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中海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洲之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陆间海,东西长约 4000km,南北最宽处 约 1800km,面积约 2505×103km2。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仅以狭窄的直 布罗陀海峡相通,东北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 海相连,东南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而达印度洋,在国际航运和战略地位上 非常重要。
按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地中海的发展过程,大致先以大洋中脊为 轴,向南北两面扩张,逐渐形成巨大浩瀚的特提斯洋(古地中海),它扩及 的范围,不仅包括现在的地中海,还包括现今的整个南欧和中、西欧部分地 区,向东包括现今的黑海、里海、小亚细亚、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青藏 高原、喜马拉雅山以及中南半岛等地区,并包括现在印度半岛、马来群岛甚 至澳大利亚大陆所占据的地区。当时特提斯洋呈扇状,在东部扩张展开与古 太平洋连成一片。后来,大约从中生代早期开始,南方的冈瓦纳大陆逐渐解 体分离。特提斯洋地方的欧亚板块与南方的非洲、阿拉伯、印度板块相向运 动,使海域的范围逐渐缩小。到新生代第三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直接相 撞,上部岩层褶皱和抬升,遂形成今日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系,阿拉伯 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抬升,于是特提斯洋东部消 失。 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等山系(包括北非的阿特拉斯山系),也是非洲板 块与欧洲板块(欧亚板块之一部)碰撞造成的。但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的相 对运动要比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更为复杂,即大致在中生代 到新生代中新世之间,南北板块既有左右相对错动(最大错距达 1500 km 左 右),又有三角形的旋转运动(非洲板块以摩洛哥为轴作反时针旋转 50°运 动),再加上在南欧范围内中生代以前就已存在着几块微型大陆或小的板块 (如撒丁、罗多彼、梅塞塔等),致使地中海周围形成复杂的旋扭构造体系。 据研究,在东地中海北部,非洲板块下部已俯冲到欧洲板块下面,这是爱琴 海和意大利南部一带地震和火山频繁的原因。由于非洲板块上层陆地尚未与 欧洲板块上层陆地直接接触,因此,特提斯洋在非、欧大陆之间还残存了现 今的水域——地中海。
由于地中海区域的形成历史和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因而它的垂直轮廓和 水平轮廓错综纷繁。地中海北部三大半岛向南突出,形成了向北伸入的爱琴 海、亚得里亚海和利古里亚海;再由于海中一系列岛屿和海岭中隔,又将整 个地中海分割为几个海盆。一般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至突尼斯一带为界, 把地中海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地中海在科西嘉岛和撒丁岛以西叫巴利阿里海盆(又称阿尔及利亚利古里亚海盆),海盆深度 3000m 左右,最深处 3332m。科西嘉岛和撒丁岛 以东叫第勒尼安海,此海周围浅水区域较广,但最深处达 3730m。东地中海 海域更为复杂,夹于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之间的亚得里亚海,形势狭长, 沿巴尔干海滨,有一系列与半岛平行的岛屿,称为达尔马提亚群岛。世界上 凡属此类海岸,称达尔马提亚式海岸。亚得里亚海深度较小,一般只几十到 几百米,只是在它的南部超过 1500m。亚得里亚海过奥特朗托海峡往南,称 爱奥尼亚海。爱奥尼亚海盆宽广,深度较大,一般在 3000—4000 m ,最深处 达 4594m,也是地中海最深的地方。爱琴海介于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 之间,海中岛屿星罗棋布,海岸港湾曲折,特别是沿小亚细亚半岛一侧,由 于构造线与海岸基本上直交,因此形成许多半岛,岛屿与海湾犬牙交错,构 成典型的里亚斯式海岸。小亚细亚半岛以南为利万特海。地中海海岭将利万 特海盆分隔为南北两部,除海岭部分较浅外,海盆深度一般也达 2000— 3000m。 在气候方面,由于随着冬夏气压带的南北移动,地中海区域正处于夏季 副热带高压和冬季西风带范围内,因此,形成这里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 干燥的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正是由于这里夏季干燥炎热,海水蒸发十分强烈。 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和河水的补给量。
据估计,如果直布罗陀海峡被封闭,地中海在 3000 年内就会干涸。由于 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发生有规律的水流交换。在上 层,含盐量较低的大西洋海水向东流入地中海,含盐量较高的地中海海水则 下沉,向西流入大西洋。这两股方向相反的水流约在 125m 深处分界,但上层 水流要比下层水流强,前者流量达 175×104m3/S,后者为 168×104m3/S,多 余的 7×104m3/S 流量为地中海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使地中海水面能维持相对 稳定。此外,黑海通过达达尼尔等海峡与地中海海水也进行类似的交换,但 对于增补地中海的水量尚不及大西洋的 1/10(约 6500m3/S)。至于通过苏伊 士运河的水流交换,就更微不足道了。 地中海的自然资源,一般不算丰富,但近年来,在近陆的浅海海底,发 现有较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目前只在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北部,西班 牙和突尼斯海岸东侧以及埃及亚力山大北部浅海等区域进行开采,不过至今 产量还不大。地中海海水含盐量较高,表层一般达 37—39‰,尤其在夏季, 这里具有日照强烈而很少降水的有利条件,因此,地中海沿岸,历来就是引 水晒盐的良好场所。地中海海水缺少磷酸盐和硝酸盐等营养盐类,不利于鱼 虾大量生长,只有少量的金枪鱼、沙丁鱼、鳀鱼等,所以地中海的渔业远不 如盐业重要。 地中海介于欧、亚、非三洲之间,从来都是西亚、北非和南欧甚至西欧 地区各族人民交通贸易的通衢,尤其自 1869 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大大缩 短了西欧和南亚、东亚的航程,从苏伊士运河到直布罗陀海峡现今已成为世 界上最繁忙的水道。
二、北海
北海位于欧洲大陆西北,北邻挪威海,东经斯卡格拉克、卡特加特等海 峡与波罗的海相连,南经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拉芒什海 峡)与比斯开湾相通,是北大西洋重要边缘海之一。除靠近挪威西南边缘有 一深槽外,整个北海都位于西欧大陆架上,面积 5×105km2 以上,平均深度 不到 100m,特别是中部的多格滩,长约 500km,宽约 70km,水深不超过 40m, 而最浅的地方仅有 14m,因此,北海是有名的世界浅海之一。 二叠纪时,此区大规模的下挠作用,形成巨大的盆地,从二叠纪到下白 垩世期间,这里发育了张性正断层和半地堑谷地。上白垩世到第四纪早期, 整个盆地再次出现大规模的沉陷和沉积。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全世界的洋面 普遍比现在低 60—130m,因此,当时北海地区大部是陆地,不列颠群岛与西 欧大陆直接相连。
大约距今七、八千年前,因气候转暖,大陆冰川消融,洋 面回升,北海才演变到目前的状况。 北海所在的纬度位置虽然较高(约 52°—60°N),但因它位居大陆西 侧,正当西风带范围内,加之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也不冻结,夏季气 温并不高,最高温月 8 月约介于 13—18℃之间,全年降水总量虽只 600— 800mm,但分配比较均匀。因此,北海海域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北海正 处于极锋徘徊的位置,因此气旋过境相当频繁,尤其秋冬季节经常发生风暴 和海啸,给沿海人民带来灾害。 北海属于浅海,周边又有很多河流注入,带进丰富的有机、无机养料和 鱼饵,因此北海鱼产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随着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开 发,北海的地位愈来愈重要。由于北海正介于欧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 还是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出入必经之地,所以,它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海域 之一。
三、加勒比海
加勒比海位于南美大陆、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之间。它以尤卡坦海峡 与墨西哥湾相通连,有的地理书籍把它和墨西哥湾合称“美洲地中海”。加 勒比海东西长约 2800km,南北宽 1400km,面积为 2754×103km2,平均深度为 2491m。 加勒比海海底被宽阔的牙买加海台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包括尤卡坦海 盆和开曼海沟;东部包括哥伦比亚海盆和委内瑞拉海盆。海盆深度一般在 4000m 左右,而开曼海沟平均深度为 5000—6000m,最大深度达 7680m。牙买 加海台从洪都拉斯与尼加拉瓜两国向东,以一锐角的形式,经过牙买加岛一 直延伸至海地岛。海台上分布着一系列浅滩和珊瑚岛礁。在尤卡坦海盆和开 曼海沟之间,被从古巴岛上的马埃斯特腊山向西延续的海底山脉所分隔,海 底山脉露出海面的山峰,构成大、小开曼等岛屿。在哥伦比亚海盆和委内瑞 拉海盆中,也分布着一些略作东北—西南走向的海岭,其中以分离两海盆的 贝阿塔海岭最为突出。 由于加勒比海地处热带(绝大部分海域介于 10°—20°N 之间),加之 大西洋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各一部汇合后,组成强大的暖流,以每昼夜 60km 的速度,贯穿整个加勒比海,所以,使它表层温度常达 27—28℃,因此, 在加勒比海的浅滩和火山岛的基座上,普遍发育了珊瑚岛礁。
由于加勒比海 正位于亚速尔高压区的西南,所以,这里终年盛行较强的东北信风。每年夏 秋之交,还常受生成于热带海洋的飓风侵袭。 加勒比海水产资源比较丰富,这里盛产金枪鱼、海龟、鲨鱼、龙虾等, 是拉丁美洲重要渔场之一。加勒比海南边大陆架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在 国际航运上,加勒比海是南、北美洲许多重要航线必经之路。自 1920 年巴拿 马运河通航以来,更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