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圣寺塔】在河南商水县城西北 35 公里处。北宋明道二年(1033 年) 建。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 41.5 米,平面呈六角形。第一层基部面宽 4.2 米,塔身各隅砌出倚柱,檐下密布砖雕斗栱,诸层外壁辟有圆券门和破子棂 假窗。塔内设有塔心室和盘旋梯道,可逐层登高遥望。第四层塔心室内北墙 嵌有石雕佛像三尊。塔顶为一铁质宝瓶塔刹。该塔建筑,结构严谨,造型雄 伟,近千年来虽历经自然灾害和火焚,仍巍然屹立。
【太清宫】在河南鹿邑县城东 5 公里。原为楚国苦县,道教主老子故里。 太清,道家谓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屠处,道教常用以名其官观。太清 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 年),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大殿为清初 重建。旧址上残存唐代道德经注碑和宋真宗书碑各一,高大雄伟,保存完整。 另有元、明、清各代碑刻题记多块。
【老君台】又名升仙台、拜仙台。在河南省扈邑县城内东北隅,台高 13 米,砖砌,为圆住形,面积 706 平方米。相传为老子飞升处。现存建筑为清 代所建。台上有正殿三间,壁嵌短碑两块,左为“犹龙遗迹”,右为“道德 真源”;东西偏殿各一间,山门下石梯三十二阶。台上古柏十余棵,苍劲挺 拔。该台湖水潆绕,翠柏环抱。台下映山门而南,盖有殿阁两廊,设凉亭, 周围遍植花草树木。台上有宋初书法家陈传所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行书碑刻。
【太昊陵】在河南淮阳县城北 1.5 公里。淮阳古为陈国,传为伏羲之都。 据文献记载,春秋时已有陵墓,汉代在陵前建祠。宋太祖诏立陵庙,又大事 建筑。明、清两代屡加修葺。整个陵域占地五百余亩,分内外两城。以陵墓 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 天殿、显仁殿、太始门等建筑。太极门以内两侧有钟鼓楼等。内外城之间, 左侧有女娲观、玉皇观、三仙观、右侧有岳王观、真武观、太清观。园内古 柏参天,碑刻林立。寝殿后的伏羲陵高 20 余米,周长 150 余米,陵前巨碑上 镌“大昊伏羲之墓”。陵后有蓍草园。
【乎粮台吉城遗址】在河南淮阳县城东南 4 公里的大朱村西南角。台高 5 米多,占地百亩。近年经考古发掘,平粮台是一座距今四千多年历史的龙 山文化古城。古城城内面积 34.000 多平方米,连城墙在内达 5 万多平方米, 城墙残高 3 米多,系用小板筑、堆筑法建成,夯层清楚,夯窝明显。在南城 门两侧有门卫房,南门路地下埋设陶水管道,以排泄城内污水。城内有高台 建筑,用土坯垒砌,还有灰坑、陶窑等遗迹。平粮台古城的发现,对研究我 国早期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陈国故城】在河南淮阳县。陈国是春秋时十二诸侯之一。当时诸侯兼 并,战争频繁,陈国亦筑城自卫、经考古发掘证实,今淮阳县城即陈国国都 陈城,后亦曾是楚国都城。现存城墙宽 20 多米,高出地面 5 米多,夯层清楚 夯窝密集。故城为方形,周长 9 里多。南门外路西有弦歌台,传为孔子困陈 处。
【弦歌台】在河南淮阳县城外西南隅。世传为孔子在陈绝粮处。《元和 志》载,“后汉陈王宠善射。尝于此教弩”,因又名弩台。明成化六年(1470 年),知州戴听建祠,名厄台。嘉靖中,巡按御史赵继丰改今名。原有后楼 五楹,廊庑左右三楹,斋室三十余楹,庖厨盥洗室数楹,屡废屡修。现仅存 门两座,正殿七间,均为绿琉璃瓦盖顶,翠飞挑角,前门内有清康熙五十年 (1711 年)立的“弦歌台”三字石匾额。迸二门即为正殿,周有方形石柱二 十四根,正门石柱上镌刻对联一副:“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客大道,庭前俎豆 千秋犹自仰高山。”该台三面临水,只台东有一羊肠小道,游人徒步登台、 有“厄台四面平湖水,水面平台台欲低”之感。秋来菏香袭人,满湖蒲苇, 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