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经济区划
经济区划是生产力总体布局框架,它要求从国情出发,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将全国领土进行战略性划分,揭示出各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勾勒出各经济区产业结构特点和在全国的专门化发展方向,并以此协调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总体与局部、现状与长远、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研究经济区划问题,首先要从理论上阐明区划的主体——经济区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的客观基础、影响因素、现状结构和类型等。
(一)经济区
什么是经济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区是以综合性大中城市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具全国性专门化职能的经济活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空间组合单元。它是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商品经济相当发达条件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的必然产物,具有客观性、阶段性、过渡性和综合性特征。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客观物质实体;在时间上因社会经济因子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变化而具有阶段演进性;在空间上因各经济区对外经济联系的范围错综复杂而具有各经济区之间的界限重叠交错的过渡性;在职能上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民族、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等多因素影响而具有综合性。
(二)经济区的影响因素
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一定的区域为基础,因此,那些影响社会生产力,并受空间限制,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的区域因子就成为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也是经济区划所要考虑的因素。
1.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区的影响。经济区的发展是以自然资源提供的可能性和经济利用的合理性为前提的。一般说,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都会存在着明显的丰度、质量、结构、蕴藏条件、已开发利用程度的地域差异,该差异影响着不同地区进行同一种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从而引起劳动地域分工。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以资源指向性产业为其专门化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会逐渐降低,但不可能完全消失。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地区生态平衡,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样影响着经济区的发展轨迹。
2.人口和劳动力对经济区的影响。在经济区的发展中,自然资源和人口是最基本的物质要素,评价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必须与人口和劳动力结合起来。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及分布状况对经济区有很大的影响,人口稠密区和地广人稀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和地域类型会不尽相同,人口素质的差异将影响着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和专门化方向。
3.技术因素对经济区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互为因果。技术要素丰富的地区会在技术指向性产业上形成专门化部门。
4.交通运输对经济区的影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信息时代更是如此。有利的交通运输位置和条件会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对劳动地域分工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因为它是经济区发展的先导,是确定经济区的吸引范围和辐射范围的依据。
5.生产关系对经济区的影响。在分析经济区的形成因素时,既要研究直接构成经济区的物质要素,也要深入研究制约经济区发展的社会经济关系,通过方针政策及有效措施的制定,使社会经济关系不断去适应生产力,让各物质要素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三)经济区的类型
经济区因其目的和内容可分为三大类——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
根据区内同一性和区外差异性原则确定的经济区是经济类型区,如经济发达区、贫困落后区、加工区、资源区、重点开发区、高新技术实验区、对外开放特别试验区等。它是地区经济分布现状的反映,地域范围可大可小,在全国各地交错分布,划分的目的是为制定区域性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根据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确定的经济区是部门经济区,如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运输区及下一层次的重工业区、棉产区等单项部门经济区。它是地区优势差异的体现,区划的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区内经济结构的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性(非同一性)原则确定的经济区是综合经济区。它是全国经济大系统的地域子系统,具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区划的目的是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区域经济组织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