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探究3 非选择题答题指导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3-03-21 
 非选择题答题指导
  核心知识
非选择题由于答案真实客观,不存在跟着感觉走、碰运气“蒙”的成分,因此能更好地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最后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掌握解答非选择题的常规思路和方法,注意组织答案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一、近年综合题命题特点
1.区域背景,中外兼顾
2.真实案例,问题探究,设问精细
3.自然地理过程描述与分析
4.产业活动
5.分析事象成因,评价区位条件
6.预测发展前景,渗透学科价值
7.体现学科思维,践行立德树人
二、综合题答题中常出现的问题
1.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清,空间定位不准,不能准确答题。
2.没有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
3.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4.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
5.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
6.文字表达能力差,文字不精炼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不科学、关键词错别字多。
三、四步操作程序
1步:审设问——点滴不漏
(1)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非选择题的表述方式,一般由三类关键词组成,即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定词、解答指令词。
①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性质等。
②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
③解答指令词: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
(2)看分值,按分值定得分点
审设问时一定要注意试题分值,根据分值高低来确定有几个得分点。很多考生之所以没有得到高分,常常是因为答题时漏点。高考非选择题大多每个答案要点为2分,个别要点为3分,作答点不能少于得分点。
2步:提信息——系统全面
试题中基本没有无效信息,地理试卷中的信息主要包括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两大类。
(1)对于文字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关键字、每个数字、符号等,因为这些都会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忽略了某点就可能造成答非所问或答题要点不全。
(2)对于各种地理图表,首先要明确图表的标题,其次看图例,然后结合图中内容提取人文和自然地理要素信息。
(3)注意挖出隐含信息。如经纬网地图中隐含比例尺,还有一些试题的信息隐含在题干中。目前,地理高考命题属于组合式的试题,围绕一个共同的背景材料设问。组合式的试题在设问时各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前一题的答案是解答后一题的信息。
①读题干及上下小题,关注信息的呈现。
②从跨学科的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
③审清题目中关键的文字、数据、图表、设问、分值,标示有用信息。
3步:调知识——灵活迁移
(1)调知识的实质是把题干中与中心词有关的知识调动出来的过程。对于很多试题而言,在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列出分析问题的相关知识,即答题模板是相当必要和有价值的。
(2)灵活迁移简单地说是灵活运用审题中的限定词及获取的信息回答,排除与限定词无关或无信息呈现的内容。
4步:组答案——准确规范
在组织和整理答案时,应注意以下四点基本要求:
(1)答案段落化,段落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将答案合理分成段落和要点,将要点标上序号,使人一目了然,也显得很有条理。
(2)答案顺序化:将答案的各个要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地排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防止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3)答案多样化,要点简洁化:非选择题的题目设计和答案设计往往是开放性的,鼓励考生多角度分析,有创意答题。只要符合题目要求的尽量多答,但要注意每个答案要点要简洁、概括,不要做过多的论述;不要在某一点上大书特书忽略其他;不要避重就轻,主次不分;更不要节外生枝,答非所问。
四、非选择题的思维训练和模式构建
地理试题命题的直接对象是“地理事物”,而“地理事物”都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因此,空间建模是解答地理试题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地理事物”取材广泛,同学们根本不可能训练穷尽。因此针对不同题型,重视对其答题思路和规范性答题(简称“标答”)模式的构建,不仅能为同学们解答同类题型或相近的题目提供解题范例,而且还可以提高同学们使用专业性语言的能力,有效规避各种非智力性失分,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下面分别为一些地理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空间建模
(1)学会在不同尺度的空间中构建知识体系。如下表中的部分知识体系构建:
 
一级
空间
二级
空间
三级
空间
四级
空间
五级空间



地球
的圈
层结
     
外部
圈层
       
大气
大气的垂直分层;气压带和风带;不同气候类型所分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      
生物
生物圈的核心;理想大陆的自然带分布模式      
水圈 地球上的水体及其空间分布;水的空间运动(循环)      
内部
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不同圈层的划分依据、空间位置;六大板块的空间分布    

 

  (2)学会围绕“点、线、面”进行空间的联想与发散。如以武汉为例:
从“点”来看:武汉——湖北省的省会,华中重镇,九省通衢之地,中国“光谷”,重要的钢铁、汽车、造船等工业中心。
从“线”来看:武汉——位于长江中游,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京广铁路、汉丹铁路、沪蓉铁路在此会合,通过武麻铁路又与京九铁路相通。
从“面”来看:武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江汉平原(著名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部经济地带,长江沿岸经济带。
(3)学会构建区域空间定位的“心图”
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首先应熟悉其轮廓,了解与其相关的重要的海湾、海峡、半岛,重要的山脉走向,河流水系特征等;然后叠加上经纬网,从中提取一些重要的点,如东南西北的四至点、轮廓图的几何中心点、重要的山峰、湖泊、港口、城市等的地理坐标信息;最后采取“以线串点”的形式,沿海、沿河、沿边、沿交通线、沿经纬线等,将重要的半岛或岛屿、海湾、海、海峡、入海河流、港口、相望的国家等标志性地物串起来。如下图为非洲的空间定位“心图”。

总之,“心里地图”的建立是要通过训练把地图转化入大脑中,形成脑图,变成地理语言,以便再应用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这也是进行地理空间定位的基础。
2.思路建模
(1)地理特征思路建模
①位置特征:纬度位置——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气候类型、交通通达度;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
②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低;特殊地貌:冰川、荒漠、黄土、喀斯特、海岸线曲折(平直)等。
③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水热组合(如雨热同期)等。
④水文特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落差、流速。
⑤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
⑥等值线特征: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变化。
方法技巧
1.把握描述方向和角度。明确描述的方向,即描述的对象在哪里、是什么;确定描述的角度,即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确保要点全面无遗漏。
2.看图说话,读表归纳。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的地理特征信息。对图表信息归纳概括,结合问题进行必要的取舍,确保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规范表达,描述专业。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表达,“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答案组织点要全、话要短,先主后次,层次分明。
(2)区位因素思路建模
①河流航运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地势落差;径流量大小;水位深浅和季节变化;结冰期长短;河网密度;通航里程长短等)+社会经济条件〔流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等〕。
②水能开发条件=自然条件(落差、流量、峡谷)+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技术、市场)。
③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经济因素(市场、地价、劳动力、交通等)+社会因素(技术、政策等)。
④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原料、燃料、土地、水源等)+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资金、交通等)+社会因素(科技、政策、信息、环境等)。
⑤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影响城市形成)+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科技等→促进城市发展)。
⑥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等)是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影响选线+技术因素克服自然条件的制约。
⑦港口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港阔、水深、避风)+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托(人、财、物支持)。
⑧区域发展条件=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等)+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区域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在综合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方法技巧
1.厘清要点,综合分析。要厘清要点、构建思维线索,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分析,防止思路狭窄,遗漏要点。
2.利弊均衡,全面分析。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作出有利与不利的评价。
3.抓住主导,重点分析。厘清各影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针对主导因素,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进行重点评价与分析,避免套用、空泛。
4.纵看变化,动态分析。把握影响因素的变化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发展条件的变化。
5.按图索骥,论从图出。高考对区位条件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将解答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巧妙地隐藏在图表中,对图表中自然、人文要素和区域特征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往往是答案组织的关键所在。
(3)原因阐释思路建模
①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②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等)。
③“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的含沙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
④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方法技巧
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厘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3.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
4.由果溯因搭建: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
(4)过程预测思路建模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地理过程预测包括描述归纳地理过程和对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
方法技巧
描述地理过程要按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顺序,从时间的视角建立地理“思维链”,其基本思路如下:
1.原型启发:分析所给素材,找到可以借鉴的地理过程原型或经典案例。
2.迁移转化:运用所学原理,理解和突破“新”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3.逻辑推理:抓住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对地理过程进行分析与追溯。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同一结果时,可用逆推法:从结果入手,按照地理因果关系追溯源头,即将结果与试题中的条件(图文信息)对接起来。然后按照逻辑关系,从间接到直接正向推理,形成结论。
(5)意义措施类思路建模
①意义影响
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其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通常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A.地理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B.某地理要素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整体性原理从环境各组成要素展开,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C.人类活动的地理影响=经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区际联系等)+生态(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三个方面的各个角度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方法技巧
1.瞄准对象,要点齐全:抓住关键词,明确探讨的对象及其组成要素,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如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可从线路长度、地势起伏(桥隧工程量)、地质基础等角度分析。
2.全面分析,辩证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有利、弊两方面,因此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全面分析、辩证阐述。
②问题措施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往往与“问题”结合在一起,解答时要先找出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找出对策。
A.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类:区域特征→限制性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矛盾。
B.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要从区域特征出发,遵循“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方法技巧
1.瞄准问题,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问题,在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是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人为原因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如长江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导致洪涝威胁加重。
2.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灾害防治(环境治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6)开放性问题思路建模
①非此即彼,辩证评述
非此即彼,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答。既可支持,又能反对,但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方法技巧
1.首先要表明态度,是赞同还是不赞同,然后说明理由。
2.若支持应该从“有条件这么做”和“这么做有好处”两方面探讨;如反对要从“不适宜这么做”和“这么做带来问题”的角度论证。
3.表明态度不能答成“片面”“适当发展”“既赞同也不赞同”。表达理由时,观点应是正向的,要顺着选择的观点答,不能从另一种观点出发进行“反证法”和混答。
②问题可选,结论开放
慎选角度,巧拿高分: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这样论据会更充分,要点会更全面,得分率会更高。
  强化训练
(2022全国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解析】(1)由材料可知,瑞士每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丰富;由图可知,瑞士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发展电力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可发展旅游业。
(2)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地形高峻,大宗货物运输成本高,难度大;低原料消耗的工业占地小,运输方便,同时又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损耗。
(3)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经济发达,资金和法律相对完备,中立国家不会轻易遭遇战争,并且政治局势比较稳定,客户更愿意在瑞士享受金融服务。
(4)由材料可知,瑞士资源贫乏,便以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这是在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瑞士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参考答案】(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风景优美,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
(2)山地多,矿产资源、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
(3)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
(4)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2021全国乙)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下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
(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
方面①:改善巢湖水质。
方面②: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解析】(1)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作答即可。
(2)材料中“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可知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与巢湖面积的缩小有必然联系。
(3)水灾的成因,一是水量多,包括大气降水、河湖水等补给量大;二是易泛滥,可能是泥沙淤积、水位抬高等。
(4)开放性试题给学生更多选择空间,且为同一情境两个平行设问,难度相当。方面①:减少了因为种植庄稼使用的化肥农药,从而减少了巢湖水污染,而且湿地水产业发展,水域面积扩大,也增加了巢湖水域降解污染的能力,提高了其净化能力。方面②:由于湿地水产业本身对洪水威胁不敏感,加上巢湖沿岸水域面积增大,区域洪水调蓄能力增强,都对减轻洪水威胁有利。
【参考答案】(1)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可耕作面积大;以湖泊沉积、河流沉积为主,土质疏松,土壤肥沃;近河流,地势较低,灌溉水源充足。
(2)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的泥沙增加;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巢湖岸线后退后,河流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平坦、松散的沉积物上侧蚀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
(3)圩田海拔低于巢湖湖面,易遭受湖水倒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大,尤其是梅雨期降水时间长;地势平坦,水流慢,排水不畅;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巢湖淤积,水位抬高。
(4)方面①:庄稼种植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会随农田退水排入巢湖,造成水污染;湿地水流缓慢,促进泥沙沉降;湿地植物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连通性,加强水体自净。
方面②:圩田地势低于巢湖水面,洪水风险大,湿地发展水产业耐水淹;湿地延缓水流,调蓄洪峰;湿地过渡带阻碍了巢湖水的倒灌。
(2021全国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3)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1)本题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方面来作答。由图中经纬度及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与英国大部分地区相比,由于该地区位于图中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晴天多,光照条件较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利于农业耕作。曾经大部分为沼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
(2)由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可知,M地区是湿地开垦需要排水,当地地势低洼,排水对动力要求较高。罗马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动力以人力、畜力为主,人们的排水能力及水平有限,所以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排水能力得到提升,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湿地得到成片、大规模的开垦。
(3)由材料信息可知,由于该地农业开发早,时间长,土地肥力下降,趋于贫瘠,使农作物的病虫害增多;长期的排水和农业耕作,使土壤表层肥沃土层流失,并随水流淤积在排水沟,阻塞排水沟;长期的化肥、农药的使用,使水资源、土地资源被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参考答案】(1)与英国大部分地区相比,该地区降水量较少,光照条件较好;地势低平,利于耕作;大部分为沼泽,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2)M地区湿地面积广,地势低,抽(排)水工程量大,对动力要求高;罗马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排水能力有限,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采用风力排水,排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加之水利工程技术进步,湿地得到成片开垦。
(3)由于长期种植,土地肥力渐趋下降,作物病虫害增多;经常的排水和耕作,使表土流失并淤塞排水沟;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水、土环境。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非选择题 答题指导
  • 上一篇:题型分析与答题指导限时训练
  • 下一篇:探究2 选择题答题指导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