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极端气候、厄尔尼诺、拉尼娜、干旱洪涝

栏目:地理试题解析 2022-11-06 

厄尔尼诺现象

定义: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海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持续变暖,进而影响整个世界气候,使得世界旱、涝灾害频发。

图1 厄尔尼诺现象示意图

起因:(1)信风的减弱。①正常情况下,东南信风、东北信风吹拂着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使得表层海水自东向西运动,形成南/北赤道逆流,为太平洋的西岸带来充足的降水;此时太平洋东岸的表层海水流向西岸,下层的冷水上涌,此时太平洋西部的水温高,东部水温低。②在某些年份,赤道两侧的东南信风、东北信风减弱,因此海水自西向东的流动减缓,太平洋西部的冷水上涌减慢或停止,造成温度升高,原有的冷水鱼群大量死亡。

(2)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每间隔4~5年会有一次波动,当自转速度突然减缓时,赤道地区的信风和洋流会获得一个向东的惯性,使得信风减弱、暖流向东流动,造成太平洋东岸的冷水上涌减弱,东岸异常增温。

影响:①太平洋中、东部,降水增多,易发生洪涝灾害(秘鲁、哥伦比亚);②太平洋西部,严重干旱(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③我国的南方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出现高温干旱(夏季风较弱、雨带偏南)。

图2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

定义:拉尼娜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指的是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地区,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变冷,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气候。

图3 拉尼娜现象示意图

影响:拉尼娜现象,总是发生在厄尔尼诺发生后的第二年,是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矫枉过正”,它产生的影响与厄尔尼诺也恰恰相反:①太平洋的东部,持续干旱;②太平洋的西部,暴雨洪涝。


厄尔尼诺VS拉尼娜

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海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沃克环流为顺时针方向,近海面地区,由东部吹向西部。

图4 沃克环流示意图

①厄尔尼诺:沃克环流减弱,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异常升高,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西部易发生极度干旱灾害。

②拉尼娜:沃克环流增强,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异常变冷,易发生干旱;西部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厄尔尼诺 拉尼娜 高考地理知识 极端气候
  •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人口增长、出生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干湿分区、植树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