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岩】在武当山展旗峰山腰、紫霄宫后。系一天然石穴略加人工开 拓的洞室。洞口高约 10 米,宽 15 米,深约 11 米,洞室宽旷,洞底坦平,正 中有元代初年建造的小型石殿,结构严谨,玲珑别致。殿侧置元至元二十七 年(1290 年)镌刻的“太子崖”石额一方,是考定洞室开拓年代的重要佐证。 殿内供太子(即真武帝)童年塑像,面容丰润,神态飘逸。其旁有侧洞,阴 凉深邃,中有清泉,涓涓汇聚,常年不竭。洞前石栏回折,雕刻亦颇精巧。 崖穴下方。有红色门墙屹立山半,庄严凝重,势极巍峨。这里磴道蟠曲,丛 林掩映,山花杂缀,野鸟争鸣,恬静幽深。
【南岩】在武当山紫霄宫西约 2.5 公里。山岭奇峭,林木森翠,上接碧 霄,下临绝涧,是武当山三十六岩中风景最美的一岩。唐宋以来,即有道人 在此修炼,元代在此建有道观,至大元年赐号“天乙真庆万寿宫”,后大部 毁废。明永乐十一年(1413 年)在此营建殿字六百四十余间,清末被毁。现 仅存元建石殿,明建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及元君殿、南熏亭等遗址, 元君殿基址上,尚存玉皇塑像,峨冠华袞,形态逼真;其借景范围包括迭字 峰、金鼎峰、健人峰、滴水崖、歘火崖、白龙潭等,景致各具特色,处处引 人 入胜,古有“路入南崖景更幽”之誉。岩北有老虎口,悬崖覆道,幽深曲 折,岩南深壑之中,孤峰斜峙,状如巨鸟展翼,上有梳妆台、飞昇台等遗迹, 相传为“真武”舍身飞升之处,下临深渊,上绕流云,大有楼阁飞空之势。
【天乙真庆宫】即南岩石殿。在武当山南岩前侧紫霄岩的悬崖绝壁上, 建于元延祐元年(1314 年),为石砌仿木结构,其梁柱檐檩、斗栱、门窗, 均用石材雕琢,拼砌而成。立殿前廊道,抬头仰望,危崖摩天,高不见顶; 凭栏俯视,绝涧千丈,深不可测。殿内三清塑像,庄严肃穆,气韵生动;壁 间环列五百铁铸灵官,形态各不相同。左侧殿内“太子卧龙床”组雕,形象 极为生动。石殿崖前,有浮雕云尤石梁,长约 2 米,宽仅 30 多厘米,悬空伸 出栏外,前端龙头之上置一小香炉,俗称龙头香。过去不少朝山香客,为了 表示虔诚,多膝行其上,敬烧龙头香,偶一矢足,即坠涧丧命。至今于此扶 栏俯视,仍使人毛骨悚然。龙头遥对天柱峰金顶,云缠雾绕,或隐或现,岩 上松杉挺拔,凝绿滴翠,颇具仙山楼阁意境。
【五龙宫】全称兴圣五龙宫。在武当山天柱峰以北,东距玉虚宫 15 公里。 面对金锁峰,左绕磨针涧,中为一块平坡地。相传唐贞观年间均州守姚简祈 雨于武当山,见有五龙从空飞降,即在此建五龙祠。宋代改名五龙灵应之观。 元至无二十二年(1286 年)改为五龙灵应宫,元仁宗时加赐为大五龙灵应万 寿宫,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十一年(1413 年)于旧址重建殿堂底宇八百五 十间,赐额兴圣五龙宫,辛亥革命后又大部毁坏。现仅存宫门、红墙、碑亭 及泉池、古井等。宫内石阶九重,崇台递升,从下仰望,如在天上,宫门殿 内,有水火二将塑像,魁武威严。玄君殿基址中部汉白玉石座之上,供真武 帝君铜像,铸造亦甚精致。殿右尚存元至元四年(1338 年)所立之《大五龙 灵应万寿宫碑》,大量明代碑刻,记述本宫兴废始末。附近尚有紫盖、松萝 五龙、青羊诸峰,飞云、瀑布二涧以及白龙洞、华阳岩和陈希夷诵经台等名 胜,林木蔚茂,涧水潺潺,环境清净幽丽。
【华阳岩】在武当山五龙宫左侧。背负高岩,面临深谷,为峭壁间的天 然岩洞。洞口高约 5 米,宽约 8 米,内建石殿一座,其中供石雕真武坐像一 尊,面部丰润,气宇轩昂,建筑及造像,均富有元代风格。殿之两侧存有元 代石碑三通,分别为至元五年(1339 年)之《华阳岩记》,至正二年(1342 年)之《浩然子愚斋记》和至正五年的《浩然子自赞画像碑》,洞前花木丛 生,其上藤萝飘垂,俨然锦屏翠帘,参差掩映,实为静憩养性之佳处。
【太和宫】在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永乐十四年 (1416 年)。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前有朝拜殿,左右为钟鼓楼,其内 悬永乐十四年所铸铜钟。紧对正殿为小莲峰,其上建转展殿,内存永乐十四 年从天往峰顶移此的元大德十一年(1307 年)铸造的铜殿一座。右下为皇经 堂,清代改建,额书“白玉京中”四字,画栋雕梁,色彩绚丽。阑额、槅扇, 浮雕道家人物故事,内容生动,技艺精湛。附近尚有朝圣门及天乙楼、天鹤 楼、天云楼、天池楼等建筑及遗迹。这组瑰丽精巧的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 下,殿宇楼堂依山傍岩,布局巧妙,层峦迭嶂,起伏连绵,烟树云海,气象 万千。明孙应鳌有《太和官》诗,“天柱开金阙,虹梁缀玉墀;势雄中汉表, 气浑太初时。日月抵双壁,神灵肃万仪;名山游历遍,谁似此山奇?”略述 景物之妙。
【金殿】俗称金顶。在武当山天柱峰顶端。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 年), 面阔进深各三间,高 5.54 米,宽 4.4 米,深 3.15 米,全为铜铸鎏金,仿木 构建筑,重檐迭脊,翼角飞举,脊饰仙人禽兽,形象生动逼真。下设圆柱十 二根,作宝装莲花柱础;斗栱檐椽,结构精巧,额枋及天花板上,雕铸流云、 旋子等装饰图案,线条柔和流畅。殿基为花岗岩砌石台,周绕石雕栏杆,益 显庄严凝重,殿内神像、几案、供器均为铜铸,中供真武帝君,着袍衬铠, 披发跣足,丰姿魁伟:侧侍金童、玉女,拘谨恭顺,娴雅俊逸;水火二将, 列立两厢,勇猛威严,为全山铜铸造像艺术中之精华。殿体为分件铸造,结 构严谨,连接精密,毫无铸凿之痕。虽经五百余年风霜雨雪侵袭,至今仍金 碧绚烂,宏丽如初,实为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殿下 峰腰绕石城一同,名紫金城,长达 1.5 公里,临崖负险,悬空蟠峙,四门石 阙巍然,状极险峻。登上金顶,远眺群峰环峙,苍翠如屏,丹江水库碧平如 镜。俯瞰太和、南岩、五龙诸宫,尽收眼底。凌晨观日出,傍晚看云海,游 人至此,伊如身居瑶台金阙,大有 凌空出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