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山塔】在江苏无锡县宛山上。实心,塔身用不规则石块砌成,用石 灰糯米汁拌砂浆灌缝,非常坚固。平面呈六角形,五层,每层有石凿的腰檐。 塔身上下无一门,亦未凿成假门形式,只在西南面的第三、第五两层及南面 的第五层壁上凿有佛像。塔南面的第三层壁上嵌有“大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 正月吉旦顾与清率男大栋孙男贵寿同建造”的石刻。此塔外形简朴很象一很 大石柱,矗立于宛山之巅,二、三十里外都可看到。 【泰伯庙】在江苏无锡县梅村镇伯读河边。据传泰伯与弟仲雍同避江南。 在梅里(今无锡县梅村)筑吴城,自号“勾吴”,把北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 文化传播至此。后代为了颂扬他在此建庙。泰伯庙又名至德寺,俗称让王庙。 庙内主要建筑为至德殿,殿前立“至德名邦”的石牌坊,照池上有香花桥, 均是明弘治十三年(1500 年)时重建,其他厅堂。廊屋大都是后代修建。据 说每年衣历正月初九,是泰伯的生日,梅村一带人们都要到此凭吊瞻仰。 【泰伯墓】在江苏无锡县梅村镇鸿山。据传泰伯是周太王长子,因太王 欲立幼子季历,与弟仲雍同避江南,成为吴国之君。死后葬于鸿山。鸿山又 名古皇山,故此墓亦称吴王墩、皇陵。墓在山南麓,依山建造。上面是坟冢, 平面圆形,直径约 3 米余,周围筑青石块护墙,顶部用土覆盖,高约 2 米多。 前有石望柱一对,各雕石狮一只。向下是四角攒尖式的四棱碑,正面刻”泰 伯墓”三个篆体大字;其侧有泰怕墓碑记两块,一是明弘冶十四年(1501 年) 立,一为明天启三年(1623 年)刻。墓前有月牙池,池后有石牌坊和清嘉庆 二十三年(1818 年)建的享堂。墓由下至上,用平台和石阶将各个单体建筑 和石刻等连成整体,四周筑围墙,占地 3 亩左右。墓地满山林木,山下遍地 庄稼,景色非常优美。 【徐霞客墓】在江苏江阴县马镇乡。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江 阴县人。是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和
地理学家。墓周围以墓扩,墓前有墓碑,上 刻“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其故居附近的徐氏宗祠晴山堂旧址里,尚保存 有他晚年亲自整理的元末至明代的诗文石刻等。 【太平天国辅王府】在江苏宜兴县城内和平街(原名通真观)。清咸丰 前为史进士住宅,太平军攻克宜兴后,成为辅王杨辅清府第。王府虽系利用 旧房屋,但至今尚保存有当年太平天国的彩绘和壁画。大门背后的四扇门上, 大厅正中二柱均有彩绘。大厅东西两侧有壁画各四幅。后厅东西墙壁上共有 画四幅,这些壁画描绘出当时农村人民生产劳动和安居乐业的情景。是太平 天国的珍贵文物。1958 年前调查发现,并加以整修。 【张公洞】在江苏宜兴县城西南约 22 公里的禹峰山麓。据《宜兴县志》 记载和民间传说,二千多年前。曾有庚桑楚隐居于此,故名庚桑洞。又说汉 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故名张公洞。为石灰岩溶洞, 主要分前后两部分,面积约 3.000 多平方米,游览路程约 1,000 米。特点是 洞中有洞,洞内套洞,大洞包小洞,一洞复一洞,大小洞穴多达 72 个。前洞 以海王厅天师台为中心,洞脊上部树木与亭台交错,洞顶朝天,在下仰望, 洞口与大相连,故名朝天洞。后洞可容四五千人,好似一座大厦,故称海屋 大场。大洞小洞,千姿百态,景观奇异,深邃幽奥,与善卷洞、灵谷洞称作 宜兴三奇。 【灵谷洞】在江苏宜兴县城西南约 30 公里的石牛山南麓,距张公侗 6 公里。是一个巨型的石灰岩溶洞。全洞面积约 8.000 平方米,总长约 347 米, 内部呈 180 度不规则半圆形,最高处 9.2 米,最低处负 6 米。整个石洞由五 个大石厅组成,洞中有石钟乳、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状各异,色 彩绚丽。洞内奇异景物共有三十多处,其中有一个 17 米高、5 米多宽、2 米 多厚的大石幔,色雪白,似飞瀑,瑰丽奇伟。唐代诗人陆龟蒙当年在宜兴采 茶时就已发现,并进洞观赏。洞内岩壁至今还保存有宋、明、清时游人的题 诗墨迹。此洞和善卷洞、张公洞称作宜兴三奇。 【周处庙】在江苏宜兴县宜城镇东庙巷。晋惠帝时为纪念周处而建。 周处(240—299),字子隐,义兴阳羡(今宜兴南)人。少时凶恶,人 们把他与南山(宜兴城西南铜管山)的猛虎、长桥下的恶蛟同称为“宜兴三 害”。后他知过悔改,射死猛虎,斩除恶蛟。死后退封平西将军,谥孝,故 称周孝侯。现庙内有门厅、享堂、廊屋等,均清末重建。享堂龛内并塑有周 处像(现已毁),两旁有宋以后历代碑刻和周处石刻像等,庙左有周处墓。 【善卷洞】在江苏宜兴县城西南约 25 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全洞共三 层,分上中下后四部分,面积约 5.000 平方米,游览路程长约 800 米。夏凉 冬暖,因称暖洞。上洞宛似螺壳,气温终年保持 23℃,中洞出口在山前,又 称前侗。善卷之奇,主要是下侗和水洞。下洞狭长,有飞瀑流水,直泄悬崖, 奔放澎湃,故名瀑布洞。与后洞相连的水洞长 120 米。辗转曲折,轻舟一时, 荡漾其间,别有风趣。中洞崖壁上原有唐大中四年(公元 850 年)“十仙” 游洞的留题和梁代著名书法家陶宏景的题刻。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最大的 高达 7 米,甚为壮观,此洞与张公洞、灵谷洞称作宜兴三奇。从后洞登岸, 过白罗天女塔,有”碧鲜庵”碑刻,据《宜兴县志》记载,此庵为晋祝英台 读书处,现已不存。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