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欧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和自然地理区的划分

时间:2022-11-09 归属:世界自然地理

第六节  欧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和自然地理区的划分

如果说复杂、多样是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那末,欧洲自然地理环境则以比较单一和具有较明显的纬向地带性为特征。

欧洲的地形以平原面积广大著称,山地不多,高山更少;在气候上,海洋的影响很明显,即或是在东欧,海洋的影响也可随处感受到,因此全洲湿润区面积很大,干燥区面积极小。地形和气候的单一性为整个自然地理特征的单一性和规律性奠定了基础。

欧洲气温的分布,虽然冬季时东西差异很明显,但是生长期的温度分布却反映了纬向地带性特点,热量与水分对比关系的分布也体现了这一规律性,湿润系数由北向南(特别是向东南)逐渐减小,因此景观的纬向地带性分异显而易见。

由于欧洲气候除表现为自北而南的变化以外,还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差异,再加上欧洲东西部在地形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景观的经向分异也十分引人注目。至少可以把欧洲分为东部欧洲和西部欧洲两大区(сектор)。东部欧洲面积广大,地域完整性强,而且主要是平原,气候属于温和的大陆性,景观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很突出;西部欧洲水平轮廓破碎,地形复杂,气候的海洋性较浓,以森林景观为主,但在森林景观内部仍表现出地带性差异;北部以亚寒带针叶林景观为主,西部和中部以温带阔叶林景观为主,南部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为主。

每一大区又可根据地质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发生一致性)和现代景观的综合特征(综合性)等原则划分出若干自然地理副区。表3-5为各大洲自然地理区域分异表,把欧洲分五大区,十四副区。现分述如下。

一、东欧大区

(一)东欧平原区

东欧平原北自巴伦支海和白海之滨,南抵黑海和里海沿岸,东起乌拉尔山脉西麓,西迄波罗的海东岸和喀尔巴阡山脉东麓。在地质构造上,除南部少数地区外,主要属于俄罗斯地台。地台基底的埋藏深度各地不一,深者距地表数千米,甚至一、二万米,浅者仅一、二百米,甚至更浅。地台基底上面的沉积岩盖层由晚元古代直到第四纪的各个时期的岩层组成。地台盖层表层岩石的年龄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新:西北部主要是古生代岩层,中部是大面积的中生代岩层,东部以二选纪岩层占优势,南部基本上是第三纪岩层,东南部是第四纪的沉积物。地台盖层上的沉积岩一般呈水平状分布,或略有倾斜,但是有些地段由于受后期地壳运动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形成平缓的长垣和穹形高地,某些地段(如伏尔加河以东地区)甚至形成断层。

东欧平原的地形是波状起伏的,丘陵性的高地和比较平坦的低地交错分布,这些高地和低地的成因往往与构造运动有关,它们有的是前寒武纪基底的直接承袭,有的是地台盖层局部变形的结果。前者如第聂伯丘陵、中俄罗斯丘陵、第聂伯低地、黑海低地(Причерноморскаянизм.)、里海低地等,后者如伏尔加丘陵、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丘陵、北乌瓦累丘陵等。被称为冰碛丘陵的瓦尔代丘陵,在第四纪以前实际上是单面山地形。

第四纪的冰川作用对东欧平原现代地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冰川的作用,东欧平原北半部的地貌是比较年轻的,这里冰川的堆积作用很明显,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弱,地表起伏不平。

在冰川作用区以外的东欧平原南部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开始于第三纪或白垩纪末,地貌发育已进入壮年期,地面比较平坦,河谷中发育了阶地,一般有2—4级。由于这里黄土分布广泛,冲沟很发育。

东欧平原的气候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由北向南分为苔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四个类型。

东欧平原冬季气温普遍在0℃以下(只有克里木半岛南岸一小块地区除外),等温线的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大,大致呈北北西-南南东方向延伸,气温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西南部在-5℃左右,东北部减到-20℃左右。夏季气温分布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温度自北而南增加,等温线接近纬向,东部略向北偏,显示向大陆性增强。7月平均温大部分地区在15—20℃之间,北冰洋沿岸为10℃左右,基什尼奥夫—哈尔科夫—乌法一线以南在20℃以上。里海北岸夏季气温可达25℃,这是东欧平原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东欧平原气温的分布,尽管冬季时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大,但是,生长期温度的分布却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降水的地区分布也带有地带性色彩,中部地带降水最多,平原地区一般为550—600mm,丘陵地区为650—700mm。这一降水较多区西部宽、东部窄,呈楔状直插乌拉尔,由此往北、往南,降水量减少。北部一般为500—400毫米,北冰洋沿岸减少到300mm,南部草原地区一般为450—250mm,里海低地在200mm以下。东欧平原的降水主要与气旋活动有关,上述的降水分布特点,反映了东欧平原气旋活动的规律性。

东欧平原的蒸发力主要与暖季气温分布有关,表现为自北向南增强。例如,白海沿岸的年蒸发力为150mm,针叶林地带为300mm,草原地带为700—800mm,里海低地达1000mm以上。把蒸发力的分布与降水分布相对照,可知东欧平原北部降水量超过蒸发量,常年处于过湿状态;而南部,特别是东南部,则降水严重不足,常常引起旱灾。

降水量超过或接近蒸发量的地区,一般都适于乔木生长,因此在东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形成广阔的森林带。在处于过湿状态的北部地区主要是郁闭的暗针叶林;阔叶林适于生长在水分的收入和支出接近平衡的中部湿润地区;在列宁格勒—喀山—基辅这一三角地带分布着大面积的针叶-阔叶混交林。

东欧平原没有连续的阔叶林带。在基辅—高尔基—喀山一线以南,年蒸发力开始大于年降水量,阔叶林中出现大片的杂草草原,往南,草原的比重逐渐增大,森林的比重相应减小,这就是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森林草原带。东欧平原的森林草原带占有相当大的宽度。

东欧平原的南部和东南部水分平衡为负值,不利于乔木生长,成为草原、半荒漠。甚至荒漠;北部北冰洋沿岸地带,虽然水分充足,但是气温过低,也不适于乔木生长,因而形成苔原植被。

东欧平原森林带是苏联的重要木材生产地,木材的年采伐量占全苏40%左右,在苏联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森林带的南部,灰化土被肥力较高的生草灰化土所代替,耕地比重逐渐增加,但是,由于这里气温较低,土壤也不很肥沃,而且在开垦土地的过程中必须清除大量石块(冰碛中的石块),自然条件对于发展耕作业并不有利,因此这里乳用畜牧业比较发达,耕作业以种植耐寒的亚麻、马铃薯、大麦、黑麦为主。

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是苏联的主要农业区,这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大麻、向日葵等经济作物,在城镇周围还发展了果品生产和乳肉两用畜牧业。

综上所述可知,东欧平原在平原地形和具有一定大陆性的气候的前提下,气温、降水、热量和水分的对比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土壤、植被等地理要素,在分布上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因此可以说,地带性明显是东欧平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在这里,具有比较齐全的温带地带谱,自北而南可以分为七个自然地带:苔原带、森林苔原带、针叶林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半荒漠和荒漠带。在克里木半岛的南岸还有面积不大的亚热带森林景观,在北冰洋的岛屿上主要是冰原景观。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欧洲 自然地理 主要特征 自然地理区
  • 上一篇: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
  • 下一篇:欧洲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界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