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开凿的广通渠、 通济渠(汴河)、永济渠、邗沟(山阳渎)、江南河等一系列运河,沟通了 黄、淮、海、江、钱塘五大流域,形成了长安、洛阳一线为主轴,向东北、 东南辐射的南北大运河。唐代继承了隋大运河而稍有改建。宋代又以首都开 封为中心开凿了蔡河、五丈河、金水河等运河,与汴河合称漕运四河。唐宋 二代在运河河道整治工程和航运管理上均较前有较大进步,隋唐以后造船工 业又特别发达,水运费用低廉,所以唐宋时代黄河流域水运交通十分发达, 而长江流域几乎“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国史补》)。
当时一些重要工商业城市无一不在永运的沿线或枢纽处。如扬州地处长江下 游,位于运河和长江的交会点上,为唐代全国第一工商业大都会。其次是长 江上游的成都。再次有永济渠沿岸的魏州(今河北大名)、贝州(今清河)、 通济渠(汴河)沿岸的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宋州(今商丘),古汴河和 泗水交会的徐州,邗沟和淮河交会的楚州(今江苏淮安),江南河沿线的润 州(今镇江)、苏州、杭州,以及长江及其主要支流沿岸的荆州(今湖北江 陵)、鄂州(今武昌)、潭州(今湖南长沙)、岳州(今岳阳),江州(今 江西九江市)、洪州(今南昌)等等。陆路交通方面,唐代略有扩建,如开元年间开大庾岭,贞元年间开蓝田至内乡新道七百里等,但对整个陆路交通 的布局影响不大。
元明清时代从大都(北京)至杭州的南北大运河,完成于 13 世纪末元世 祖时,但因水源问题没有解决好,不胜重载,终元一代漕粮以海运为主。至 15 世纪初明永乐时在元代旧道基础上予以改建,自此南北水运畅通。这条举 世闻名的京杭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沟通南北最近直的水运路线,在河道工 程设计和航运管理上都达到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水平。大运河形成后的 400 多年里,一直起着沟通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作用。当时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 大多在大运河沿岸,如通州、直沽(天津)、沧州、德州、临清、东昌(今 聊城)、济宁、徐州(明万历以后已不在运河航线上)、淮安、扬州、镇江、 常州、苏州、嘉兴、杭州等等。
同时还出现了一批由于交通地位重要而形成 的商业城镇,如河西务、南阳镇、清江浦(今淮阴市)、王营等等。20 世纪 初南北漕运停办,运河失修,渐趋湮废。近代铁路随之兴起成为全国主要交 通干线后,有的城市因非铁路所经,渐趋衰落,如临清、聊城、济宁、扬州、 淮阴等。有的则因新修铁路所经由一个村镇很快发展成为重要工商业城市, 如东北的长春、哈尔滨,河北的石家庄、唐山,安徽的蚌埠等等。近百年来 帝国主义势力入侵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开埠通商,先后新涌现出了一批半 殖民性质的工商业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岛、大连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 了。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