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陵墓的结构和历史演变
墓葬社会现象是在灵魂观念的基础上出现的。从考古发现来看,在 18000 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在死者身上撒布着赤铁矿粉粒,随葬品有燧石、 石器、石珠和穿孔的饰品。5000 年前大汶口文化层男女合葬墓和家族合葬墓 中,男随葬品有农具,女随葬品有纺轮等,都说明人们认为人虽死,但灵魂 未死,他们到另一个世界团聚、生产、生活,并保佑活着的人生活顺利。到 奴隶社会,坟墓形式出现了,基本由陵、墓和建筑组成。三千年来,陵墓经 历了发展、完善的过程。
(一)封土
封土建坟,起源于商末周初,到春秋战国时越来越高,形状好似山丘, 因此有“坟丘”之说。如齐四王冢犹如一列整齐小山,自西而东分别是威王 墓(高 30m)、宣王墓(高 34m)泯王墓(高 22m)和襄王墓(高 23m)。根 据封土形式和发展变化可分为三种: 1.方上 是早期墓上封土坟头的一种形式。它在墓坑上用土层夯筑,形成上小下 大的方锥体。因其上部为一小方形平顶,如锥体截去掉顶部,故名曰“方上”。 秦始皇陵、汉代帝王都是这种类型的坟头。 2.以山为陵 就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坟头,既能体现帝王的浩大气魄,又可防盗。 唐代帝王陵分布在西安北山的 14 个山头上,尤其是海拔 1188m 的嵕山的李世 民昭陵和海拔 1048m 的梁山的李治、武则天的乾陵最为雄伟,连秦始皇的封 土坟头也难相比。 3.宝城宝顶 明、清的帝王陵墓改变方上形式,发展为宝城、宝顶形式。在地宫之上 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高出城墙成圆顶状,称此为宝城宝顶。宝 城前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楼,楼内树立皇帝或皇后等 谥号碑,也是陵名的标志。这种由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在结 构上较以前复杂多了,艺术性加强了,也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二)墓室
原始社会时期墓葬形式简单,以穴墓坑葬死人,后发展成木材、木板墓 室。进入奴隶社会,帝王墓室就又大又复杂了。主要类型:
1.木椁墓 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也就是像生前宫殿式建筑,内分数格。正 中是放棺材的地方,周围方格称为“厢”,放置殉葬物品。1972 年长沙马王 堆轶候利苍妻墓即是这一类型,女尸完好如初,随葬品有漆器、帛书、绵绣、 乐器、竹简、木俑、农畜产品、中草药、印件等 1000 余件。可想而知帝王的 木椁要比这还大,随葬品也要比这多。
2.黄肠题凑 这是木椁玄宫的发展,其规模、复杂程度为木构地宫高峰。黄肠,指用 柏木的黄心积迭得很严密。题凑,木头皆向内。黄肠题凑,即在地下由柏木 迭成巨大空间,内置三层椁、五层棺,以及便房、回廊等。1974 年北京丰台 发掘的燕王旦墓室即属此类型。
3.砖石砌筑地宫 由于木椁地宫被盗、被焚的教训和砖石技术的发展,到东汉时地宫被砖 石结构代替,至明清达到完善地步。地宫采用“前朝后寝”的形式,极力模 仿生时的情景,追求“死犹如生”之意。地宫前半部为长而宽的隧道,作为 进入地宫的前奏,犹如地面紫禁城的前重门广道。隧道前端为一方形券宫作 为前庭,象征着紫禁城前的广场。之后进入地宫前、中、后三殿和左右两配 殿,顶部覆琉璃瓦。前殿也是前导建筑,中殿是“前朝”部分,殿里摆放汉 白玉“宝座”。后殿是地宫主要部分,为“后寝”,规模大,空间高,放置 帝后的棺椁及陈放殉葬物品。这种形制延续了 1000 多年。 4.土洞地宫 在黄土高原地区,利用土层厚,粘性强,质地均一和降水少的特点,开 凿成土洞土宫,壁面有精美雕刻、壁画。如西安乾陵的陪葬墓,永秦公主、 章怀太子和懿德太子墓。
(三)陵园建筑
陵园建筑,主要指祭礼性建筑。在帝王陵园中有三部分: (1)祭祀建筑区:主要有祭殿,两旁有配殿、廊庑。大殿前有朝房、值 房等。 (2)神道:又称“御路”、“甬路”,为通向祭殿、方城的宽广笔直大 道。两侧为阙、坊、门、石像生等,增强肃穆气氛。 (3)护陵监:保护陵墓人员的住所,据记载汉武帝茂陵区人口达 27 万, 日常浇树、洒扫就有 5000 多人。 第二节 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