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8.1 沙漠化过程和盐碱化过程(6)

归属:自然地理过程 2024-07-12 
六、人类活动与盐碱化过程
  (一)人类活动与盐化过程

  盐化过程的形成与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有关,这其中有自然原因,但是人类活动以许多不同的方法增加了含盐地区的范围和含盐的程度,对盐分的迁移和土壤积盐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1.灌溉

  在水分缺乏的区域,人们利用河水和承压水为农田灌溉。如果管理不善,如只灌不排、灌溉定额偏高、农田灌水渠道常年积水等,造成大量水分渗漏,增加了地下潜水补给,抬高了地下水位。许多自流式配水渠布置在平原的高地上,以便利用重力灌溉。所选择的高地多为天然冲积堤、沙地和台地,这些由沙质土组成的高地,特别容易有渗漏,抬高地下水位。为了保存水资源和提供水头,建造水库,也直接升高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升高到与地表足够接近,由毛细作用补给地表,产生了蒸发和盐分浓缩。在质地黏重、毛管发达的土壤里,更易产生盐化过程。

  2.破坏植被

  由于破坏了土壤的覆盖,不但减少了蒸腾,引起了地下水位的升高,而且增加了风蚀,形成风蚀洼地,相对提高了地下水位,造成盐化。

  3.不合理耕种

  耕种制度单一、只用不养、不施有机肥、长期施用化肥等,造成了土壤板结,增加了土壤中毛管作用,加重了盐化。

  (二)人类活动与碱化过程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碱化过程与自然条件紧密相关,但人为因素可以加速这个过程。在干旱、半干旱的条件下,灌溉增加了土壤水在土体内上下左右频繁移动的机会,促进土壤溶液里的离子与土壤胶体复合体所吸附的离子之间产生交换反应,引起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在蒸发作用使灌溉水浓缩时,钙和镁离子容易成为碳酸盐而沉淀。在土壤溶液中留下的主要是钠离子,钠离子被胶质黏土颗粒吸收,破坏土壤的絮凝结构,使土壤成为几乎不透水的、对根部生长不利的没有结构的土壤。

  许多地方为了抗旱增产,开采和利用矿化度很高的深层地下水灌溉,加重了碱化过程。土地经过几年灌溉,出现土壤板结和死苗现象,形成碱化土壤。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沙漠化过程 盐碱化过程
  • 上一篇:8.2 水土流失过程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