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某社区始建于1985年。近些年来,该社区出现人口双向迁移的现象,有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该社区,迁出该社区的人口主要流向新建商品房。下图示意该社区的空间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该社区( )
A.邻近中心城区B.对外交通便利
C.环境质量较好D.商业等级较高
2.推测迁入该社区的人口( )
A.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B.以中老年人为主
C.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高D.整体付租能力较低
3.近年来,该社区利用率逐渐降低的设施是( )
A.剧场 B.公园C.医院 D小学
粮食和肉类的充足供应是日常生产、生活的坚实基础。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粮食、肉类自给率高值区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青藏高原粮食、肉类自给率高值区分布格局的主导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热量、水源 B.热量、饲料
C.光照、饲料 D.光照、水源
5.为提高青藏高原粮食或肉类自给率,建议( )
A.采用一年两熟种植模式
B.推动农作物种植结构升级
C.积极培育人工草场
D.开辟高寒湿地为优质牧场
福州市干旱年份呈“正常—早—涝”分布的规律,不同旱涝年份的水汽输送形势差异明显。下图示意福州市典型旱、涝年夏季各月不同方位的水汽输入与输出量。据此完成6~8题。
6.为福州夏季输送水汽的主要气流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7.与典型早年相比,形成典型涝年的关键在( )
A.6月东边界 B.6月南边界
C.8月北边界 D.8月西边界
8.福州旱年、涝年交替现象出现的原因从根本上取决于( )
A.东北信风带的季节移动异常
B.登陆福州的台风天数变化
C.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
D.亚洲低压强度异常
树木死亡后遗留下的枯立木、倒木、根桩等统称为粗木质残体,其通过涵养水源、释放养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老秃顶子山为辽宁省最高峰,发育第四纪冰期冻融形成的石海、石河等冰缘地貌,土壤覆盖率较低。下图示意老秃顶子山不同海拔自然带粗木质残体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与针叶树相比,阔叶树粗木质残体( )
A.木质较软 B.木质呼吸较慢
C.缝隙较少D.残体分解较慢
10.对老秃顶子山当地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 )
A.春季积雪融水 B.夏季暴雨
C.秋季坡面径流 D.冬季地下水
11.老秃顶子山高海拔地区粗木质残体水文生态价值较高,可能是由于高海拔地区( )
A.粗木质残体吸水速率快
B.植被覆盖率较高
C.粗木质残体吸水时间长
D.水源涵养需求较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世纪50年代之前,孟加拉国工业基础薄弱,多数产品依赖进口。1958 年,孟加拉国成立小型和家庭工业联盟,对接农村居民、乡镇企业和地方政府。20 世纪 60 年代,孟加拉国建设大量农村工业园,生产面包和膨化大米等供国内消费的商品,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1982年,孟加拉国调整经济战略,优先考虑吸收外资,将工厂迁入城市,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为发达国家的母公司贴牌生产服装等产品。此后,孟加拉国城市化加速发展,但部分居民仍处于半工半农的状态。某服装企业于 2013 年随着回流乡村的趋势迁入坚德布尔县(位置见下图)的工业园。该服装企业为延长产业链,在城市里保留并延伸了部分产业链环节。
(1)简述20世纪60年代孟加拉国建设大量农村工业园的有利条件。(6分)
(2)说明20世纪80年代孟加拉国工厂向城市搬迁的原因。(6分)
(3)该服装企业于2013年迁回农村工业园,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6分)
(4)推测该服装企业在城市里布局的产业链环节。(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色东浦沟位于雅鲁藏布江左岸,沟口高程2740 m,沟源高程6745 m,高程5000 m至沟口之间分布了大量的冰碛物。沟口雅鲁藏布江右岸古河漫滩上残留大规模古堰塞体,由1984 年色东浦沟爆发的冰碛泥石流堆积而成。2014~2017 年局部再次出现堰塞体堵河,多次漫顶溃决后,雅鲁藏布江新河道仍然从古堰塞体的左侧通过。2017年10月下旬,色东浦沟发生泥石流堰塞,溃决后河道改为从左右两侧通过。2018年10月一场大型泥石流暴发,涌起的波浪快速传播,造成树木坍塌、房屋损毁。涌浪自堰塞体向上游传播,引起树木向上游方向倾倒。下列左图示意色东浦沟口附近地形,右图示意残留堰塞体一侧某处拍摄的局部倒木实景。
(2)多次漫顶溃决后,新河道仍然从左侧通过,试分析其原因。(6分)
(3)简述河道改为从左右两侧通过后,原左侧河道水文特征的变化。(4分)
(4)判断该景观图的拍摄方向,并简述理由。(6分)
土耳其西南部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以山海为特色的自然景观多样,且拥有较多的古迹、博物馆等文化景观,是土耳其的主要旅游区。下图示意土耳其西南部主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和游客规模分布。
试描述土耳其西南部游客规模和旅游资源的空间关系,并说明原因。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研究表明,自1969年以来,我国的年平均风速降低了28%,大风日发生率下降了58%,南方地区季风减弱尤为明显。受人类活动影响,该时期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但在夏季,我国南方地区气温不增反降。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溶胶颗粒和温室气体均对气温具有相反的影响。
推测人类活动促使我国南方地区冬夏季风均减弱的原因。
高三文科综合考试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位置,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据材料可知,该社区为炼化厂的配建社区,属于传统工业地域。工业区一般距离中心城区较远;重工业区选址要考虑对外交通便利,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输出;该社区邻近重工业工厂,环境质量较差:该社区所在的工业地域独立性较强,内部自成一体,但其服务等级较低,社区设施主要是满足内部的基本需求。故B选项正确。
2.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住宅区人口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该社区邻近工厂,房屋老化,原住民(国有企业正式职工)陆续迁出,流向新建商品房。由于房价和房租较低,部分进城务工经商低收入人群迁入该社区。故D选项正确。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
3.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变化对社区设施利用率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随着原住民(国有企业正式职工)陆续迁出以及文体市场的多元化,工业地域内部自带的剧院等文体设施逐渐凋敝;与剧院相比,公园等级低、数量多,公园主要满足日常休闲需求,利用率并不会降低;医疗和教育是基本生活保障,利用率不会逐渐降低。故A选项正确。
4.B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粮食、肉类自给率高值区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由图可知,青藏高原粮食自给率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河谷,这些地区海拔相对较低,热量充足,适宜农耕;肉类自给率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牧区草地,饲料充足。故B选项正确。
5.C 【解析】本题考查提高青藏高原粮食、肉类自给率的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当地热量条件只能一年一熟;推动农作物种植结构升级会加剧粮食短缺;积极培育人工草场能补充饲料:开辟高寒湿地为优质牧场不利于生态保护。故C选项正确。
6.D 【解析】本题考查福州夏季输送水汽的主要气流方向,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由图可知,无论是典型早年还是典型涝年,西边界和南边界都是夏季水汽输入的主要边界,因此为福州夏季输送水汽的主要气流是西南风。故D选项正确。
7.B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环流与旱涝现象,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由图可知,典型旱年和典型涝年水汽收支状况6月差异最明显。典型涝年6月南边界水汽输入远大于典型旱年(西边界的差异没有南边界大),是给典型涝年带来水汽的主要边界;而东边界在典型涝年水汽输出更多,不符合典型涝年水汽积累的条件。故B选项正确。
8.C 【解析】本题考查福州大气环流与旱涝现象的成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每年范围和强度的差异,其外围水汽输送途径存在差异,夏季风会出现异常,福州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故C选项正确。
9.A 【解析】本题考查针、阔叶树粗木质残体特征的比较,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由材料可知,阔叶林树粗木质残体吸水速率较高,说明吸水的能力较强,持水能力较强。木质较软可以促使木质间形成较大缝隙,提高粗木质残体持水能力;木质呼吸快,可以加速粗木质残体分解,促进孔隙的形成,利于持水;阔叶树所处的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较快,残体分解较快。故A选项正确。
10.A 【解析】本题考查老秃顶子山粗木质残体能较好利用的水资源,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老秃顶子山所在地区春季降水较少,加上冰缘地貌砾石覆盖度大,水分不易保留,粗木质残体可以拦蓄、吸持融雪水,促进植被的萌发。故A选项正确。
11.D 【解析】本题考查老秃顶子山高海拔地区粗木质残体水文生态价值更高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老秃顶子山高海拔地区主要分布的是针叶林。由材料可知,针叶树粗木质残体吸水速率较慢;高海拔地区热量不足,植被覆盖率较低;高海拔地区的针叶树粗木质残体吸水持久性不如低海拔地区的阔叶林树;高海拔地区冰缘地貌广布,地表稳定性差,更需要涵养水源。故D选项正确。
36.(1)孟加拉国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众多;部分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在农村布局可接近原料地;小型和家庭工业联盟起到组织协调的纽带作用。(6分)
(2)转型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对交通依赖度提高,城市交通便捷;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协作条件好,更能适应国际订单的生产需求;劳动力为追求更高的收入向城市迁移。(6分)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难以维持贴牌出口的盈利;农村工业园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设施改造后即可投产;工人可以兼顾务农,便于招工。(6分)
(4)服装设计;服装物流;服装销售;服装会展;服装培训等。(答出三点,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孟加拉国农村工业园的发展条件和过程、企业在农村工业园布局所采取的改进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问,农村地区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据材料可知,当时的农村工业园主要生产面包和膨化大米,需要农产品作为原料,而小型和家庭工业联盟能对乡村工业发展起到纽带作用。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孟加拉国的政策发生变化,主要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这提高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农村工业园无法满足其需求;此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村工业园招工难度增大。第(3)问,随着城市生产成本的提升,服装企业回迁农村工业园,过去的产业基础仍然在,设施改造后即可投产,搬迁成本不高,回迁还能便于招募兼顾务农的劳动力。第(4)问,根据材料,该服装企业在城市里布局产业链环节是为了延长产业链,因此可以围绕贴牌生产的上、下游环节进行分析。
37.(1)直面色东浦沟,接受色东浦沟大规模泥石流的物源;原为河漫滩,地形较为平坦,流速较慢,碎屑物大规模堆积;堆积空间较大,易保留至今。(6分)
(2)右侧受山体约束(更紧),缺乏发育新河道的空间;左侧有旧河道,组成物质松散,易被冲刷,从而恢复河道;左侧接近河流凹岸,受水流惯性影响较大,易形成河道。(6分)
(3)右侧河道起到分流作用,左侧河道径流量下降(2分),含沙量减小(2分)。
(4)向西北。(2分)理由:涌浪上涌,树木折断,向上游倾倒,因此该地位于堰塞体上游;该景观图朝向雅鲁藏布江向下游方向的左侧,结合地形图可判断为向西北拍摄。(4分)
【解析】本题考查雅鲁藏布江某段右岸残留大规模堰塞体的原因、堰塞体对河流的影响及倒木方位判断,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问,该处残留大规模堰塞体,一方面因为堆积体物源多,另一方面说明保存条件好。物源多主要因为直面冲沟,保存条件好主要因为空间充足、地势平缓。第(2)问,由图可知,雅鲁藏布江残留堰塞体右岸邻近山地,而左岸为河流凹岸,水流更倾向冲刷左岸疏松的旧河道堆积物,而不是冲向右侧。第(3)问,形成两条河道后,右侧河道能够分流部分径流,左侧河道径流量下降,挟带的泥沙量也减少。第(4)问,堰塞体上游涌浪从堰塞体上涌,受其影响,树木折断后向上游倾倒,根据雅鲁藏布江流向及结合地形图可以判断出向西北方向拍摄。
43.空间关系:游客规模与旅游资源分布总体上吻合度较高;与文化景观相比,自然景观分布处游客规模较大。(4分)
原因: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旅游价值高,能吸引更多游客;部分文化景观(如室内古迹)受到承载力限制,容纳游客的能力有限;自然景观风景优美,游客受众面更广(或部分文化景观对游客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6分)
【解析】本题考查土耳其西南部游客规模和旅游资源的空间关系及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由图可知,游客规模与旅游资源规模分布总体上基本吻合,但自然景观周边游客规模大于文化景观。总体上的吻合与旅游价值有关,根据材料可知,自然景
观游客更多与承载空间更大、受众面更广等因素有关。
44.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溶胶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导致陆面夏季增温减缓,海陆温差减小,夏季风减弱(3分);夏季风势力减弱,在南方地区停留时间延长,南涝北旱,对南方地区太阳辐射的削弱增强,进一步导致陆面增温减慢,夏季风减弱(2分);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高纬度地区(由于冰雪反射率变化等原因)升温幅度更大,冬季南北温差减小,冬季风减弱(3分);城市化的扩展,高楼大厦的兴起,下垫面摩擦力增大,冬夏季风风速减弱(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促使我国南方地区冬夏季风均减弱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我国冬夏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正常情况下,夏季陆地气温高,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溶胶削弱了夏季陆地的增温,导致夏季风减弱;夏季风减弱导致雨带在南方地区停留时间延长,南方地区降水量增大,进一步削弱了太阳辐射;冬季,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纬度地区冰雪消融,反射率降低,升温更明显,导致南北地区温差减小,冬季风减弱;此外,城市下垫面变得复杂,摩擦力增大,也是风速减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