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 年 5 月 1 日在乌兰浩特宣告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初期仅辖有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兴安、锡林郭勒、 察哈尔 5 盟, 35 旗县市,面积约 54 万平方公里。后经多次政区调整,形 成现今范围。自治区首府于 1949 年由乌兰浩特迁至张家口,又于 1952 年迁 至呼和浩特。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 自治区有蒙古、汉、满、回、达斡尔、朝鲜、鄂温克、鄂 伦春等 10 多个民族。共有 2145.6798 万余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4.33‰。 少数民族自然增长率大于汉族,但汉族人口的机械增长却大于自然增长。自 治区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 18 人,各地区人口密度与民族构成极不平衡。 广大高平原地区约 1~2 人/平方公里,而呼—包三角地带及后套陕坝地区、 赤峰、通辽、海拉尔等工农业中心,平均 100~150 人/平方公里。农业劳力 人均负担耕地 3 公顷以上,牧业劳力人均负担百头(只)以上牧畜。 城镇人口的比例随工业生产的发展而逐年增加。1947 年农林牧区人口占 87.82%,城镇人口仅占 12.18%,1990 年城镇人口升至 36.12%。城镇人口 主要集中在包头、呼和浩特、集宁、海拉尔、牙克石、赤峰、乌海及通辽等 市。 区内各民族除汉族外,以蒙古族最多,约 285.5 万多人,占全区人口的 14.07%,4/5 聚居东部的 4 盟 1 市,文化水平较高,多数人蒙古、汉语皆通。 次为西部 3 盟的广大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多从事畜牧业。中部土默特农区的 蒙古族多从事种植业,生活习俗近似山西,多讲汉语。牧民多习居天幕式蒙 古包,以肉、奶为主食,喜欢奶茶。 满族约占全区人口的 1.45%,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和呼和浩特、包头等 地,多从事农业和工商业,一般通用汉语。回族占全区人数的 0.87%,多居 住在呼包一带的城镇及工矿区,主要从事工商饮食服务业,通用汉语。达斡 尔族占全区人口的 0.32%,绝大多数聚居在呼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 旗,余者分散在海拉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以及布特哈旗等地,多从事种植 业和畜牧业,民俗极似蒙古族。 经济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贯彻“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方针, 综合开发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已初步建成钢铁、畜牧、 林业生产三大基地。粮食、油料、原煤、木材、钢材等主要产品均有较大幅 度增长。
农业
1990 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总产值 156.9 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37.68%;其中种植业占 56.70%,牧业 29.57%,林业 3.95%,副业 9.14 %,渔业 0.64%。 全区耕地 472.24 万公顷,人均耕地数为全国平均值的两倍。90%的耕地 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东部和南部丘陵平原。以旱作一年一熟 制为主。 ①1990 年粮食产量 973 万吨。主要粮食作物有春小麦、莜麦、玉米、糜 黍、谷子、马铃薯等。 ②经济作物以甜菜和油料为主,甜菜是内蒙古的优势作物,块根含糖量 高达 17%以上, 1990 年产量 236.4 万吨,仅次于黑龙江省,居全国第 2 位。油料作物以胡麻、油菜、向日葵及油用大麻为主。自治区还是全国最大 的黑木耳人工栽培基地。 ③天然草场近 0.9 亿公顷,占全国天然草场的 1/4,主要分布于牧区。 牧草种类丰富,适口性好的禾本科和豆科优良饲草约占 1/3 以上,天然草场 有效面积约 0.7 亿公顷,适宜载畜量约 9000 多万只羊。全区牲畜(包括猪) 多年波动在 3600~4000 万头(只), 1990 年底为 4264.4 万头(只),存 栏数为 50 年代初期的 4 倍多。自治区天然草场的放牧畜牧业,经济效益高, 转化率低,生产能力随季节变率而波动。畜种齐全,古老品种(如蒙古马、 牛、羊、中国黑猪等)和地方优良家畜品种兼备(如三河牛、三河马、乌珠 穆沁肥尾羊、白山羊、骆驼等)。牧畜数量居全国首位,牧业经济在国民经 济中比重较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两倍。畜种结构中,小畜约 3546.9 万头 只,羊占第 1 位,其中绵羊约 2074.9 万头只,山羊 949 万只。大牲畜中,牛 385.3 万头;骆驼 22.3 万峰,占全国的 48.16%;马 156.8 万匹。蒙古马以 耐粗饲、体强健、奔驰快而著称。内蒙古羊毛产量占全国的 1/4。 ④森林资源丰富,面积约 1600 万公顷,居全国第 2 位,林木蓄积量约 9.4 亿立方米,居全国第 5 位,多年平均年提供 300 万立方米木材,产材量 约占全国产材量 1/10。但因多年采育失调,森林覆盖率日益下降,内蒙古自 治区现有森林覆被率仅为 13.87%,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居第 15 位。 农业区 根据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及维护生态环境的原 则,自治区农业生产调整为三大区:①丘陵平原农牧区。主要是大兴安岭东 麓和阴山以南的丘陵平原地带。耕地面积约 410 万公顷,占全自治区耕地的 2/3 以上。平均每农业人口有耕地 0.4 公顷。林地面积和草场面积也较大。 降水量较多,特别是嫩江、西辽河、黄河等水系的平原、河川滩地,土壤肥 力高,灌溉条件好,人口稠密,具有发展以种植业为主、农牧并重、衣牧林 结合、多种经营的条件。自治区 16 个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于此区。②高原牧 林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以及南部鄂尔多斯的广大高原地区。有 草场 0.6 亿公顷,林地面积 70 万公顷。大部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营畜牧业 历史悠久,是中国主要牧业基地之一。③山地林牧区。主要是大兴安岭和阴 山山地及其两侧地带。林地面积约 960 万公顷,覆盖率 42.1%,草地约 1533 万公顷。大兴安岭北段是中国主要林材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