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老教材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题检测二 地球上的大气

栏目:学业水平考试 2022-10-28 
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方面。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4.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下图是白昼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示箭头中,代表地面辐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6.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图示箭头的影响,正确的是(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④不变  D.⑤加强
7.假设地球没有大气圈,能正确表示白昼地球表面辐射热交换过程的箭头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8~9题。

8.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主要是因为(  )
A.①增强  B.③较强  C.④减弱  D.⑤较弱
9.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主要是因为(  )
A.①增强  B.②较强  C.③减弱  D.④不变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脸颊多为黑红色,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些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原因之一是(  )
A.①过多  B.②过强
C.③过多  D.④过强
11.藏袍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出当地(  )
A.①弱、③强  B.①弱、④强
C.②强、③弱  D.②强、④弱
“阳伞效应”是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战争、森林草原火灾、火山爆发等人文与自然的活动,向大气排入大量的烟尘,这些弥漫于大气中的烟尘犹如地球的一把“遮阳伞”,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和底层大气温度降低,据此完成12~13题。
12.“阳伞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年太阳辐射总量逐渐减少
B.大气的保温作用强烈
C.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
D.大气中的烟尘遮挡阳光
13.“阳伞效应”可能会造成(  )
①减少太阳紫外线伤害 ②地面温度降低 ③大气逆辐射减弱 ④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民歌。据此完成14~15题。
14.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主要原因是大气具有(  )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保温作用
15.白云使大气具有(  )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保温作用
读河北石家庄12月20日的未来三天天气预报图,完成16~17题。

16.读图可知,石家庄昼夜温差最小的一天是(  )
A.12月20日  B.12月21日
C.12月22日  D.12月23日
17.该天出现昼夜温差最小的原因是(  )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B.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C.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D.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过程。读图,完成18~20题。

18.形成该环流的根本原因是甲、乙两地(  )
A.冷热不均  B.气压差异
C.海拔不同  D.温度不同
19.图中各点气压最低的是(  )
A.M  B.N  C.P  D.Q
20.图中各点气温最高的是(  )
A.M  B.N  C.P  D.Q
下图为我国大连海滨地带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天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
A.甲为夜晚,吹陆风  B.乙为夜晚,吹海风
C.甲为白天,吹海风  D.乙为白天,吹陆风
22.引起旗帜飘动方向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天气不断变化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人类活动变化  D.风向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理解等压面发生弯曲后,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某校同学绘制了素描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点气压值(用P表示)是(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24.如果图中水平面位于高空,则A、B对应的近地面A′、B′点气温值(用T表示)(  )
A.TA>TB  B.TA<TB
C.TA=TB  D.无法确定
25.该图可以用来解释(  )
A.大气垂直分层  B.大气受热过程
C.热力环流  D.风的形成
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26~28题。

26.与郊区近地面相比,城区近地面(  )
A.气温低,气压低  B.气温高,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27.造成城区和郊区近地面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区人口集中 ②郊区工业发达 ③城区建筑物密集 ④郊区汽车数量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8.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下图为北京市四季热岛强度平均一天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9~31题。

29.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0.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  )
A.6~8时  B.10~12时
C.12~16时  D.0~4时与22~24时
31.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
①增加市区绿化面积 ②机动车限行 ③冬季市区利用地热采暖 ④道路铺设渗水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 ℃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回答32~34题。

32.霜常出现在(  )
A.初春  B.初秋  C.春末  D.夏末
33.图中(  )
A.①表示夜晚山风  B.②表示白天谷风
C.③表示夜晚谷风  D.④表示白天山风
34.图示气流可解释“霜打洼地”成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高空风向示意图,完成35~37题。

35.关于图中箭头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水平气压梯度力  B.乙—地面摩擦力
C.甲—风向  D.丙—地转偏向力
36.此图表示的半球是(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37.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小  D.逐渐变大
读北半球等压线(hPa)和风向示意图,完成38~40题。

38.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面冷热不均
B.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C.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D.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
39.上图中正确表示风向的箭头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40~42题。

40.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
A.a  B.b  C.c  D.d
41.图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  )
A.a、d  B.c、d  C.a、c  D.b、d
42.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下图为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时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据此完成43~44题。

43.此时图中a、b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流的主要垂直运动方向分别是(  )
A.上升、上升  B.下沉、下沉
C.上升、下沉  D.下沉、上升
44.此时图中c处的主导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图甲、图乙为冬季某日沈阳附近20时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等压距相等。图中H代表高压中心,L代表低压中心,①②分别对应地面③④。据此完成45~46题。

45.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6.与图乙相比,图甲中沈阳的(  )
A.风力更大,且风向一致
B.风力更小,且风向一致
C.风力更大,且风向相反
D.风力更小,且风向相反
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某年8月6日20时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47~48题。

47.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
A.偏西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南风
4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49~50题。

49.此时,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  )
A.20  B.25  C.30  D.35
50.此时,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  )
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②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③甲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乙地小 ④甲地位于陆地,摩擦力比乙地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
1.B [根据箭头指向可知,图中A是太阳直接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B是从地面射向大气的地面辐射,C是大气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故B项正确。]
2.A
3.B [进行地膜覆盖,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温升高,B项正确;地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A项错误;地膜不能增强太阳辐射的总量,也不能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D两项错误。]
4.C [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利用地膜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利于苹果上色,C项正确;反射太阳辐射,会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降低地温,减弱地面辐射,不是覆盖地膜的目的,A、B、D三项错误。]
5.C [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地面辐射由地面指向大气,代表地面辐射的是③,C项正确;①表示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⑤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A、B、D三项错误。]
6.D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保温效应增强,⑤加强,D项正确;削弱的太阳辐射增加,①增强,②减弱,A、B两项错误;④是大气逆辐射,增强,D项错误。]
7.B [假设地球没有大气圈,不存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即不存在①;也不存在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即不存在④;没有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即不存在⑤;只有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即能正确表示白昼地球表面辐射热交换过程的箭头是②和③。故B项正确。]
8.D [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读图可知,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D项正确。]
9.B [沙漠地区云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即②较强,故B项正确。]
10.B [图中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主要原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过强,故B项正确。]
11.D [藏民在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反映出当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②强,增温快,气温高,脱掉一只袖子有利于通风散热;大气逆辐射(④)较弱,夜晚降温快,气温低,适宜穿上袖子。]
12.C [据材料可知,受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烟尘增多,形成“遮阳伞”,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故C项正确。]
13.A [据上题分析可知,“阳伞效应”使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会减少太阳紫外线伤害,使地面和近地面温度降低;漂浮于大气中的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
14.C 15.B 16.A
17.D [阴天时,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昼夜温差小;霾可以加强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
18.D
19.D [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故Q地气压最低,D项正确。]
20.A [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近地面受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受冷空气下沉,故M地气温最高,A项正确。]
21.A [读图可知,甲图中旗帜飘向海洋,表示陆风;乙图中旗帜飘向陆地,表示海风。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正好相反。故A项正确。]
22.B
23.A [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高,等压面下凹,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低,故A项正确。]
24.A [在垂直方向上,气压上下相反。近地面A′是低压,B′是高压;A′气流受热上升,B′气流冷却下沉,故TA>TB,A项正确。]
25.D [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了风;该图不能解释大气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也不能解释热力环流。]
26.C
27.B [城市人口、产业集中,汽车数量多,产生的热量多;城市建筑物高大、稠密,热量不易散失,造成气温升高。]
28.D [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热力环流圈之外的郊区,④位于热力环流圈之外的乡村附近。]
29.D [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热岛强度越大,热岛效应越强。读图可知,冬季热岛强度最大,故D项正确。]
30.D [读图可知,夏季一天中热岛强度最大的时间段是0~4时与22~24时。热岛强度越大,热岛效应越强。]
31.A [增加市区绿化面积,利于降低市区气温,①正确;机动车限行,减少热量释放和温室气体排放,②正确;冬季市区利用地热采暖,不会减少人为释放的热量,③错误;道路铺设渗水砖,是增加雨水下渗的措施,不能减轻热岛效应,④错误。故选A项。]
32.A [据材料可知,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 ℃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初春气温较低,空气中水汽较多,易形成霜,故A项正确。]
33.B [山谷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①表示气流下沉,③表示气流上升,②表示白天谷风,④表示夜晚山风。]
34.D [“霜打洼地”成因是夜晚大气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水汽易达到冰点。夜里山顶的冷空气沿山坡往下滑。冷空气密度大,到达山谷或洼地后,空气层结稳定,于是洼地中的冷空气愈积愈多,气温便降得很低,易形成霜。图中④表示夜晚山风,冷空气沿山坡往下沉,造成“霜打洼地”,故D项正确。]
35.A [读图可知,甲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乙与甲方向相反,表示地转偏向力;高空不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丙表示风向。]
36.D [读图可知,风向右偏,故此图表示北半球。]
37.C [随着海拔的升高,地面摩擦力越来越小,风向逐渐平行于等压线,故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变小,C项正确。]
38.B
39.D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右偏,近地面风在受摩擦力的影响下,最终和等压线斜交,D项正确。]
40.A [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并垂直于等压线,对应的是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对应的是c;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对应的是b;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对应的是d。]
41.A [图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的方向,不影响风力大小。]
42.D [近地面,空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当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方向成180°角时,三力平衡,风斜穿等压线,即与空气运动方向斜交。]
43.D [读图可知,a处500 hPa等压面高度低,b处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高,则a处为低压,b处为高压;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可知,a处对应的近地面为高压,b处对应的近地面为低压,因而a处为下沉气流,b处为上升气流,故D项正确。]
44.A [图示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左偏。高空不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结合气压分布和指向标可知,c处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A项正确。]
45.D [高空气压远远低于近地面气压,故①②气压较低。H为高压中心,气压值从H向四周减小,④气压大于③,④气压值最高。]
46.A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故图甲中沈阳的风力更大;根据等压线分布可知,风向几乎一致。]
47.A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偏西风,A项正确。]
48.D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的是丁,D项正确。]
49.C [读图可知,甲地气压介于1 030~1 035 hPa之间,乙地气压介于1 000~1 005 hPa之间,故两地气压差介于25~35 hPa,故C项正确。]
50.D [读图可知,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正确;甲地位于陆地,乙地位于海洋,陆地摩擦力大,海洋摩擦力小,④正确。故选D项。]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球上的大气
  • 上一篇:老教材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题检测一
  • 下一篇:老教材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题检测三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