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潜育沼泽类型很多,其中芦苇沼泽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芦苇是广生种植物,适应环境能力强,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在中国,从寒温带到亚热带,从海滨到内陆,处处可以生长,多以单优势群落分布在海滨、湖边、河滩洼地。限于生境条件的差异,长势和生产量相差悬殊。如洞庭湖滨的芦苇,植株高大,亩产1000公斤,而东北地区西部的嫩江、白城地区的芦苇,植株矮小纤细,质量较差,亩产仅100~200公斤。积水较深的芦苇沼泽中,往往有小片香蒲、水葱、藨草;缺乏水分并严重退化的芦苇沼泽,有苔草和中生的杂类草侵入。
苔草-小叶樟沼泽也是草本潜育沼泽的主要类型。在三江平原,分布在广阔的阶地上各种浅洼地或地势低平的地段。在洼地分布的规律是中心部位发育着毛果苔草沼泽,伴生燕子花、狭叶泽芹、水木贼等,一般年份地表积水20~30厘米,无草丘,草根层20~40厘米;外侧水分减少,发育了苔草-小叶樟沼泽,有点状草丘,密度30~40%,伴生驴蹄草、地榆、毛水苏、大花马先蒿等,草根层较薄;最外围则过渡为小叶樟草甸(图7)。这种呈同心圆状的分布规律,反映出随水分变化而引起植被在水平方向上的演替。阶地上的草本潜育沼泽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补给,水分变动大,降水季节,积水较深,草根层充水浮起,干旱季节草根层紧贴地面,所以具有漂筏性质,草根层下没有泥炭,仅有10厘米左右的腐殖泥,再下面为灰蓝色的潜育层,形成腐殖质沼泽土。在沼泽性河流广宽的河漫滩上,除个别河段,大部分没有泥炭累积,沼泽分布呈带状,类型与阶地沼泽相似,但在水流微弱流动的河段,还发育着漂筏苔草沼泽,根茎交织,形成漂筏。上述沼泽类型,草根层多在30~60厘米,植物覆盖度达70~80%。特别是毛果苔草沼泽,群落外貌整齐,草丛纤细葱绿,微风吹来,像滚滚的麦浪,又像湖水泛起的碧波。
青藏高原的草本潜育沼泽,多分布在冰水洼地、旧河道、河漫滩和湖滨地区。沼泽植物有大嵩草、杉叶藻、小钩苔草、海韭菜等,地表大部分具有团块状草丘、沼泽微地貌类型单一,土壤多为草甸沼泽土。此外,沿构造断裂带常形成温泉,水温达40℃左右,在其边缘部分发育了以大嵩草、华扁穗草、海韭菜为主的沼泽,水中有沉水植物小茨藻,当地群众称为“热水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