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构造运动-地震

时间:2022-08-13 归属:地球科学概论

第四节  地震

地震(earthquake)是地球或地壳的快速颤动。它是构造运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现今正在发生构造运动的有力证据,因为在地震过程中,地壳或岩石圈不仅表现出明显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而且还可造成明显的岩石变形。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但绝大多数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觉到的,只有借助灵敏的地震仪才能观测到;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仅约20次,而且通常只在少数地区发生。由于大地震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例如我国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7.8级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多人重伤,仅唐山市可以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0亿元以上。所以,对地震的研究,不仅具有了解构造运动、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地震的有关概念

(一)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震时,地下深处发生地震的地区称为震源(seismic  focus),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实际上震源是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区间,称为震源区。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叫震中(epicentre)。震中也是有一定范围的,称为震中区,它是地震破坏最强的地区。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focusdepth),从震中到任一地震台站的地面距离叫震中距(epicentraldistance),从震源到地面任一地震台站的距离叫震源距。

按震源深度可把地震分为浅源、中源和深源三种类型。浅源地震(0~70km)分布最广,占地震总数72.5%,其中大部分的震源深度在30km以内;中源地震(70~300km)占地震总数的23.5%;深源地震(300~720km)较少,只占地震总数的4%。目前已知的最大发震深度为720km。我国绝大多数地震是浅源地震,中源及深源地震仅见于西南的喜马拉雅山及东北的延边、鸡西等地。

(二)震级和烈度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强度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1.震级(magnitude)

震级是指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以这次地震中的主震震级为代表。发生地震时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弹性波能量可用其振幅大小来衡量,因此,震级可用地震仪上记录到的最大振幅来测定。

震级(M)和震源发出的总能量(E)之间的关系为:

lg{E}=11.8+1.5{M}  (其中E的单位为J)

应用这个关系式,可求得不同震级的相应地震总能量,如表8.1所示。

表8.1  各级地震的能量

一次强烈地震所释放出的总能量是十分巨大的。例如,一次7级地震相当于近30个两万吨级原子弹的能量,一次8.5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100万千瓦的大型发电厂连续10年发电量的总和。震级和能量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对数关系,震级相差1级,能量约相差32倍。小于2级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称为微震;2~4级称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开始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称强震;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震。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震级是1960年5月22日在南美智利西海岸发生的8.9级地震。

2.烈度(intensity)

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地震烈度往往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及震源深度直接有关。一般来讲,震级越大,震中区烈度越大;对同一次地震,离震中区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区越远,烈度越小;对相同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地表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深,地表烈度越小。另外,震区的地质构造对地震烈度也有明显影响,

表8.2  简缩烈度表

如一般在断裂构造发育的地带或古河道通过的地段烈度较大,地质基础坚实的地区烈度较小。此外,建筑地基的稳固程度、房屋建筑的结构特征等也影响烈度的大小。

判断烈度大小主要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的震动情况、地面建筑物和地形的破坏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按照它们的强弱分为若干等级,并用数字依序表示即成为烈度表。现在世界上一般采用12度烈度表。地震发生后,通过对地震区的宏观调查,并在地形图上注明地震时各地的烈度,然后把烈度相同的地点用曲线连接起来,便可构成等震线图。等震线通常为封闭曲线,环绕震中大致呈同心圈式分布。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震
  • 上一篇:地球动力系统-大陆漂移
  • 下一篇: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引起的岩石变形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