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在发展过程中,使顺直型河道逐步向蜿蜒型方向发展。明末清初时,下荆江自由河曲已高度发育。随着河床被淤积和人工围堤大规模发展,河曲带长度激增,弯曲半径越来越小,终于形成了葫芦形的河环,即九曲回肠。在历史上由于汛期形成的狭颈滩面串钩在大洪水时往往形成新河,出现自然裁弯,而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们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人工裁弯,对防洪和航运有积极意义。
2.城陵矶以下分汉型河道的变迁
长江在下荆江以下河道,即城陵矶至江阴河口段长约 1160 余公里的河道,流动在间有山丘陵地的广阔的堆积平原上,是属于低度分汊河道,其中湖口至江阴段变化相对更大。从湖南城陵矶算起,大大小小有 100 多个矶(江边峭壁)。长江河床正是沿着这些破裂带石矶发育,这就束缚了它完全自由摆动的可能性。在矶的附近,河床狭窄,水流急。过了矶头,河床变宽,流速减缓,常常导致江心洲的淤积。目前,长江自下荆江以下到河口段的江中,计有大小江心洲 120 多个,汉道 100 余处。
秦汉以前有关长江江心洲的记载还很少,随着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增多,关于长江江心洲的记载就多了起来。
由于自然条件的作用,历史时期早期长江北岸分流河道多,下荆江自然裁弯主要在河曲南端曲颈,仗主河槽向右岸摆动。同样,历史时期长江荆江以下河段所发生的江心洲并岸,大都是并向左岸,很少并向右岸的。另外长江中下游,由于它的大部分河段是流动在广阔的泛滥平原上,随着主泓道的改变,在江流的冲刷下,不断产生泥沙堆积物,形成自然灾害,在历史时期对沿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危害②。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变迁虽然不如黄河那样剧烈,但泥沙问题、
洪涝灾害等仍然是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特别是近年来,长江水灾频率越来越大。据统计,唐代平均约 18 年 1 次,明清平均 4 年左右 1 次,20 世纪以来,平均 2 年 1次,而且由于河流湖泊淤塞日益加剧等原因,洪水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增大。水灾的根源主要是区域开发对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体系的破坏,造成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垸堤溃决,河湖淤塞而蓄洪调节能力缩减。这些问题是历史时期长期演变的结果。比如,沙市明代古塔现已经陷入地面以下数米之深,可见荆江河段的淤塞之严重,而洞庭湖的演变则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3.长江上游河道的变迁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河道由于多为高处山地和丘陵地区,河床相对稳定。在成都平原由于地势因素,河道在历史时期多有变化。总的来看,历史时期以来长江上游由于各种原因河床普遍淤升,径流缩小,季节差增大,航道普遍缩短。20 世纪中叶以来 40 年,长江上游河道萎缩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前 2000 多年总萎缩的幅度②。在长江主流河道上,峡谷型河道由于水土流失等因素,滑坡、泥石流十分突出,计历史上三峡的江段有 10 次大的山崩雍江记录,其中春秋 1 次,东汉 l 次,东晋 l 次,宋 1 次,明 3 次,清 2 次,当代 l 次。如 1985 年 6 月新滩就发生了一次重大滑坡,将新滩镇完全掩埋。在主流一些平缓的河道,由于泥沙增多,江心洲也发育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