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战国秦长城】由甘肃进入宁夏西吉县南部,然后折向东北,绕固 原县城后,又折向东南,经城阳等地进入甘肃镇原县境。这是战国秦于公元 前 306 年至前 251 年灭义渠戎后,为防御义渠残余势力骚扰而筑。根据地势, 因地制宜修筑,以土夯成,未有包砖。在平地者,墙外取土,低于地面起筑, 每夯层厚 5—13 厘米,基宽 8 米,逐渐收分,外壁陡立,内壁缓斜,取土处 即自然形成壕沟。在有河沟处,则利用河沟陡立的崖壁,在上面略加修筑即 成。保存高度在 1—3 米之间。长城上每隔 200—300 米筑一凸出于墙外的墩 台,距离为当时弓箭的有效射程之间。长城附近和长城经过的重要隘口、山 顶,有烽燧遗址。它对秦国的强大及其统一事业起过重要作用。
【河东墙】起自今灵武县横城,止于盐池县东,长 190 公里。是宁夏明 代长城中最长的一段。因在黄河以东,故名。《明史》卷十三载“成化十年 闰六月乙巳,筑边墙自紫城砦至花马池”,即此,为宁夏明代筑长城之始。 此外,有成化年间修筑的从甘肃景泰县进入宁夏中卫并沿黄河北岸至广武(今 青铜峡县境)、长 50 余公里的“城西南墙”;有嘉靖十年(1531 年)修筑 的自大坝(今青铜峡县境)至三关口(今银川市西)、长 40 公里的“西关门 墙”;还有明弘治年以前修筑的“镇远关墙”及嘉靖九年修筑的”北关门墙”。 这些长城全部用土版筑,外表未用砖包,今大部保存尚好,是驰名世界的明 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