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3)

时间:2021-07-03 归属:中国地理百科

  苏北海岸 今天在平坦的苏北平原上有一条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全长 300 公里的范公堤。这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了全新世内相当长时期 的古海岸线所在。自冰后期海侵,海水深入苏北平原,在波浪作用下,泥沙 横向运动堆积成岸外沙堤,沿范公堤两侧由几条沙堤或贝壳堤组成带状岗 地,即为其时的海中沙洲。今里下河洼地和运西诸湖均曾为潟湖的范围。沉 积剖面表明,兴化一带在沼泽湖沉积(厚约 2 米)以下,便是滨海相粉砂层。 在废黄河北岸平原地带也有沙堤分布,但不及范公堤整齐,堤西在历史 时期曾存在硕项湖、桑墟湖等大湖,亦为潟湖的遗存。是 18 世纪以后方被淤 成平陆的。而云台山在 18 世纪以前,则为古称郁洲的海中大岛。 西汉时代的盐渎县在今盐城县城东北角,为产盐地。南宋时大海在盐城 县东半公里(《舆地纪胜》)。北宋以前黄河长期在渤海湾入海,淮河的来 沙不多,其一大支流泗水(又名清河)亦为水流较清的河道。故其时淮河口 深阔,潮波可至盱眙以上。8 世纪时(唐大历年间)在淮安、扬州间修筑了 一条捍海堰,又名常丰堰。不久废圮。11 世纪在范仲淹主持下,重修捍海堰, 即今范公堤。
  可见自西汉至北宋,苏北海岸线长期稳定在范公堤以东不远处。 1128 年黄河南侵,以后的七百余年,黄河均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涌入淮 河。但在最初几个世纪中,黄河分由颍、涡、睢、泗入淮,泥沙在沿程堆积, 河口延伸并不迅历史时期江苏海岸的变迁速。16 世纪中叶以后,全河夺泗、 淮入海,尤其是 1578 年潘季驯治河,大筑堤防,堵塞决口,出现了由汴入泗、 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即今地图上之淤黄河。他采取“束水攻沙”的治河方 针,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口,海岸不断向外延伸。16 世纪初黄河在云梯关(今 江苏滨海县西南)外入海。1700 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十套以东约 15 公里的八滩以外。1711 年(康熙五十年)云台山与海州之间渡口淤平,云台 山与大陆相连。雍正时河口又移至八滩以外的王家港。1776 年(乾隆四十一 年)河口两岸又涨出新滩数十公里。河口在四洪子。1810 年(嘉庆十五年) 河口又抵六洪子。19 世纪中叶河口已至今大淤尖。
  废黄河南岸苏北海岸可以 盐城县为例,唐宋时大海在城东不到 1 公里,15 世纪在城东 15 公里, 17 世纪初在城东 25 公里,19 世纪中叶在城东 50 公里。1855 年黄河改道由山东 入海,此后苏北海岸线有不同程度的后退,最初废黄河口大约以每年 1 公里 的速度向后内缩。进入 20 世纪后降至每年内缩 400 米以下,自修护岸工程后, 内缩渐停。仅连云港市以北海州湾仍在淤涨。 长江口海岸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冰期后海 侵,三角洲又渐被海水覆盖,海岸线大致相当今海拔 4~5 米位置。距今约 6000~5000 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海、潟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 口在镇、扬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以后在波浪作用下,逐渐堆积了 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湾。 公元前 1 世纪长江三角湾北侧沙嘴的南缘,约在扬州、泰兴以南江岸, 折东北至如皋、李堡一线。沙嘴前端在如皋以东。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中国 海岸线 变迁 历史时期
  • 上一篇: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
  • 下一篇: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和植被的变迁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