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区内 分为葫芦谷、一片瓦、七星洞、三折瀑、梅花田等九个景观区,计有 54 峰、 24 洞、10 岩、9 泉、9 溪、1 谷等,特别是许多有各种民间传说的奇石等, 共计有 360 多处景点;此外,珍珠泉、七龙泉、九曲泉、兰溪、九鲤溪及溪 口、龙庭、赤鲤三大瀑布也各富特色。这里拥有大、小寺庙 24 处。名胜区有 石奇、洞异、峰险、云漫等特点。 太姥山组合着茂林修竹、深潭急瀑、悬岩怪石、妙洞奇峰;又是天然的 聚宝盆,四季花事不断,怡人心怀。山中有如佛肚竹、墨竹、倒枝竹等稀世 竹类珍品,也有特有的珍禽异兽,如山涧兰溪有白色的鲤鱼、鹰嘴龟、四足 鱼等。 太姥山中人文景观丰富。山上遗留有唐、宋、元、明、清各代建筑物。 历来佛事鼎盛,香火旺盛,山南山北建寺 36 座。唐乾符四年(公元 878 年) 建成的园兴寺今遗留摩天石柱 360 根,可见当年是何等恢宏;一片瓦寺可与 山西恒山悬空寺媲美,古人利用岩洞上突兀平整的巨岩,作为梵宇之瓦,一 石而蔽全屋,故而得此名。三尺圆门可匍匐而入,入内豁然开朗,屋檐倒勾 飞架洞窟之间,洞中有室,室内有洞,浑然天成,堪称一绝;瑞云寺始建于 后晋,至今犹存,建筑金碧辉煌。香山、白云二寺,迥乎异趣:香山寺内修 竹连绵,葱葱茏茏,一片清新恬淡,四周旷野小桥流水,村舍农家,俨然有 序;白云寺背倚摩霄绝顶,晨钟暮鼓,萦绕天际,似玉宇广寒。景区内有朱 熹隐居处、郑樵讲学处、明代抗倭古战场及历代摩岩石刻数十处。 太姥山聚万壑奇峰,藏百穴异洞,“云横断壁千层险”形成太姥山高峻 挺拔的姿态。登上迎仙台,极目青天,嵯峨云海浩浩奔腾;俯仰汪洋,湍流 似骏,急驰天际,使人顿生豪情。
天柱峰立于累累乱石之中,巉巉千尺,直 指云霄,撑起苍穹。牛背岭形似犍牛伏卧,是一处险中揽胜的极佳场所。至 此,但见千尺深渊飘荡着浮云。远处山峦若孤岛沉浮、蓬莱重现,令人叹为 观止。太姥山峰直逼东海,山海相依,四时之景皆备。摩霄峰似神斧斩削, 峥嵘绝顶,其海拔 917 米,为 54 峰最高处;峰顶状如覆盖,故名覆鼎峰。大 自然的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奇妙、伟岸的山水画卷。在新月峰上既可观日 又可赏月。拂晓曙色熹微,人们在此观看红日喷薄涌涛;入夜,光洁的月华 从海底冉冉上升,使游人难分这里是人间天上、还是天上人间。 石为山之灵。瑰丽嶙峋的太姥巨石,纵卧横亘于崇山峻岭中,连绵隐现 在烟云树梢间,或似人似物,或似禽似兽,惟妙惟肖,成了太姥山最有代表 性的标志,对此古人早有“观止于石”之誉。绮丽绝伦的太姥石如堆如砌, 千姿百态,不拘一格,可谓“圆无一相,方非一式,”既典雅厚重又简洁洗 练,让人在无尽的想象天地中获得美的启迪。太姥山山石星罗棋布,它们与 苍黛的茂林修竹、庄严的佛门殿堂、清幽的深潭急瀑、精致的村舍草屋共同构成了太姥山所特有的名胜区风格。“咫尺之间,尽收千里之胜”,太姥山 山石荟萃了天地间的奇观。“九鲤朝天石”,酷像九条硕大的鲤鱼从浩瀚的 大海中跃起,昂首冲天。天柱峰与“仙翁对弈石”景点之间,矗立着一块巨 大的石屏——“仙人锯板岩”,残阳的余辉从石屏的缝隙缕缕透过,纷纷扬 扬,一片圣洁祥光;“二佛谈经石”,形神兼备,颇似两位身披袈裟的高僧, 手执经卷,在云天中侃侃而谈。 太姥山的岩石还富有“人性”。伤心岩的“表情”淋漓尽致,令人叫绝, 它那挺直的鼻梁、紧闭的双唇、疲惫的眼皮,呈现出整个面容的憔悴,仿佛 是一位蒙受奇冤的弱女子,在默默地向游人诉说着她的苦衷。摩尼宫前的“迎 仙船”,宛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向人们发出“停棹千年欲渡谁”的叹息。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峰奇洞亦奇,寿星岩下将军十八洞长达七八百米,洞 洞相连。青藤老树掩映洞道,随风飞散的水珠沿崖滴落。太姥山石是卓越的, 不管有名无名,都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绝美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