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河南省旅游名胜_洛阳市

时间:2022-08-25 归属:中国名胜词典
  【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市南 13 公里的伊河两岸。《水经注》云:“两 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河历其北流”,周又名伊阙。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又为山水相趣的风景区。石窟造像开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 493 年) 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四百余年的大规模营造,两山窟龛, 密似蜂窝。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和唐 代的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看经寺等,共计窟龛二千一百多个,造像九 万七千三百余尊,题记和碑碣三千六百多品,佛塔三十九座。这些古代艺术 大师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像,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艺术的重要资 料。石窟中的飞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果品凌空飞舞,或奏乐高 歌,或布撒花雨,其姿态之轻盈,神情之优雅,令人叹为观止。龙门石窟的 题记、碑刻,如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著名书法家楮遂良书写的“伊 阙佛龛之碎”等,都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
  【古阳洞】在龙门山(西山)南部。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 494 年)前后。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比较丰富的一个洞窟。窟内两壁镌 有三列佛龛,其拱额和佛像背光精巧富丽,图案纹饰丰富多采。供养人像姿 态虔诚持重,生动逼真,有运动感。刻品琳琅满目,为研究北魏石窟艺术的 珍贵资料。洞窟内的造像题记,书法质朴古拙,所谓“龙门二十品”,十九 品即在此洞窟内,是研究书法史的珍品。
  【宾阳洞】在龙门山(西山)北部。共三洞。中洞北魏景明元年(公元 500 年)开凿,正光四年(公元 523 年)建成,历时二十四年,用工八十万 零二千多个。主佛释迦牟尼和弟子、二菩萨,面相清瘦略长,衣纹折叠规整 而稠密,体现了北魏造像的艺术特色。南北两壁为一佛、二菩萨,窟顶雕莲 花宝盖和十个迎风飘逸的伎乐供养天人。洞口内壁两侧为大型浮雕,分《维 摩变》、《佛本生故事》、《皇帝礼佛图》和《皇后札佛图》及《十神王像》 四层。但《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大型浮雕解放前已被帝国主义分 子盗往国外。南洞和北洞始刻于北魏,迟至唐初方才完成。
  【莲花洞】在龙门山(西山)。因窟外左上方有明代书刻“伊阙”二字, 又名伊阙洞。建于北魏晚期。主佛释迦牟尼立像,高 5.1 米。面部和两手已 损毁,但仍能看出双手前伸,右边迦叶手持锡杖,可能为“释迦乞食像”。 洞中佛龛较多,构图精美多彩,有尖拱、相拱和屋檐拱,有璎珞、帷幕和华 绳,又有云纹、卷草纹和几何纹,以及莲花、宝相花等,刻工精细,富于变 化。窟顶镌刻有一大莲花,其旁的高浮雕大型飞天,更是婀娜多姿,优雅传 神。
  【药方洞】在龙门山(西山)北部。开创于北魏晚期,建成于唐代武则 天时,历时约二百年。洞内的主佛、弟子、菩萨和洞外的力士,八角莲柱, 皆为北齐作品,具有多样的艺术风格,是龙门石窟中唯一具有北齐造像的较 大洞窟。洞口两侧所刻治疗疟疾、反胃、心疼、消渴、瘟疫等一百四十六种 疾病的药方,为唐初作品,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学的重要资料。
  【潜溪寺】又名斋拔堂。在龙门山(西山)北端。为此处第一大窟。寺 下泉水迸流,故有潜溪之名。唐代初年开凿,洞内雕刻有一佛、二弟子、二 菩萨和二天王。主佛阿弥陀佛端坐须弥座上,比例匀称,面部丰满,神情备 智慈祥。二菩萨丰腴圆润,双目俯视,造型敦厚,是唐初雕塑艺术中的佳作。 天王身着甲胄,足踏鬼怪,竖眉挺立,表现了武士神情。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河南省 洛阳市 旅游名胜
  • 上一篇:河南省旅游名胜_孟津县 偃师县 新
  • 下一篇:河南省旅游名胜_平顶山市 宝丰县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