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化农业。
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农村产业链为主,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
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
2.发展特色农业意义
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常见类型
河谷农业
河谷农业:一般是指在海拔较高的河谷地带出现的农业类型,一般沿河呈带状或条状分布。我国的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谷、伊犁河谷地、黄河谷地、湟水谷地等都是重要的农业区。
河谷农业的有利区位:海拔相对较低,气温高,无霜期比山地长;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地区地形平坦;河谷两侧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肥沃。
绿洲农业
绿洲农业,亦称为“绿洲灌溉农业”。指干旱荒漠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呈孤岛状、带状或环状分布于河、湖沿岸或山麓地带等局部有水源灌溉区的农业。多种植春小麦、玉米、棉花等旱作物,局部地区亦可种植水稻。
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指的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借助人工补给农田进行补水,主要来源是地下水、河湖水、高山冰雪融水,多以片状分布。
①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的温度和土壤的养分,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主要通过各种农用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温度、湿度和土壤空气、养分,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是一种稳产高产的农业。故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两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亚洲的长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都发展了灌溉农业。中国的灌溉农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早在战国初期,即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得到灌溉,至今仍在发挥效益。
②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
坝子农业
坝子,云贵高原上的局部平原的地方名称,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坝上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云贵高原上农业兴盛、人口稠密的经济中心。在坝上部位发展起来的农业通称坝子农业。
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交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如在葡萄地里种草莓、草莓收后种菜等。在河口库区,水库水面发展网箱养鱼、银鱼养殖及库汊养鱼开发,环库发展猪鸡水禽立体养殖,这也是立体农业的典型。
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如中国东南丘陵地区、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等地的立体农业均比较突出。这里种植业一般多分布于谷地和谷坡,山地为天然林,间有草地,林线之上为天然草场,具有规律性显著、层次分明的特点。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
基塘农业
农民在低洼处挖筑池塘,饲养鱼虾,并种植菱、藕。把挖出来的淤泥,在塘边填筑成宽平高亢的田地,种植稻米或甘蔗,田边则是填筑稍高的基堤,栽种桑树或蔗树。可以分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
基塘农业能巩固池岸,还可以用桑叶养蚕,发展丝织业或生产更多的蔗糖,把农作物的残渣、蚕粪、蚕蛹养鱼。鱼虾捞捕后,挖取塘中的淤泥或利用糖厂的滤泥补充田地的养分。整个种养殖都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农民节省种养殖成本。
华北的鱼塘台田模式
华北地区的地势低洼,渍涝严重,土壤盐碱化现象,开挖鱼塘积水发展渔业;同时挖出来的土堆积到田面而抬高地势,在台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又能降低台田地下水位,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降低台田地表的盐度,以达到改良华北地区的中低产田的效果。
垛田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垛田镇一些地方就是典型的“垛田”,先民为了抵御洪水,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当地河湖密布、气候暖湿、地势低洼,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地势低洼也是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垛田由荒滩杂草淤地堆积而成,所以垛田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养分丰富,其面积不大四面环水,光照足、通风好、易浇灌、易耕作,宜种旱作物,适合各类蔬菜的生长。
垛田间有小河间隔,须用小船接送,再加田面较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机械化程度低、 商品率低、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水利工程量大等。
新形成的垛田离水面的高度不过一米多,宽不过几米。这样易浇水,易施肥,作物也易搬运。可是它为什么又“长高”了呢?这是因为垛田的人们用河湖港汊中淤泥和水草的混合物当作有机肥,一年几次往垛上堆积,垛也就长高了。
光伏农业
光伏农业大棚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大棚上部分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同时还能满足整个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既可以节省耕地、缓解人地矛盾、制造清洁能源,又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暖需求、提供大棚温度并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
荷兰的玻璃温室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使农业具有工业化的生产特点。
黄胶带+捕虫灯方式捕杀害虫
科伯特捕食螨捕食白粉虱
荷兰正在尝试在玻璃温室中使用“生物防控技术(天敌消灭病虫害)”,意义: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玻璃温室,空间封闭,便于病虫害的防治;各温室相互隔离,病虫害不易传播;无土栽培,避免了土壤传播的病虫害。
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物流运输、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精准农业
又称为精确农业或精细农作,发源于美国。它是通过3S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环境条件和作物产量的时空差异性,精细准确地调整各种农艺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水、肥、种子、农药等的量、质和时机,以期获得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于传统农业的最大特点是:以高新技术投入和科学管理换取对自然资源的最大节约和对农业产出的最大索取,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手段之精新,农业资源投入之精省,农业生产过程运作和管理之精准,农用土壤之精培,农业产出之优质、高效、低耗。
订单农业(先卖再种,地头上签合同)
生态农业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鱼菜共生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利用鱼的排泄物,经由抽水机送到有硝化作用的蔬莱水耕池,其中的水中题浮物舆有害元素(有机大分子),经硝化菌等益菌的转化为营养小分子(氮、磷、钾、镁、……等)后,供给植物的水根吸收,经光合作用促使植物成长同时也净化了水质,循环回鱼池提供鱼类健康的生长环境,利用水循环交换的设备,让两种生物互惠合作生长。
4.生态农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