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四川省旅游名胜_灌县 新都县(2)

时间:2022-08-22 归属:中国名胜词典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城西的岷江上,距成都 59 公里。是我国古代创建 的一项巨大水利工程,名闻中外。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率众兴建。岷江 汹涌,经都江堰化险为夷,变害为利,出宝瓶口流入内江,造福农桑,使川 西平原千百年来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的天府 (《益州记》)。此堰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邹分组成。鱼嘴为建 于江心的分水堤,形若鱼口。由此把岷江水分导流入内外二江,外江为岷江 正流,内江经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飞沙堰在鱼嘴及宝瓶口之间, 用于泄洪,调节由鱼嘴流来的水流量,避免过多涌入内江。宝瓶口是人工凿 开玉垒山,成离堆,引岷江水入内江的总 入水口。因其形似瓶颈,故名。古 时于瓶口岸边埋有铁桩,以标水位。全堰灌区,1949 年仅及十二县(市), 二百余万亩;今已扩大至近三十个县(市)八百余万亩。其附属古迹有二王 庙、伏龙观(离堆),安澜桥等,也是游览胜地。
【二王庙】在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距成都 59 公里,是纪念都江 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创建于南北朝,几经兴废, 现有建筑系清代重修。初名崇德祠,宋以后历朝敕封李冰父子为王,清时遂 易今名。庙内石壁嵌李冰及其后历代治水经验格言碑文石刻:“深淘滩,低 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等,通称治水三字经、六字诀。近年塑有 李冰及李二郎像,各高数米,或坐或立,分别供于大殿及后殿内。手法简练, 形象生动。后殿西侧有画家徐悲鸿、张大千、关山月等于民国时绘制的天马、 玉女、黄粱梦等碑刻。建筑依山取势,高低错落,朱檐飞阁,雄踞江边,气 势巍峨。四周古木参天,林荫蔽日,游人入庙,顿觉清凉,是游览避暑胜地。
【伏龙观】在都江堰离堆北端。系一纪念性建筑。传说李冰父子治水, 曾制服岷江孽龙,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立祠祭祀。北末初改名伏龙观。 范成大《离堆行》诗云:“残山狼石双虎卧,斧迹鳞皴中凿破,潭渊油油无 敢唾,下有猛龙跧铁锁。”现有殿宇三重,系清代重修。楼阁亭台布局紧凑, 自前至后逐级升高,后殿最高处为观澜亭,二层八角,登临亭上可远眺索桥、 鱼嘴及西岭雪峰。大殿内的李冰石刻雕像,造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 168 年), 像高 2.9 米,重 4.5 吨,胸前有题记及造像年月,系 1974 年岁修时在江心发 现,是有关都江堰的一宗珍贵文物。后殿陈列都江堰灌区电动模型,展示古 堰今昔发展概貌。
宝光寺】在四川新都县城北,距成都 19 公里。相传始建于东汉,隋代 名大石寺。唐广明元年(公元 881 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逃到四 川曾驻跸于此,命悟这国师重修庙宇,改名宝光寺。明代寺废。清康熙九年 (1670 年)重建殿宇。现寺面积 120 亩,是一塔、五殿、十六院的建筑群, 用四百多根石柱支撑。殿堂庭院,雄伟壮丽,门窗檐栱,雕刻精美,佛像观 音,栩栩如生。寺内文物有南朝梁大同六年(公元 540 年)的石刻千佛碑, 明代尊胜幢和清代泥塑五百罗汉。寺内楹联匾对、字画雕刻,保存完整。
【罗汉堂】在宝光寺内,建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 年)。内塑罗汉五百 尊,每躯高约 2 米,全身鎏金,或立或坐,姿态各异。有的瘦削长颈,有的 佝偻龙钟;或笑容可掬,或横眉怒目;喜、怒、哀、乐,表情通然不同。衣 折条纹,清晰分明,无一雷同。这是四川现存较完整的清代塑像群。
【桂湖】在四川新都县城西南隅,距成都 18 公里。占地约 70 亩,湖面 30 余亩。全湖种荷,沿湖普植桂树,每年金秋季节,桂蕊飘香,游人如织。 桂湖又是明代文学家杨升 庵青少年时读书的地方,故宅今已无存,现存清人 所建“升庵殿”。湖区内新辟碑林一处,系原新繁县龙藏寺石碑迁此。桂湖 小巧玲珑,景色秀丽,为川西优秀古典园林之一。湖中建筑有杨柳楼台、澄 心阁、香世界、杭秋、绿漪亭等,造型轻、巧、雅、秀,民族风格浓郁,掩 映于碧水绿荫间,使湖景更加增色。
【杨升庵殿】在桂湖内。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 时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嘉靖时因“大礼议”触怒世宗,充军云南永昌卫(今 保山县),七十二岁老死戍所。杨为明代著名文学家,幼年曾读书于此,沿 湖桂树亦其所植,故名桂湖。清代里人曾于湖中建殿祀之,解放后进行维修, 并新辟杨升庵著作陈列室。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四川省 旅游名胜 灌县 新都县
  • 上一篇:四川省旅游名胜_郫县 彭县 新津县
  • 下一篇:四川省旅游名胜_成都市 金堂县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