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是人类最晚踏足的一片大陆,直到19世纪末才有人迹。根据1959年各国签订的《南极条约》,地球南纬60度以南的整个南极地区,都必须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强占领土、军事行动和商业采矿。自此以来,各国在南极地区的活动,都以科学研究为主。
截至2016年,已有31个国家在南极拥有近百个科考站。这些科考站,主要分为只在南极夏季进驻科考人员的夏季站,以及能在南极冬天继续住人的常年站。此外还有一些是无人站,只安放设备,没有人员长期居住。
阿蒙森-斯科特站(美国)
1956年建成,当时位于南极点,可支持全年居住和科研,是地球最南端的人类定居点。由于冰盖运动,该站一直以平均每年10米的速度远离南极点。
麦克默多站(美国)
1956年建成,是南极最大的科考站,如同一座小镇。有超过100栋建筑物,夏季可容1258人,冬季可容250人,接待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普通游客。
哈雷六号站(英国)
2012年建成,位于威德尔海的冰架上,是重要的大气和冰川观测点。为防止像它的“前辈”一样随冰川漂入大洋,该站由8个带滑橇的组件拼成,可以拆开来一个个拖走。
中山站(中国)
1989年建成,是中国在南极大陆上的首个科考站,位于南极大陆东部的拉斯曼丘陵。目前可开展气象、海洋、天文、地质等多项科学研究,生活设施完备。
东方站(俄罗斯)
1957年建成,是已知的南极最冷地点,曾测得-89.2℃的地面极端最低气温。在该站附近的冰层之下约3600米处,还有一个巨大的冰下湖。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
1994年投入使用,目前中国执行南极海洋考察、南极人员和物资运输任务的唯一船只。满载排水量2.1万吨,能冲破1.2米厚的冰层,可搭载200余名船员和科考人员、约1万吨货物,以及俄制卡-32“雪鹰”直升机。船上设有实验室和调查作业甲板,可在前往南极途中开展海洋科考活动。
其他设有南极科考站的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挪威、瑞典、芬兰、西班牙、捷克、比利时、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白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新西兰、南非、巴西、乌拉圭、秘鲁、厄瓜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