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石刻】在吉林辉春县凉水河东屯东 7 公里的山坡上。高 1.40 米, 宽 1.38 米,在花岗岩上,并排阴刻篆书“龙虎”二字,左下竖刻吴大澂书。 吴大澂(1835—1902)系江苏吴县人,同治进士,晚清著名书法家,金石学 家,工篆书。据《珲春乡土志》载,”清光绪十二年会勘中俄边界大臣吴大 澂曾篆书龙虎二字,刻于石上留作纪念,俗称龙虎石。”吴大澂此次谈判, 据理力争,收回黑顶子要隘,使中国船只可自由出图们江口,所以此石有重 要历史价值。
【六顶山渤海墓群】在吉林敦化县城南 5 公里牡丹江右岸六顶山南坡山 坳。渤海国前期王族茔地。六顶山东西走向,有起伏相连的山峰六座,最高 峰标高 603 米,由此向东南伸出一山岔,山岔两侧皆为墓地,共有石室封土 墓八十余座。1948 年清理贞惠公主(第三代王大钦茂次女)墓,出上有陶器、 玉壁、鎏金铜饰件和墓碑。碑作圭形,通高 90 厘米、宽 49 厘米、厚 29 厘米, 碑文 21 行。汉字阴刻,楷书真字七百余。碑刻于公元 780 年。碑文证明渤海 国使用汉字,流行骈体文,娴习书法,具有重要价值。石碑周围阴刻藻饰和 卷云纹图案,同时出土的石狮两尊,造型雄浑,形象刚健,足见唐朝文化对 渤海国的深刻影响。
【敖东城】在吉林敦化市东南角,临牡丹江,为渤海国都城。唐代以靺 鞨族粟末部为主体,结合部分高句而人于圣历元年(公元 698 年)建立振国 (亦称震国)。先天二年(713 年),大祚荣受唐封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 郡王”,仍以其所统治地力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始称渤海,定都 于此。天宝末,三世文王大钦茂迁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 全盛时“地方五千里”,史称“海东盛国”。文物制度,仿拟唐朝。城垣土 筑,有内、外城。内城方形,外城呈长方形。向西有通往扶余府(今农安一 带)的道路,向东有连结东京城的衢道,为渤海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渤海与中原的关系极为密切,先后一百三十余次派人到长安,唐也十数次派 人赴渤海。渤海王子和贵族子弟纷纷至中原学习。诗人温庭筠有《送渤海王 子归国》诗:“疆里虽重海,诗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 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即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