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位于中国内陆的西南部。它的西边是雄伟的山脉和高原,中部和东部则是深陷在群山中的盆地。其中的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誉为“天府之国”。 我们的旅程从西北端的高原开始,然后深入高山峡谷,发现举世无双的人间仙境;翻越雪山,随滔滔江水去见识一座奇迹般的古代工程。
松潘高原位于四川西北部,又被称为若尔盖大草原。清晨,当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黄河来到这里,与寒冷的地表空气遭遇时,相对温暖的河面上就会升腾起大量白雾。它们依着河道紧贴在地面上,形成难得一件的云水奇观。若尔盖西部的唐克镇,是藏族牧民的聚居地。在藏语中,“若尔盖”的意思就是“牦牛喜欢的地方”。一路向东的黄河就在这里掉头向北,造就出曲折柔美的九曲黄河第一湾。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猛烈碰撞,在青藏高原的东部挤压出了一组大约700公里宽的密集的山脉群。140年前,受清政府委派,擅长地理测量的黄懋材从成都前往印度。途中他有感于这片横阻断路的山脉,便为它取名“横断山”。横断山东部,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是中国现代冰川的最东点。雪宝顶的北侧,就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黄龙。这是世界级的钙华景观。
从空中俯瞰,长达1300米的天然钙华滩像极了神话中的金色长龙。黄龙之名,名副其实。钙华是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流出蒸发或温度升高,其中的二氧化碳大量溢出导致碳酸钙过饱和沉积而成。在黄龙,5000多个钙华池宛如一片片露天的溶洞。从黄龙向北100公里,有一个山沟闻名全国。九寨沟因坐落在沟内的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三条主沟,单程全长49公里。在这里,从色彩缤纷到银装素裹,常常只需要转瞬之间。长达五公里,全靠融雪和降雨补给的长海,又被藏民称为“永远装不满、永远漏不干”的宝葫芦。九寨沟最小的海子——五彩池,因为水中生长的水棉、轮藻和小蕨所含的叶绿素颜色深浅不同,随着季节、光线和观看角度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色调与水韵。碳酸钙还会附着、包裹在树木上,形成白色的钙化壳,让树木多年不腐。人们常说“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正是九寨沟的灵魂。横断山近乎于南北的走向,不仅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还把东边的太平洋水汽截留于此,为山谷中100多个高山湖泊提供了丰沛的水源。
在岷山西侧,一条条溪流汇集成了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支流——岷江。只要跟随岷江一路南下,冲出龙门山,就是成都平原。2200多年前,由太守李冰领衔建造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坐落在岷江的出山口处。在都江堰建成之前,冲出山口的江水被玉垒山阻挡在了成都平原的西侧,导致平原东西两侧旱涝两重天。工程的第一个难关就是如何凿穿玉垒山。他们用火烧水泼的方法让岩石一点点爆裂,最终挖开玉垒山,把岷江引入平原东侧去灌溉那片干涸的土地。矗立江心的人造堤坝——分水鱼嘴,是他们的另一项巧妙设计。由人工反复疏浚变深的内江成为宝瓶口灌溉的主力,原来的河道则承担起汛期排洪的功能。今天人们还在纪念建造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向他们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功绩致敬。正是有了这座年代最久并一直在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才被开发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接下来,我们将飞越龙泉山,从高空窥探天府之国的奥妙;深入闹市,品尝热辣生猛的美味,体会“灵魂出窍”的快感;再顺道去探究一下老味道里暗藏的玄机。如果说横断山是耸立在成都平原西侧的高墙,那么龙泉山脉就是横在成都平原东侧的一道围栏。这是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自然分界线。由此向西,就是被誉为“天子府库”的丰饶之地,天府之国——成都平原。成都,3000年未改名字、未迁城址。在众多河渠的引导下,来自都江堰的岷江之水不只为成都平原提供了灌溉水源,还奠定了成都市区河道纵横的优越格局。嵌在高楼之间的锦江,曾是古代成都的护城河,也是水网的一部分。如今,它不仅为成都留下蜿蜒的绿色长廊,更让拥挤的都市放慢脚步,去体味时光留下的涟漪。闹市中的清代古街——宽窄巷子,号称是“最成都”的地方。
300年前,这里曾是清军军营。后来,旗人后裔、达官贵人、贩夫走卒纷纷汇聚于此,青砖黛瓦、平行排列的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共同组成了这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川菜有麻辣、鲜香、咸鲜酸甜三大类,共24种常用味型。其中,仅麻辣类就有麻辣味、红油味、胡辣味、酸辣味、椒麻味、家常味、鱼香味、陈皮味和怪味9种,讲究的就是百菜百味、一菜一格。川剧是中国戏曲中的川菜。变脸是川剧里的绝活,喜怒哀乐皆能瞬间切换。喷火,靠的是嘴上功夫,正是川剧中的爆点。市中心的人民公园,以前叫少城公园,已有百年历史。闲谈、唠嗑、侃大山是中国各地聊天的同义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有另一种说法——“摆龙门阵”。所谓摆龙门阵,就是轻松地、随意地聊天。在这里,只需一杯清茶、一把竹椅,便可家长里短、海阔天空地摆上一整天的龙门阵。
历史上大多数时候,每当中原发生饥荒或战乱,成都都是最好的避难之地。公元759年,为躲避安史之乱,47岁的杜甫就流落成都,在浣花溪畔搭起草房居住了3年零9个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他在草屋被秋风刮破时挂出的咏叹。眼前的千万广厦就是紧邻城市中心的新兴城区——成都高新区。在古蜀人养蚕和渔猎的地方,今天的成都人已开始采集新时代智慧。许多新兴建筑还把绿色可持续的设计融入到了每一个角落。
从市中心沿着锦江向北,就是著名辣酱郫县豆瓣的原产地。
豆瓣是辣椒与蚕豆的奇妙组合,被视为近代川菜形成的标志。
为追上全球川菜爱好者的大胃口,郫都区一年能生产100万吨郫县豆瓣。
不过,这其中真正上好的豆瓣仍需陈化3年才够味,超过8年才能称之为极品豆瓣酱。
离开成都,我们将重返灾后重建的新家园;去体验“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再遨游三国故地,看大汉风华,感受漫漫时光与四川盆地的因缘际会。
在成都到九寨沟的路上,有一座乡镇,相传它的名字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
日影龙潭,秀开天地,映秀。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中就在映秀。
大地震触目惊心的一幕,至今仍定格在漩口中学的遗址中。
经过全新的规划和建设,如今的映秀已涅槃重生。
大地震之后,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位于地势开阔的安昌河畔。
新的北川中学是新县城第一个开工的项目。
人们每隔1.8米就打下一根8米的桩基,建成了北川最坚固的建筑。
今天,同学们刻苦学习、努力向上的身影已成为新北川重生的象征。
四川盆地的北部边沿,横亘着一片险峻的山地。
在古代,穿越这片山地的通道就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一道关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关卡的后面就是三条蜀道中最重要的金牛道。
蜀道从战国时就已开始修建,当年入川的秦军以及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千军万马走的都是蜀道。
2017年12月,西成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其中的桥隧比例高达80%以上。
从成都到西安,800多公里行程,古人至少要走一个月,乘坐高铁只需3小时。
从剑门关向南飞行,我们来到嘉陵江畔的古城——阆中。
嘉陵江在此拐出一道完美的U形大弯。
这是已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就曾在此驻守。
如今,在阆中古城,除了著名的汉桓侯祠——张飞庙,还保留着数以千计的古院落和众多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巷。
位于川东的渠县是古代賨人的聚居地之一。
据说商周时期,他们曾在战场上用一边冲锋一边歌舞的奇特战术帮助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
到了汉晋时期,有钱人盛行厚葬。
用石块雕砌而成的汉阙就是当时留下的遗物。
汉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而渠县汉阙的数量占到了我国现存汉阙的1/4。
在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古道上,散落着300多处石刻造像,数量超过10万尊。
安岳石刻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延续至明清,直到民国。
一尊宋代观音像为安岳石刻的形象代言。
她凤眼下垂,朱唇微闭,左脚悬于莲台,右腿弯曲上翘,人们亲切地称她为“跷脚观音”。
接下来的旅程,我们前往一片绿色的海洋;沿着岷江去拜访世上最大的弥勒佛;飞上云端,触摸峨眉金顶;拾级而上,感受青城山的独特情趣。
四川不临海,却有竹海。
位于四川西南部的蜀南竹海,7万亩竹子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
这里有428种竹子。
其中,楠竹生长最快,40天就从竹笋长成竹子,4年即可成材,正是山区难得的可再生资源。
向北飞行,我们来到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从这里向东眺望就是合江门。
左面泛黄的是岷江,右面碧绿如黛的金沙江。
传说神话中的哪吒就出生在宜宾的陈塘关,而合江门就是他与东海龙王三太子大战的地方。
乐山是另一个重要的江河汇流之处。
在凌云山的阻挡下接纳了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岷江拐出一道小弯。
历史上每逢汛期,江水就会直捣凌云山,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1200年前,人们用了90年时间在凌云山上刻出了一尊71米高的弥勒佛。
大佛的耳朵有6米长,鼻子3.2米,左眼2.46米,右眼2.45米。
至于大佛头顶的螺髻,直到2001年对大佛头部进行维修时,人们才第一次数清了它的数量,一共是1051个。
从乐山向西大约40公里就是凌空突起的峨眉山。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峨眉山的最高峰。后面的金顶是峨眉山的第二高峰,峰顶的华藏寺铜殿高8米,鎏金的屋顶迢耀百里。
3000万年前,峨眉山地层强烈褶皱、断裂、抬升;300万年前,峨眉山主体沿断层再次剧烈抬升,经历剥蚀、风化、崩塌等复杂作用后最终形成了今天山顶与峨眉平原2600多米的巨大高差。
从峨眉山向北,风格迥异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公元143年,张道陵来到这里在山中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
如今的青城山仍有数十座道观可供游览,而优质的生态更让青城山的魅力长盛不衰。
只要登上峰顶的老君阁,青城山的盛景就能一览无余。
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就在成都。接下来,我们将从丝绸古驿站一路向南,感受天堑变通途的巨变;深入大凉山领略山地风情,加入云端上的狂欢。
在汉代甚至汉代之前,成都与古代印度之间有一条古老的商道,这就是南方丝绸之路。
雅安西部的上里古镇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驿站,从这里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南爬升就能进入云南去往印度。
如今,新开通的雅西高速公路彻底改写了横断山交通不便的历史。
这是从四川通往云南的汽车主干道。
为跨越12条地震断裂带和众多的江河,全长24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共架设了270座桥梁。
继续向南,在干海子,公路需要爬升的坡度终于超过了极限。
这一段仅有4公里,爬升的高度却超过450米,平均每公里要爬升150米。
为克服这一世界级的工程难题,建设者在山体上凿出一上一下两个螺旋状的隧道,让公路通过隧道盘旋上升,用拉长距离的方法巧妙地减缓了公路的坡度。
雅西高速连通的就是我国主要的彝族聚居区——大凉山。
这里山高、寒冷,年平均气温只有10摄氏度。
部分山林的海拔达到4000米,有些谷地海拔却只有500米左右。
一代代彝族百姓修建的梯田就随着起伏的山谷朝四面八方铺展开去直达天际。
布拖县的乐安湿地是四川唯一的黑鹳越冬地。
8月以后,这里就成了绿翅鸭的天堂。
绿翅鸭的体形很小,飞行时速可达120公里,是鸟中的速度健将。
大凉山的中部有一座千峰叠翠的螺髻山,30多个冰川湖就散落在山谷之中。
位于螺髻山下的日都迪萨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
每逢火把节,人们便会聚集在一起,点燃篝火,举行三天三夜的狂欢。
仅限女子参加的“朵洛荷”彝族选美是第一天的重头戏,德高望重的评委将选出最善良、最聪慧、美丽大方的优胜者给姑娘们做榜样。
这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动情的歌舞常常持续到深夜。
第三天是送火神的大日子。
当夜幕降临,各家各户便手持火把前往约定之地,用最后的仪式来表达共御灾害的决心。
接下来,我们从古老的印经院开启川西高地的极致之旅。拜访直入云霄的极高山,穿越大熊猫的家园,邂逅奇迹般的川藏公路,前往雪峰环绕之地,让身心与自然来一场久违的约会。
建于1792年的德格印经院是中国最大的藏文印经院,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院内至今仍在沿用堪称活化石的最古老的雕版印刷流程。
印版用的是当地的枫木,而造纸的原料则来自本地的野生狼毒草。
用狼毒草造出的纸韧性大、厚实,其中的药性能让经书虫不蛀、鼠不咬,千年不朽。
从德格向东,横断山东部的峡谷中,桃坪羌寨依山而立。
用石块垒成的碉楼已有千年历史,寨内还藏着四通八达的暗道,宛如一页页可触摸、可聆听的古老的史书。
向南爬升,在邛崃山脉的最高处不到四公里范围内有四座雪山紧紧相邻,这就是四姑娘山。四座雪山中最高的一座海拔6250米,被昵称为幺妹峰。
幺妹峰的南坡冰川飞挂,西坡和北坡是数百米高的陡岩。在幺妹峰的不远处有一座骆驼峰,两峰之间的鞍部有个冰川平原,初学登山者都把这里当成试练身手的地方,不过冰原的后面就是万丈深渊。
四姑娘山的东侧是著名的大熊猫保护区——卧龙。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就是在这里开始了大熊猫的系统研究。
在熊猫幼儿园,小家伙们四处追逐着它们的男阿姨,又一次玩起了抱大腿的经典游戏。
在野化培训基地,正在接受野化训练的熊猫宝宝显然已学会了躲避人类的技巧,所以我们只能拍到在这里陪伴它成长的熊猫妈妈。
这是人们为充实局域大熊猫种群数量开创出的新方法。
到2018年4月,已有8只年轻大熊猫从这里毕业,它们中有7只都在野外成功地活了下来。
从卧龙向南,海拔4000多米的二郎山是318国道从成都进入横断山遭遇的第一座高山。
为爬上陡峭的山坡,318国道不得不拐出了38个Z字形的急弯。
尽管穿越二郎山的公路隧道已在2001年底建成通车,但38道拐仍是川藏线上的一道重要地标。
继续向南,14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密集地簇立着,形成一片梦幻般的角峰群。
群峰的最高点是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它是整个横断山的最高点,也是四川省的最高峰,被誉为“蜀山之王”。
在藏语中,“贡嘎”就是白色雪山。
巨大的锥状主峰是冰川生成的中心,74条成熟的冰川就由此向下延伸。
其中,东面的海螺沟冰川下端一直延伸到海拔2850米处,是亚洲海拔最低的冰川。
在冰川的尽头有一种稀有的藻类构成一片奇异的红石滩。
藻类本没有根,它们以贡嘎山为根。
红石一旦被带出山外,上面的藻类便会黯然死去。
向西越过雅砻江就是万千游客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稻城亚丁。
这里常住居民不足3万,每年却有百万游客慕名而来。
金色的草甸、斑斓的森林、碧蓝的海子……横断山最美的一切几乎都汇聚到了这里。
海拔3880米处的冲古寺犹如通往雪山的大门,大门的后面就是壮丽的仙乃日。
稻城亚丁共有三座雪山,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紧相连,其中的最高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洁白无瑕的央迈勇形似利剑,宽大的夏诺多吉拥有锯齿般的峰脊。
三座雪山就在这静静守护着举世无双的世外桃源,而四川也因众多高山与人间仙境的并存成了令人难忘的独特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