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讲介绍过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之后,为什么还要专门介绍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呢?因为地震灾害的大小及其特点不仅取决于地震的大小及其特点,而且受制于震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筑物与各种工程,尤其是生命线工程的分布以及人口密度与分布等。可以说,地震是造成地震灾害的源,震中区的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等各种财产及人口分布是承受和造成地震灾害的客体。在思考防震减灾对策,应该从“源”和“客体”两方面分析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
不少灾害突然发生,都会让人感到祸从天降,不知所措。而遇到地震灾害时,这种感觉最强烈。发生大地震,顷刻之间,房倒屋塌,一座城市变成一片废墟。对于地震毁灭城市,所谓顷刻之间,不过是几秒、十几秒、最多几十秒而已。
地震灾害的瞬间突发性可分三个层次来讲。
首先是,震源的形成十分短暂。前面介绍过内陆大地震的破裂面大约几十千米(如炉霍7.6级、通海7.7级地震等)到几百千米(如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等)长,地震破裂的扩展速度大约每秒几千米,这样,一次七级、八级地震的震源的形成一般只需几十秒,最多到一百几十秒。
然后是,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很快,也是每秒几千米,比破裂扩展速度还要快一点,内陆强震严重破坏主要在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范围里。从地震发生到城市建筑物开始振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也只需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
最后是,建筑物在经受如此巨大的震动时,经不住几个周期(震中距为几十千米的地震波周期一般仅零点几秒),作用力已超过建筑物的抗剪强度,遭到破坏,甚至倒塌。
在大地震现场调查,许多幸存者说,从感觉地震到房屋倒塌就是一刹那的时间,估计只有几秒、十几秒的时间。这主要是地震波到达,建筑物抗御振动,到承受不了,被破坏、倒塌的时间。实际上,震源形成过程中发出的地震波可能尚未全部到达,建筑物已经倒塌了。
幸 存者是感觉不到,地震波从震源传播到他所在地的时间的。强调指出地震波传播速度快,是想告诉大家,对于大多数内陆地震区来说,从地震发生到城市建筑物开始 振动,也只需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实现地震预警要比地震海啸预警困难得多。不过,也有不受此限制的特例。例如,墨西哥的地震威胁主要来自三四百千米远的太 平洋地震,从强震发生到可能造成破坏的地震波传到墨西哥城需好几十秒,甚至超过百秒。建设能够快速、精确定位的遥测台网,利用电信传输速度比地震波快得多 (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秒)的优势,就可能实现地震预警。1985年8.1级地震后,墨西哥建设了地震预警系统,在1995年7.3级地震前提前72秒发布地震预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有直下型地震威胁,或者有很近地震威胁的城市,想用这样的办法实现地震预警,必须更大幅度地缩短速报定位时间。这是非常困难的,也许应该寻找另外的途径。
地震灾害的瞬间突发性是其他任何自然灾害不能比拟的。旱涝等气象灾害是出现比较频繁的自然灾害。天不下雨,要持续几十天 才能形成旱灾。由于干旱引起的森林火灾,更要长时间干旱才会出现。暴雨成灾至少也要在当地持续下几小时特大暴雨。上游暴雨,洪峰更要经过几天时间,才可能 到达并对中下游的城镇和农田构成水灾威胁。台风从太平洋上空形成,到东南沿海登陆也必须几小时到几天的时间。滑坡、泥石流虽有较强突发性,但往往伴随在暴 雨或地震之后,而且,常常会先有地裂、轻微滑动等先兆,比较起来,地震灾害形成过程更快,瞬间突发性更显著。况且,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损失和影响也是无法 与大地震灾害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