见,其主要原因是山腰处(   )
A.水汽较少         B.气压较低               C.气温较高               D.风力减小
16.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云瀑”的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
A.5时                 B.6时                       C.7时                       D.8时
14.D    15.C    16.C
分析14.根据材料,“从岗巴县可以看到日玛那雪山上壮阔的云瀑”,从图中看岗巴县位于日玛那雪山的东北侧;再根据材料,“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可以云瀑的来向即风向。故可以推知,雪山上云瀑的主要动力是西南季风,排除ABC,D对。故选D。
15.云瀑是风推动云形成的,故与另一侧山腰处的水汽多少、气压大小关系不大,AB不对。另一侧山腰处的风力减小,会使云瀑停滞堆积,不会使其消失,D不对。山腰处气温较高,会使水汽蒸发,导致云消失,C对。故选C。
16.根据材料,摄影者在6月22日拍摄日出云瀑。6月22日,当地昼最长,日出地方时在6点之前;30°N夏至昼长约是 13小时56分,根据纬度可以判断夏至时当地日出大约在5点;根据材料,当地在88°E,与北京时间相差大约两个小时,故北京时间大约在7点。故ABD不对,C对。故选C。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乌尤尼盐湖水水深随季节而变化,雨季水深约2-20米。因为它的湖面上几乎全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盐壳,中部达6米厚,所以在地理称谓上人们把它称为“盐沼”。雨后,盐沼倒映着整个天空,湖天一色,蔚蓝空灵,美得妙不可言,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空之镜”。上图示意乌尤尼盐湖的位置。下图示意乌尤尼盐湖附近的年内各月降水量。
@@@5ddf4880-9251-46d4-b328-0f381f720756@@@a5ed4ba7-dde7-47ca-86ca-3c8cc303a27f
(1)简述乌尤尼盐沼的形成过程。(4分)
(2)分析乌尤尼盐沼被称为“天空之镜”的原因。(6分)
(3)某摄影师欲拍摄完美的镜面效果,联系当地地理环境特点,说明选择拍摄时机的地理条件。(6分)
17.(1)地处内陆高原山间盆地,年降水量少(低于200mm);纬度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天空无云)光照强烈,湖水蒸发,形成内陆盐沼。(4分)
(2)高原地区地势平坦,地表起伏小;年内有积水季节,湖泊面积大,湖水浅,湖面光滑;湖水含盐量高,(会自然结晶成为一片白色的湖面),反射率高;海拔高,空气洁净,天空蔚蓝。(6分)
(3)应该选择在雨季(12月至次年2月)来临,雨水注满湖泊时;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没有大风,湖面平静的时候,才能让这面平静的大镜子得以反射出最纯净的天色。(6分)
分析:本大题以乌尤尼盐沼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盐沼形成、气候、太阳辐射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从图中的经纬度和等高线可以判断该为南美内陆高原山间盆地,再降水量图看年降水量少(低于200mm);该地位于南纬20度,纬度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天空无云)光照强烈,湖水蒸发,盐分积累形成内陆盐沼。
(2)读图可知,图中的乌尤尼盐湖海拔在3000米以上,等高线稀疏为高原,高原地区地势平坦,地表起伏小;该湖泊面积大,雨季水深约2-20米,说明湖水较浅,湖面光滑,不容易其波浪;湖面上几乎全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盐壳,中部达6米厚,说明湖水含盐量高,反射率高,所以乌尤尼盐湖被称为“天空之镜”。
(3)摄影师欲拍摄完美的镜面效果,应该选择在雨季来临即12月至次年2月,期间雨水能注满湖泊,湖域面积广阔;在天气晴朗时的能见度高;大气稳定没有大风或者风小或者无风湖面平静时,这样才能让这面平静的大镜子得以反射出最纯净的天色。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位于东非高原的卢旺达曾长期依赖农业和矿业,生产技术落后,资源环境压力大,经济增长乏力。1998年以来,卢旺达依托有效的国家治理与稳定的营商环境,着力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业和高瑞生态旅游业(如观赏珍稀野生动物)等,成功探索了一条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绿色转型道路,成为国际投资在非洲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近年来,中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持续加强。如图为卢旺达地理概况图。
@@@ff46e0f0-b829-4803-9b7d-cb2d96156817
(1)推测卢旺达如果不实施绿色转型发展,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6分)
(2)分析卢旺达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3)说明中卢经贸合作对卢旺达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6分)
18.(1)气候干旱,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易引发荒漠化(沙漠化);湖泊萎缩,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采矿导致矿产资源枯竭,引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6分)
(2)国家治理有效,政策支持力度大;营商环境稳定,协作条件好;绿色转型发展,环境优美, 吸引高技术产业发展;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高端旅游业;与我国等其他国家合作,获得国际资金、 技术等支持。(6分,任意三点给6分)
(3)中国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卢旺达融资;中国提供人才、技术支持,为信息通信等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提供广阔的国际市场和销售渠道;中国游客众多,有利于 卢旺达高端旅游业扩大客源;中卢经贸合作项目有利于卢旺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 产业升级。(6分,任意三点给6分)
分析:本题以卢旺达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区域关联与区域发展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卢旺达曾长期依赖农业和矿业,且生产技术落后。卢旺达位于东非高原,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易导致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引发荒漠化(沙漠化);长期农业等的发展需水量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长期的采矿导致矿产资源枯竭,同时地下的矿洞等容易引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矿石的加工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结合材料“1998年以来,卢旺达依托有效的国家治理与稳定的营商环境,着力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业和高瑞生态旅游业(如观赏珍稀野生动物)等,成功探索了一条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绿色转型道路”可知,卢旺达国家治理有效,政府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内营商环境稳定,协作条件好,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进行绿色转型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修复,环境污染状况减轻,环境优美, 利于吸引高技术产业发展;拥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高端旅游业(如观赏珍稀野生动物);近年来,中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持续加强,卢旺达与我国等其他国家合作,获得国际资金、 技术等支持。
(3)与卢旺达相比,中国经济较发达,资金较雄厚,技术较先进,因此中国可以为卢旺达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卢旺达融资,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国可以为卢旺达提供人才、技术支持,为信息通信等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和技术保障;中国是世界知名的人口大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可以为卢旺达的产品提供广阔的国际市场和销售渠道;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旅游的需求量大,游客众多,有利于卢旺达高端旅游业扩大客源;近年来,中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持续加强,中卢经贸合作项目有利于卢旺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产业升级。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美国阿拉斯加州因独特的地理环境,航空业发达。该州面积171万平方千米,是美国最大的州,平均海拔3060米,人口72万,共有机场734个、跑道1200多条、飞机1万多架,小型飞机为主,短途航运成为当地许多城镇唯一的交通方式。安克雷奇国际机场是跨越北太平洋航线的最大货运加油中转站,超大货运量链接亚洲美洲物流。图1示意阿拉斯加州主要机场分布,图2示意安克雷奇气候资料。
(1)分析阿拉斯加州交通更依赖航空运输的原因。(6分)
(2)分析在安克雷奇建大型机场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
(3)从地理位置分析安克雷奇机场成为北太平洋航线最大货运加油中转站的原因。(6分)
19.(1)纬度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公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高;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陆路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城镇分散;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6分,任答三点给6分)
(2)地处海湾,三面环山,风力较小;较北部地区纬度低;受北部山地阻挡和南部暖流的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晴天较多。(6分,任答三点给6分)
(3)亚洲与美洲航线距离较长,该地位于中间位置,利于中转加油;联系亚洲与北美洲两大工业化地区,货运量较大。(6分,每点3分)
分析:本大题以阿拉斯加州为材料,涉及阿拉斯加州航空业的特点、交通运输方式的区位因素、航空港选址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应用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交通运输方式的区位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因素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主要取决于需求、建设成本及建设难度等。阿拉斯加州位于高纬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修建公路、铁路等陆路交通难度大,成本高;冬季大雪封山无法清理,夏季冻土消融,路面塌陷难以维护,维护成本高;读图可知,阿拉斯加州山地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不平,陆路交通不便、不安全;阿拉斯加州面积大,人口密度低,城镇分散,出行需求总量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节省时间。
(2)航空港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因素和人口、经济、人流、物流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根据题意,分析在安克雷奇建大型机场的有利气候条件。读图可知,与阿拉斯加州北部地区相比,安克雷奇国际机场纬度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北、东部高山阻挡了冬季风,加之南部有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气温较高;西部山脉阻挡了西风,降水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利于飞机起降;地处海湾,三面环山,风力较小,利于飞机起降。
(3)安克雷奇机场的位置与亚洲和美洲航线接近球面大圆的劣弧,属于最短航线,距离近,节省时间和燃料;安克雷奇机场处于距离较长的亚洲与美洲航线的中间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利于中转加油;安克雷奇机场距离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较近,联系亚洲与北美洲两大工业化地区,货运市场需求大;靠近海洋,海运便利,有利于石油资源的补给。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
  • 上一篇:2025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高三地理
  • 下一篇:2025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高三地理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