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县北关中学,为编写乡村地理教材和乡土地理教学的需要,组织了初一全年级学生都参加的地理调查。他们打破班级界限,以自然村为单位编组,制定了总的调查计划和各小组的具体计划和安排。
(一)调查的目的:
1、运用课堂学到的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位置、地貌、气候、河流、土地等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家乡人民在农、林、牧、副、渔等各方面利用优势,克服劣势,发展经济的成果;
3、了解家乡人口、耕地的变化,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中的主要问题,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4、通过调查、访问,观察了解,整理、总结,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5、培养爱家乡的感情,树立为家乡建设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二)调查内容:
1、本村人口、粮食、耕地的变化及现状(1949—1988 年);
2、农业总产值(变化的原因);
3、主要农作物:粮食、蔬菜、水果(品种、播种面积、总产、单产);
4、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技术人员(文化程度、专业、人数、工作效果),优良品种,耕作制度,管理方法(田间管理问题);
5、病、虫害的防治(种类、发生时期、条件、防治措施);
6、灌溉情况: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水源、面积、效果、问题);
7、农业机械化情况:机械种类、数量、效果、问题;
8、肥料情况:来源、造价、问题;
9、林、牧、渔业(发展、种类、经营方式、效益、问题);
10、工、副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部门、总产值、原料、燃料来源、产品销路、经营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1、交通建设:铁路、公路、乡村路、摆渡等;
12、住宅建设:每年建房面积、材料来源、房基地状况(耕地、坡岗、河洼);
13、村民文化程度、文化活动场所,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
14、服务业:部门、经营方式、效益;
15、生活用水:自来水、压水机、井水;
16、生活燃料来源;品种、来源、利和弊;
17、医疗卫生条件;
18、请领导谈本村发展生产的主要问题及学生们的希望和要求。
(三)组建小组
1、自愿报名,和班主任协商选定人员,
2、学生要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3、喜欢地理课,学习成绩好差兼顾,
4、以村为单位组成小组,选出组长。取得村领导和群众的指导和支持。
(四)组织调查的步骤
1、教师动员,介绍情况,指导调查方法。
2、落实小组调查计划,组长负责,分工合作。确定找谁调查,问什么,谁问、谁记,项目落实到人。
3、请校领导和老师批准小组活动计划,给予指导,并开据介绍信。
4、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回校问老师。
(五)活动安排( 1989 年11 月——1990 年3 月)
11 月20 日~11 月26 日调查内容1——9
11 月27 日~12 月3 日调查内容10--18
12 月5 日~12 月10 日交流复查,补访
12 月11 日~12 月17 日归纳整理调查材料
12 月18 日~寒假前写出调查报告
寒假开学以后组织初中一、二年级演讲交流。
(六)调查成果的总结整理
1、答题式总结。
2、根据调查数据作统计图表。
3、教师布置分析研究几个专题。
4、教师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