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巴基斯坦与印度签订了“印度河水利条约”,东部三条支流(萨特 累季河、比亚斯阿、拉维河)归印度全权使用。这样,巴基斯坦原由东 部三支流灌溉的 2300 万亩耕地,必须改由西部调水来供应。调水要有稳 定的水源,应将丰水期多余的水拦蓄起来。于是,在印度河干流建了塔 贝拉水库,在杰卢姆河建了曼格拉水库。
1976 年塔贝拉水坝合龙,1982 年基本完成全部配套工程,达到预期效益,除西水东调灌溉 23200 万亩 外,还改善了其他 2500 多万亩农田的水利条件,保证 4872 万亩耕地旱 涝丰收。为防止渗漏,部分渠道用砖衬砌。干渠通过萨特累季河时,采 用倒虹吸管在梅尔西的河底穿过。 巴基斯坦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雨季集中,“靠天吃饭”也不管 用,没有灌溉就没有收成。一年有 7 个月基本不下雨,河流最大最小流 量相差达百倍。
1900 年开始,印度河流域开凿许多运河(即永久性水渠), 其中:苏库尔堰灌溉系统拥有全长 1.08 万公里的运河网,7.7 万公里的 支渠,控制受益 5018 万亩,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灌溉工程。1950 年在印度 河上建成古兰·穆罕默德堰,扩大耕地面积 1705 万亩。穆扎法加尔堰完 工后,又使 1035 万亩沙漠可以耕作。塔贝拉西水东调工程进一步改善了 全国水利条件,使巴基斯坦灌溉面积达到 2.15 亿亩,占全部耕地的 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