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师教学用书

时间:2024-07-21 归属:人教地理必修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并结合实例,解释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利用图表,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3.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教材设计思路】
本章是全书的最后一章,也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内容的收尾。根据前面的教材结构分析,本章教材以“环境与发展”为主题,其内容的编排顺序是“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及可持续发展实践”。所以,本章第一节确定的内容议题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本节教材需要重点落实的是“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时,也要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及可持续发展实践做好认知铺垫。因此,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所说的“归纳”,不是对环境问题的简单罗列,而是要求学生对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有所认识,诸如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当前环境问题有哪些地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归结到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于上述分析,以及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进一步解读,本节内容的选择及编排结构如图5-2所示。

从图5-2可以看出,本节教材的编写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来选择并组织教学内容。教材首先从人地关系相互作用入手,最后又以协调人地关系做主题小结,整节内容联系紧密,层层递进,前后呼应。这样的内容选择和内容结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因此,本节教材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良好素材。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教材编写注重资料的运用,包括照片、图表和地图,以及案例和实例。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看,正文表述力求图文结合,并且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和认知思路,从宏观层面阐明有关环境问题;教材“活动”部分则十分强调联系实际,并通过实例举证、实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具体认知。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互为呼应。例如,有关环境问题的产生,教材正文紧紧围绕“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按照人类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环境影响-环境问题”的宏观思路,依次推进、层层深入;教材“活动”则以垦荒为例,具体分析垦荒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地关系恶性循环。再如,说明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表现,教材结合当今世界的典型环境问题,从全球层面阐述当前环境问题所表现出的地域差异及全球化趋势;“活动”则以“小岛国的忧虑”为议题,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全球变暖所导致的一系列全球影响。
【内容要点说明】
情境设计
1.教材选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设计情境,一是因为这次大会的深刻影响和重要意义;二是意在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需要补充说明的是,20世纪中叶,西方工业化国家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引发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环境公害事件,这次大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因此,“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既是教材安排的一个独立案例,也可看作是情境设计的背景材料。
2.教材图5.1是这次大会的会场照片。照片上方悬挂的是大会会徽。会徽的中心图案表示人与地球的相互依存,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周围环绕的橄榄枝出自联合国会徽,象征和平、幸福、美好。这一会徽后来被沿用下来,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标志。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环境对人类的反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不良结果。通俗地讲,它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友好的态度和行为的报复。教材并没有就环境问题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侧重阐释概念及其含义,其中还渗透了环境伦理的思想观点,使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
2.教材图5.2表示的是人地关系。教材从读图入手,并且围绕这幅人地相关模式图依次展开。对教材图5.2的解读,需要明确两点:第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环境,并且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与环境发生密切的相互作用;第二,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是循环流动的,而人类社会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是单向流动的。认识人类社会物质和能量的这一非循环特点,是学生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关键。
3.在解读教材图5.2的基础上,教材从人类社会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分析推导环境问题的产生:即过度地索取资源,导致资源衰竭、生态破坏;过度地排放废弃物,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出现环境污染。
4.教材图5.3形象直观地表示了环境污染的形成及主要的污染源。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海洋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药污染、噪声污染等。配合这一内容,教材还安排了“八大环境公害事件”的“案例”。这既是对环境问题的警醒,也是对本节情境设计的呼应和补充。
5.这段教材最后安排的“活动”,是以垦荒为例对其环境影响所做的实例举证和实例分析。教材图5.4表示的是垦荒过程中人地相互作用及过度垦荒引起的恶性循环。结合活动提出的问题,分析教材图5.4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垦荒的驱动因素(贫困、人口增长等)-垦荒方式(围湖造田、开垦草场、毁林开荒)-生态破坏(湿地减少、风沙侵蚀、水土流失等)-反馈作用(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作物收成减少)-恶性循环(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这个活动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体会并认识“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
环境问题的表现
1.关于环境问题的表现,教材的阐述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环境问题的种类及其表现;二是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表现。前者学生已然熟悉,因此课文以图代文,一带而过。教材图5.5是对学生已学知识所做的整理归纳。对于后者,教材着重说明了当前环境问题所表现的两个重要地理特点,即环境问题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日益全球化的趋势。
2.教材从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表现,说明了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环境问题的差异。城镇人口集中,工商业密集,交通发达,造成污染源和污染物集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人口分散,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需要强调说明的是,随着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环境污染呈现从城镇向乡村蔓延,由点污染向面污染扩散的趋势。
3.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教材着重阐明以下两点。
(1)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在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是富裕带来的副产品,主要表现在无度的消费需求以及追求财富和享受、过度消耗资源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而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则主要是由于贫困所致。有些国家面临人口增长和贫困双重压力,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甚至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所导致的生态破坏。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既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也要渗透态度和情感、道义和立场。
(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和输出环境问题。
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大量进口资源和原材料,而把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转嫁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通过输出垃圾和转移低端产业,把环境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教材对这一问题并没有集中讲述,而是分散蕴含在教材叙述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适当的补充归纳。
4.教材最后一段,对当今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做了总结性阐述,其中着重说明了当前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特点。环境问题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为:有些环境问题已超越国界和地域界限,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有些局域性环境问题呈现的区域差异,也为认识当前环境问题形势、分析环境问题全球化提供地图资料和背景素材。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段教材的最后承上启下点出了下节教材的主题,即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尾则以《人类环境宣言》与本节情境设计前后呼应。
5.这段教材的“活动”部分,以“小岛国的忧虑”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全球变暖及其导致的一系列全球环境影响。“活动”设计巧妙地把全球能源和木材的年产量报表与小岛国未来的命运联系起来,其分析思路如下: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岛屿和沿海低地。这一“活动”的另一层意思,就是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如何面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事务的一个热点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教学建议】
教学思路及方法建议
本节教学总体上可以遵循“情境感知-知识建构-思维认知-分组探究-问题解决”的思路展开。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展开环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采用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情境导入问题式设计“《人类环境宣言》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作为切入点,提出核心问题:环境问题是什么?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污染的形成”认识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方式;通过案例材料“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和“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的“活动”,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消极影响,换来环境恶化带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消极反馈。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从而加深学生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以及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材内容设置注重地理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并将学习内容逻辑地整合成可操作的学习链。“环境问题的表现”采用分组探讨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城乡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同空间维度的环境问题表现和原因,“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和“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的“活动”,为《人类环境宣言》的背景揭开了神秘面纱,让学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情境中经历人地协调观发展的思维过程。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讨论空间,以及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通过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联系法等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环境问题的成因”,“运用不同区域实例或资料,列举环境问题对区域带来的影响”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课时建议  1课时。
实施建议
【导入】
教学中,利用教材情境引入要实现两个功能。一是引发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环境问题。二是引发学生产生疑问:环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具体方式可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安排。
方式一:提出问题: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为本章第二节学习“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
方式二:展示所在城市的环境问题照片。学生对城市环境污染较熟悉,使用基于学生原有知识及已有生活经验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的成因并得出结论: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不仅可以引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也为环境问题成因的学习作了铺垫。
方式三:利用电脑模拟工业化社会中不当的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触目惊心的镜头使学生如临其境,由此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可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并记录情绪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展开。
一、阐明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1.理解教材图5.2“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中每个箭头的含义。由左到右,由上至下分别是: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能量、物质;人类通过消费活动,以“三废”等形式排入环境;当人类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资源时,环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良性反馈;当人类掠夺、破坏环境资源时,环境将对人类产生恶性反馈,出现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明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环境处于统一关系中,人地和谐发展;随着人口压力增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等,人类与环境处于对立关系中,环境会进一步恶化。进而深刻认识环境问题的成因。
2.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二、通过案例教学法深刻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影响,渗透人地协调观的思想
1.环境污染成因及危害。把阅读教材图53与学生的直观感受结合起来,以表格形式总结环境污染的表现与成因(表5-1)。
表5-1  环境污染表现及污染原因
环境污染表现 污染原因
大气污染 工业废气和交通尾气等任意排放到大气
水污染 工业废水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废弃物任意排放到江河湖海
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任意排放到土壤中
固体废弃物污染 城建和生活垃圾堆积在城市或郊区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和建筑等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
海洋污染 污染物排入海洋

 

接着提问: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进行互动式教学,可联系身边生活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引入“八大环境公害事件”的“案例”,展示工业社会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沉重代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进一步认识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感受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及其对我们生存的威胁,从而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将来的发展途径,为后面学习协调人地关系做好铺垫。
2.生态破坏成因及影响。过度垦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合理的人类行为,对于教材图5.4因果联系框图的分析,教学中强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特征,“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必然会使其他因素随之改变,生态环境伴随着破坏而失衡,继而影响耕地土地生产力。“越垦越贫穷”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教师可通过展示“洞庭湖围湖造田”“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南方丘陵地区毁林开荒”等案例加以说明。
【活动: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1.第一问扩大耕地的原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可能是原有耕地土壤趋于贫瘠产出减少;或者人口递增导致粮食需求增加。
2.第二问垦荒的方式如教材图54所示,围湖造田、填塘塞河带来湿地减少、水利破坏、水产减少的后果;开垦草场带来草场破坏、风沙侵蚀的后果;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带来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的后果;生态破坏、环境恶化使得水旱灾害日益频繁、土地生产力下降。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不能消除。
3.第三问指向: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影响人类自身,使人类越垦越穷。
【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拓展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
结合教材图5.5,教学中可展示不同环境问题的直观图片,引导学生从表现、成因等方面认识不同环境问题的差异。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图片,然后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比较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差异
1.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确定比较的指标:分布地区、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成因等。列出比较表。
2.强调受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环境问题在不同国家表现也是不同的。发达国家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环境问题,并将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足够能力解决环境问题。
3.归纳教材图文信息,填写比较表(表5-2)。
表5-2  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及成因
地域分布 环境问题 环璄问题成因
     
     
     
     

 

4.填表后总结:较之自然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广泛存在的。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环境问题是动态发展的,目前有逐步蔓延的趋势,其中全球变暖等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例如,结合教材图5.6“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越来越大。
5.第100页的思考题参考答案如下。
第1题:例如,北海和地中海的海洋污染是由过量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造成的。影响包括: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破坏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其失去应有价值。
第2题: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性环境问题。
6.“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的“活动”可作为学习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延伸,教学时适当补充南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在邻国斐济购买土地等案例,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全球变暖联系框图,提高分析图表、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探讨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活动: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
1.第一问小岛国的忧虑是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不断淹没海岸低地,给岛国人民带来生存威胁。这是眼前的事实,小岛国的担心有道理。森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当森林被大量砍伐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的冰雪在温度升高后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地,沿海的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国土。
2.第二问联系框图如图5-3所示。

3.第三问,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少,燃烧矿物燃料使得释放的二氧化碳增加。
4.配合该“活动”,教师可及时收集电视新闻、报刊方面的相关资料,补充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现实感。同时要教会学生学会判断联系框图,把握主导因素,层层深入,递进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
评价建议
一、评价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参照学业质量标准,可制定本节评价目标(表5-3)。
表5-3  第五章第一节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说明环境问题的成因 能够结合资料说出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能够结合给定区域,全面、准确地分析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不恰当方式  
说明环境问题的表现 只能判断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结合案例,准确判断环境问题的表现 能够结合实例(问题),全面、准确地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
说明环境问题的影响 说出一到两项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能够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归纳环境问题某些方面的影响 能够针对指定区域的资源环境问题,运用要素综合的分析思路,系统分析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二、评价示例(以教材中活动为例)
活动: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材料略)
1.推测驱使人们垦荒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5-4。
表5-4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只能说出其中一个因素 原有耕地土壤趋于贫瘠,导致产出减少
水平2 能够从土壤质量、人口数量的变化等多个角度全面综合分析 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可能是原有耕地土壤趋于贫瘠产出减少,或者人口递增导致粮食需求增加

 

2.图示垦荒方式有哪些?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5-5。
表5-5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只能指出一两种垦荒方式 围湖造田或毁林开荒
水平2 能够指出全部垦荒的方式 围湖造田;开垦草场;毁林开荒

 

3.不同的垦荒方式分别对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5-6。
表5-6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仅能说出某一种垦荒方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直接表现 围湖造田导致湿地减少、水利破坏
水平2 能够较具体指出其中一种或两种不合理的垦荒方式的综合影响 围湖造田导致湿地减少,水利破坏,水产减少,水旱灾害多发,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退化……
水平3 能够结合自然环境具体要素关系,准确分析三种不合理垦荒方式对环境的危害 围湖造田导致湿地减少,水利破坏,水产减少,水旱灾害多发,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退化……;开垦草场带来草场破坏、风沙侵蚀的后果,沙尘暴天气增多,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毁林开荒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4.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垦越贫穷。请讲讲其中的道理。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5-7。
表5-7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仅能说出一两个导致越垦越贫穷的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频发,土地生产力下降
水平2 能够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自然环境因素变化的角度进行较合理的解释 气候变得干旱;水灾多发;土地生产力下降……
水平3 能够根据已学的知识,结合自然环境各要素变化与自然灾害等的关系,对越垦越贫穷的现象进行解释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过度垦荒扩大了耕地面积,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气候变干、水旱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而环境问题必然影响人类自身,使人类越垦越穷(能结合材料内容对上述问题作出全面、准确的描述。逻辑性、条理性强)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环境问题
  • 上一篇: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
  • 下一篇:问题研究 城市交通如何疏堵教师教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