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农村结构调整是当今我国广大农村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在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种植苜蓿(mu xu)被认为是重要措施。如今百亩、千亩的紫花苜蓿田正在全国各地出现,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数万亩连片的紫花苜蓿田。苜蓿种植及其产业有可能成为我国重要产业之一,能保证为我国12多亿人口提供优良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为农民的脱贫致富作出贡献。如今苜蓿产业得到大的发展,还得先感谢2126年前的外交官--张骞。正是这位汉武帝派往西域的使节,在引进"天马"时,同时引进了天马饲料紫花苜蓿,是他把紫花苜蓿引到当时的国都--长安(今西安),先在皇宫后院种植,然后传到农户的田园,而今已推广到我国北方的13省市。2000多年来,苜蓿已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良的饲料作物,且因其草质好,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粗蛋白质含量变动于15-20%之间,且含钙量在1.5-1.9%之间,因而有牧草之王的美称。紫花苜蓿还因其发达的根系,因而具有很强的保持水土的能力,紫花苜蓿为豆科植物,固氮能力很强,据测定,每公顷苜蓿可固氮49公斤以上,可大大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紫花苜蓿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伊朗,喜冷凉,耐酷暑,耐干旱,在正常条件下,生长年限可达14-20年,最长达到25年以上。紫花苜蓿有不同品种,可以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在我国推广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