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东北干线。从长安至洛阳,再自洛阳渡河,沿着太行山东麓,经邺、 邯郸,以通涿、蓟,复向东北至辽东地区。
⑦东南干线。由洛阳东经成皋、 荥阳至陈留,沿战国时魏国开凿的鸿沟南下,由颍入淮,逾淮由肥水、巢湖 以抵长江,渡江由胥溪运河进入太湖地区。另一条支线,由济渎经定陶出荷 水,由泗入淮,复沿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抵达江干,渡江而至太湖流域。
⑧ 长江干线。这是唯一一条不是由首都出发的水运干线。公元前 308 年秦司马错率巴蜀众 10 万,大船万艘,米 600 万斛,浮江伐楚。前 210 年秦 始皇自云梦一带浮江而下,过丹阳,至钱唐(今杭州)。
这些说明长江干流 是长江流域水运的主要干线。 以上是秦汉帝国境内以首都为中心通向四方的主要交通干线,其间还有 许多支线相连,难以备述。这一全国性水陆交通网是先秦以来长期形成,而 又由秦汉帝国统一经营的结果,不仅在当时起着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巩 固统一帝国的积极作用。并且为后代长期沿用。直至近代铁路出现以前,仍 然是我国境内主要交通干线。 随着各地区间经济交流的加强,在这些主要交通干线上先后涌现了一批 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如横贯东西干线上有咸阳、长安、洛阳、荥阳、濮阳、 定陶、临淄等,通往北方干线上的温、轵(今河南济源西)、杨(今山西洪 洞东南)、平阳(今临汾西南)、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邯郸、涿、蓟(今 北京城西南隅)等,通往东南干线上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睢阳(今商 丘县南)、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等,通往南 方干线上的阳翟(今河南禹县)、宛(今南阳市)、以至南海的门户番禺(今 广州市)。
还有长江干线上代表上中下游的 3 个大城市——成都、江陵、吴。 以上这些城市都是两汉时代一方的经济都会。 东汉明帝时王景修治了从荥阳至徐州彭城入泗水的汴渠以后,逐渐替代 了鸿沟成为中原地区南北水运的干线。建安年间曹操主持兴修了白沟、利漕 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以后,河北平原上又增添了一条贯通南北、直达 今天津并东抵滦河的水运路线。特别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漕的利漕渠的开凿, 使从白沟上游来的漕运,可由此渠析入漳水,西溯邺城。使原来已处在南北 陆路交通要道上的邺城,更添了水运的方便,遂使其地位日显重要,终于替 代了邯郸,成为河北平原上的第一都会。
曹操称魏公都此,以后的后赵、前 燕、东魏、北齐均在此建都。在长江流域,成都作为蜀汉的都城仍居长江上 游的首位,江陵和建业成为长江中下游的两大政治经济中心。 西晋以后,南北分裂,战争频仍,在交通事业上无多大建树。隋唐统一 帝国的出现,又为全国水陆交通的重新布局提供了条件。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