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行蓄洪区?行洪区、蓄洪区统称为行蓄洪区。
行洪区是指天然河道及其两侧或河岸大堤之间,在大洪水时用以宣泄洪水的区域。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河道泄洪能力不足时用于扩大河流的泄洪断面,增加泄洪能力。
蓄洪区是指用于暂时储存河段分泄的超额洪水,待防洪情况许可时,在向区外排泄的区域。主要起存蓄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以减低河水对河道两岸堤防的压力。
行蓄洪区是我国江河防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仅长江、黄河、海河、淮河四条江河统计,主要行蓄洪区98处,总蓄洪面积345平方公里,人口1616万,耕地196万公顷。
行蓄洪区不是自然的产物,是为了保全局而牺牲局部利益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历史条件和我国人口经济状况决定的无奈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行蓄洪区“人水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水争地埋下洪灾隐患。蓄洪区是江河分洪时的“临时仓库”,行洪区是洪水分洪时的“临时走廊”。这些洪水的“临时仓库”和“临时走廊”,被人类挤占,发生洪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以淮河为例,自古以来,沿淮就有连绵的湖泊洼地,库容近100亿立方米,这些都是为大洪水备下的天然“外置式硬盘”。这些洪水滞蓄回旋的地方,本来是应该没有人类活动的。而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为了更多的粮食和土地。人们围湖垦田,在本属于洪水的地方生活和耕种,把堤防不断地向大河推进,把淮河水赶近狭窄的河道。对淮河的不断侵占,使周边河湖的调蓄能力大大降低;也使河道变窄,行洪能力下降。据统计,当发生大洪水时,在相同流量下,淮河现在的汛期水位已经比50年代高出0、2米至1米左右:而在相同的水位下,河道的过流能力则减少了20%左右。1991年6月至7月份,淮河水系发生了两次大洪水。受灾耕地8275万亩,受灾人口54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40亿元。
人水争地使抗洪调度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制,增加了治河的难度。防汛抗洪工作的一个焦点、难点就是行蓄洪区问题,每一次使用行蓄洪区都是一次艰难的选择。上万居民的紧急转移、灾民安置、经济损失等一系列问题,不得不让决策者慎之又慎。随着人口的增加,群众为了减少行洪次数,不断加高行洪区堤防,有的高于计划堤防2m左右。由漫堤行洪演变为口门行洪,当地政府领导强调照顾局部,总是争取迟点行洪或争取不行洪,阻碍了行蓄洪区的及时启用。行洪的地方大都是超过计划行洪水位漫堤行洪的,有的行洪区漫决后虽然进行人工扩大行洪口门,但因没有及时行洪,行洪效果很差,仅起滞洪作用,泄洪能力大为减小。
人水争地使行蓄洪区居民的生活很难得到改善。目前行蓄洪区居民主要居住在庄台上,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庄台占有面积逐渐减少。黄河流域行蓄洪区人均庄台面积为30—50平方米,淮河流域为20平方米(未考虑人口增长因素)。而且投资巨大,近十年来,仅淮河流域国家即花费28000万元的投资用于修筑标准庄台,但仅能勉强解决行蓄洪区人民的温饱问题。目前行洪区的居民主要居住在庄台上,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庄台占有面积减少,农民在庄台上只有栖身之地,难以保持正常的生存条件,更不具备积极发展条件,不能大幅度的改善居住质量,而且随着行蓄洪区人口的过度增长,人居环境恶化,行蓄洪时人畜挤在台上,空气污浊,人畜饮水相互污染,极易发生疾病的流行。况且国家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费用用于庄台的加固和维修,对国家也是一种负担。扩大庄台面积,对行蓄洪区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一定的帮助,但投入大,同时需要挖土,破坏了植被,加大了洪水对居民的威胁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移民是解决行蓄洪区适时分洪和居民脱贫致富的长期战略。人水争地两相伤,退田还河,既有利于推动江河湖泊的治理,又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行蓄洪区内平常年份能保持一定水位的话,可以缓解局部地区的旱情。适当地利用行蓄洪区内的水资源又可以实施跨流域调水,为缺水地区提供淡水。
移民的方式和步骤。一是移民建镇,即在行蓄洪区周边发展小城镇,国家投入一定资金,协助小城镇建设,扶持农民发展其他产业。如安徽省凤台县毛集镇,有计划地将行蓄洪区内居民分期、分批搬迁出来。在搬迁的同时,镇里调整产业结构,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商贸业。经过10年多的恢复、重建和发展,一个城区面积大2、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2、9万人的毛集新镇已初具规模,综合经济实力已具全县各乡镇之首。再者,有人提出在行蓄洪区内可以蓄上一定的水,利用广阔的水面搞水产养殖等。种一亩庄稼,辛苦一年也就几百元的收入;一亩水面养殖,收入可以达到十倍以上。如果精养或特种养殖,则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三、移民安置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全面移民还面临许多困难,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有条件的行蓄洪区可以先行移民工作,其他地方还是要先做好安全建设,提高庄台、撤退道路等安全设施的防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