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峰岭与翠屏峰之间 的金龙口峡谷,长约 1500 米,最窄处仅 10 米,两峰拔地摩天,壁立如门, 形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南北交通要道,很久以前即在这悬崖半壁之上修筑了 名为“云阁”的栈道,还曾修筑过连接峡谷两壁的“虹桥”,今在石门峪口 仍可见其遗迹。如此险要的交通要隘,成了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 恒山以道教圣地而闻名。早在东汉末年就在此建有道观。后佛教也进入 该山。现飞石窟内的主庙即始建于北魏,后历代均有修缮。明清时已寺庙成 群、颇具规模,据传有“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目前,恒山 尚存寺庙 30 多处,不少殿宇依奇险山势而建,似成危楼悬阁;此为恒山建筑 景观的一大特色。 恒山自古以来就有十八胜之称。今尚存悬空寺、北岳庙、九天宫、会仙 府等十余处。 悬空寺是恒山十八胜中最佳的一景。位于金龙口西崖峭壁上,始建于北 魏末,至今已 1400 多年。全寺有殿宇楼阁 40 间,均以在陡崖峭壁上凿洞穴 插悬梁为基。半空中大小殿宇紧贴岩壁,一字排开,高低错落,参差有致。 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该寺距谷底 26 米,最高处离地面 50 米,犹如挂在悬 崖绝壁之上。登楼俯视,如临深渊;谷底仰望,悬崖上如挂彩虹;隔谷遥望, 如壁间雏凤。悬空寺地势窄险,面对天峰岭,背倚翠屏峰,风景优美,别具 一格。寺内主要有两座三层檐歇山顶殿阁,南北有危楼对峙,构思奇妙,颇 有诗情画意。古栈道石壁上镌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当地民谣说:“悬 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道出了寺之奇险。该寺是道、佛、儒三 教合一的寺庙,这在国内外是绝无仅有的。全寺建筑分三组,先是三宫殿, 为道教天地;继而是三圣殿,为佛教世界;后有三教殿,供奉三教祖师塑像: 左为道祖老子,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右为圣人孔子,神态各异,为我国雕塑 艺术珍品。寺内还有铜、铁、石、泥、木各种材料铸造雕塑的 78 尊神像,大 多形象生动,神态自然,造型优美,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人题咏镌刻于 壁间。 北岳庙即恒宗殿,也称元灵洞,俗称朝殿。建于明代中期,是恒山主庙, 位于玄岳峰南坡半山峭壁下,气势雄伟庄严。庙前有一 103 级石阶,每级高 约 60 厘米,宽仅 25 厘米,倾斜 40 度,游人至此需奋力攀登,方可到达寺庙大门。庙内伫立着体态魁伟的恒山神北岳真君的塑像。该庙是恒山中最为宏 伟的建筑。
九天宫又名碧霞宫,位于北岳庙西。北倚凌云阁、斗姆宫,南靠山神庙、 疮神庙,东有纯阳宫、太乙庙,形成了一组以九天宫为中心的祠庙建筑群。 宫院呈正方形,正南开门,正殿内塑有九天玄女圣母神像。旁有耳殿、配殿 和钟鼓楼,结构严谨,布局对称。 会仙府是恒山最高处的建筑;置身仙台,脚下云岚飘飘,头顶松风阵阵, 四周云峰隐现,令人留恋。会仙府又名集仙洞,位于北岳庙西北高处会仙崖 石壁之下,依岩就势,布局巧妙,颇有“仙意”。主殿内塑八洞神仙集会像, 附摩刻多处,堪称书法艺术之宝库。 恒山自然风光异常秀美。在天峰岭上四望,众峰起伏,长城逶迤,塞上 高原的无限美景,都一一尽收眼底。原十八景中一直缺少秀美水景的点缀。 40 年前修成的水库,不仅使巍峨壮观的恒山雄姿和碧波荡漾的湖光山色交相 辉映,而且使金龙峡内免遭水患。山中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景观 十分幽美。有传说神石东飞留下的飞石窟,有流传姑嫂投崖成仙的舍身崖, 有高 13 米、刻有大字“恒宗”的大字湾,有传为美谈的果老岭;紫芝峪暗生 灵芝而易露形,出云洞虚无飘渺,也有“金鸡报晓”、“玉羊游云”、“岳 顶松风”、“夕阳返照”等在特定环境和时间中显现的自然景观。果老岭附 近是观赏山景的佳处:东侧的夕阳岭“面西壁立,孤屏如削”,峰上古松摩 云,每当夕阳西下,晚霞辉映险峰怪石,为恒山一大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