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峡】西起巴东县官渡口,东止宜昌县南津关,全长 120 公里(其 中峡谷段 42 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风光明丽,雄伟壮观,与瞿塘峡、巫峡媲美。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黄牛峡、灯影 峡、青滩、泄滩、崆岭滩、虾蟆碚等名峡险滩和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等 古迹。峡中峰峦夹江壁立,峻岭悬崖横空,江流曲折回环;奇石嶙峋,飞泉 垂练,苍藤古树,翳天蔽日。从前水下礁石林立,险滩密布,水势湍急,浪 涛汹涌,东口葛洲坝建成后,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景象。
【兵书宝剑峡】在西陵峡香溪东 1.5 公里、长江北岸的陡壁峭岩之上。 相传蜀相诸葛亮有兵书收藏在此,岩上石隙中有物叠置,状若书函,名曰“兵 书”,其右下方,有条形岩石凸起,宛如浮雕巨剑,直插激流。名曰“宝剑”, 峡以此得名。据记载。唐雅州(今四川雅安)刺史王果舟经峡中时望悬岩中 有物似棺,曾令人攀登察看,见岩间棺内骸骨尚存,因又名“铁棺灵迹”, 一称铁棺峡。近代也有采药人从山顶缒入石穴,并从棺中取出铜剑等文物, 更证实所谓兵书,乃是古代巴人岩棺葬之遗迹。南岸金鸡岭下,小青滩村附 近峡口,有巨岩一,上有豁隙,积沙由豁口漏聚岩下,似米粮堆积,曰米仓 峡。峭壁千寻,石色铁青,峡谷幽深,状极险峻。
【青滩】又名新滩。在西陵峡兵书宝剑峡下游约 4.5 公里。旧为峡中险 滩之一。因历次江边悬岩崩坍而成,滩长约 120 米,洪水期间,水涨滩平, 水势较稳;每到枯水季节,江水下降,其间流水形成高达 2 米的陡坎,流速 每秒达 7 米,势如脱弦之箭,飞闪而下,冲击江心礁石,波涛汹涌,旋涡成 串。船行至此,稍一不慎,即有覆没之险,古人曾有“蜀道青天不可上,横 飞白练三千丈”;“十丈悬流万堆雪,惊天如看广陵涛”等咏叹。解放后, 经疏通漕口,降低流速,并增设绞滩机械设备,保证了航行安全。周围峰峦 迭翠,峡谷清幽,两岸村舍,掩映于橘林之中,一江激流,奔泻于绝壁之下, 江山壮丽,景色如画。
【牛肝马肺峡】在西陵峡青滩下游约 5 公里,峡中峭壁对峙,奇峰环拱, 北岸石壁之上,有数片重迭突出下垂的岩石,东侧的几片黄色岩石,其状如 肝,因名“牛肝”,西侧一片形态似肺,故名“马肺”。民谣谓“千年阴雨 淋未朽,万载烈日晒不干,老鹰盘旋空展翅,要想充饥下嘴难。”如今牛肝 保存完整,唯马肺已剥落大半,据说在清光绪年间,被英国军舰开炮轰击所 致,郭沫若在《过西陵峡》诗中有“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句, 即指此事。
【崆岭峡】在西陵峡牛肝马肺峡东 2.5 公里。处于秭归具之庙河与黑岩 子之间,全长 2.5 公里,其间峰峦连峙,参差互出,上有奇石。如二人攘臂 相对,古传宜都、建平二郡督邮争界于此,故名督邮石。峡中有崆岭滩。两 岸绝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难,“务空其舲,然后得过”,故亦称“空 舲”。以往这里滩险流急,礁石密布,著名者即有“二十四珠”,其中“大 珠”石梁,长约 220 米,宽 40 余米,高约 15 米,突露水面,如猛虎卧伏江 心,与邻近之“二珠”、“三珠”,号称三石联珠。其下乱石暗礁,犬牙交 错,锋利如剑,致使航道弯曲狭窄,恶浪汹涌,行船稍一不慎,就会触礁沉 没。民谚云:“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因而人们称此为长 江三峡险滩之冠。现经整治,横江乱石和水下暗礁,已被爆破清除,航行至 此,如履平川,昔日“鬼门关”今为“阳关道”。两岸峰峦迭秀,环云蔼翠, 飞瀑流泉,扬雪溅珠,满山柑橘成林,绿叶金果,彩色缤纷,景色佳丽,风 光无限。
【黄牛峡】在西陵峡中崆岭峡内,距宜昌市西 45 公里。以长江南岸之黄 牛山而得名。山上有一排陡峭石壁,作神人牵牛状,人呈黄色,牛身赭黄, 又名黄牛岩。俗传夏禹治水至此,有土星化为神牛相助,以犄角触裂重重高 山,疏通江流,后跳上山岩,留影像于石壁。传为诸葛亮撰之《黄牛庙记》 亦云,“石壁间,有神像影现焉,鬓发须眉,冠裳宛然如彩画者;前竖旗施, 右驻一黄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从前峡中水流湍急,木船上行数日,犹 可望见黄牛岩,故有“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的民谚, 唐李白过此也曾发出“三朝复三暮,不觉鬓成丝”的叹息,宋欧阳修则云: “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足见此岩高标望远之势。岩下濒临 苍翠群峰,形成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临江,气势磅礴,雄伟 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