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是地下岩溶地貌的主要形态,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层的各种构造面(如层面、断裂面、节理面)进行溶蚀和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地下洞穴。在形成初期,地下孔道较小时,地下水流动缓慢,主要的作用是溶蚀。随着孔洞的扩大,地下水流速加快,特别是雨季来临时,水中挟带了大量的泥沙,除了溶蚀作用外,还产生了机械侵蚀的作用,进一步使洞壁扩大。由于地壳上升,地下河被袭夺或地下水面下降,或其他原因,使原来的地下通道没有水流,就成为溶洞。溶洞的形态与地质构造有很大的关系,如沿单一裂隙发育的洞道,规模很小,甚至连一个人都通不过。而沿构造裂隙的交叉点发育的洞道,溶蚀和侵蚀作用更容易进行,并时常发生崩塌作用,因此在这里往往形成高大的厅堂,如桂林七星岩的“大校场”,洞高达20米,宽达100米,可容千人。而地下水在石灰岩层中运动的方式不同,对溶洞的大小和延伸方向也有影响。在潜水面以上,地下水主要是垂直下渗,所形成的洞穴主要沿垂直方向延伸,如落水洞等,在这里不易形成大洞。在潜水面季节交替的地带,在雨季时地下水以水平流动为主,而到了干季以垂直流动为主,在这儿既发育着垂直性溶洞又发育着水平方向的溶洞,这一带往往有大洞形成。如广东肇庆七星岩。而在潜水面以下,地下水以水平流动为主,则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洞穴。在承压水分布的地区,也有溶洞发育,一般规模较小。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