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漠土是石膏-盐层土中稍微湿润的类型。分布在漠境边缘地带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银川平原的西北角,新疆准噶尔盆到沙漠的南北两边山前倾斜平原、古老冲积平原和剥蚀高原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的西段也有一部分,实际分布的面积并不大。在相邻关系上,东面北段连接荒漠草原的棕钙土,南段连接灰钙土,西边和南边与灰棕漠土和风沙土连接,北边直抵国界;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边、南边均与棕钙土连接,中心部分为固定、半固定风沙土组成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灰漠土是在温带荒漠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年平均气温为5~8℃,热量接近暖温带,与邻近的灰钙土差不多。年降水量100~150 毫米,比其它漠土湿润。正是这种稍微湿润的水分状况,使得以旱生灌木为主的荒漠植被中增加了针茅、闭穗、早熟禾等少量草原的成分,覆盖度可达10%,比其它漠土高2~3 倍;有机质的含量也最多,达0.6~1%;碳酸钙表聚也显出有轻微的下淋现象。
土壤的砾质化程度很弱,这主要是它的成土母质大多数是黄土的原因。砂砾石母质也有一部分,但含砾石比较少。在草长得比较多的地段,还可见到少量鼠类活动的洞隙和小土包,这在其它漠土上是很少有的。表土孔状结皮发育得很好,上边具有不规则或多角形的裂纹,沿纹生长一些黑色地衣、藻类低等植物,使附近形成粗糙的黑色薄皮;下边的孔隙像蜂窝,从上到下变小和减少。结皮厚度1~4 厘米不等,浅灰或棕灰色,干燥松脆,易顺着上边的裂纹开裂散碎。下面的薄片或鳞片状结构厚1~5 厘米,孔隙更少,松散易碎。在沙性大和积沙较多地段,这种结皮发育不好,甚至没有。紧实层厚5~15 厘米,呈褐棕色或黄棕色,结构为块状或柱状,粘粒含量达20~28%,比上下土层约多5~10%。铁稍多一点。中、下部常有斑点状、假菌丝状或斑块状不明显的钙积层,碳酸钙含量为10~20%,比上部孔状结皮中的多1 倍左右,说明它具有轻微淋溶作用。石膏和盐分聚积在40或60 厘米以下,以80~100 厘米深处较多,有的还出现几层石膏。石膏一般呈白色小结晶或晶簇状态,含量高低不一。内蒙古地区的偏低,不足1%;新疆地区的偏高,在2~8%之间,最高的可达14%。盐分呈脉纹状乳白色结晶,含量为0.5~2%,也是内蒙古地区偏低。盐分组成多属氯化物为主或硫酸盐为主的混合类型,但含重碳酸盐较多,一般为0.03~0.08%。包括表土孔状结皮在内,都有一定碱化现象,碱化度10~20%。土壤呈强碱性反应,pH8.5~10,以紧实层为最高。
区内因干旱少水,灰漠土大部分用来放牧。实践证明,尽管它有盐化、碱化的弱点,只要有足够的灌溉条件和合理的耕作施肥管理,农业生产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如新疆地区垦殖的一部分,亩产小麦100~150 公斤,最高的达400 公斤,棉花亩产皮棉35~40 公斤。在石多土少的广大石膏-盐层土地区,相对说来它的宜农条件比其它漠土还是好得多,是发展农业较好的土壤资源。但开垦后应注意防止盐碱加重和风沙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