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部分内容包括“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相应教材编排在必修一,对于“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尽管个别教材没有明确或不作为重点,但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知识点,人教社教材描述如下: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成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概念解析】
一、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风化作用一般分三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不断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好像一把把楔子插入岩石体内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以上两种作用属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这种改变原有化学成分的作用称化学风化作用。
此外植物根素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可以改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二、侵蚀作用:
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在干旱的沙漠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并非雕塑家们的精工巧作,而是风挟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人们称之为风蚀地貌。流水的侵蚀作用更是强大而普遍,大陆面积约90%的地方都处于流水的侵蚀作用控制之下,降水冲蚀地表,沟谷和河流的流水,使谷底和河床加宽加深,坡面上的流水冲刷着整个坡面,使之趋于破碎。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在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地面,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地貌。在全世界约270000千米的海岸线,海浪不断拍击岩石,可以产生38吨/米2的压力,一面把岩石“击”成碎屑,一面再以碎屑为工具加速破坏着岩石,在海岸形成海蚀柱、海蚀桥、海蚀洞穴等奇特的海蚀地貌。
此外,流水对岩石还有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能溶解岩石中的可溶解性盐类,如碳酸钙、氯化钠等,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我国的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岩溶地貌就是可溶性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流水的长期溶解和冲刷作用而形成的。
【概念差异】
两个概念的含义比较接近,它们都是造成地貌变化的因素。它们有五点不同之处,供大家参考:
一、对象
风化的对象是岩石。
侵蚀的对象包括岩石及其风化物。如:土壤、岩屑。如今,侵蚀一词更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如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蚀,等等。
二、方式
风化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几大方式。生物方式也可以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类。
侵蚀主要是物理方式。
三、时间
风化的过程往往漫长而平静,较少能看得见,好像没有人说“我发现这块岩石慢慢风化了”。一块岩石的自然风化所需时间似乎超过了一个人的寿命。所以,风化多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验证的。
有些侵蚀现象是可见的,时间比较短。如:雨水对地表的侵蚀、流水对边坡土壤的侵蚀,等等。一些侵蚀现象可以通过观察法验证。
当然,时间的差距不是绝对的,有的侵蚀现象时间也很漫长,如:黄河对黄土高原的侵蚀、海水对海岸的侵蚀、冰川侵蚀地表形成的冰斗,等等。
四、结果
风化的结果是岩石变碎、变小。
侵蚀的结果是物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
五、次序
就某一处地表的变化而言,风化在前,侵蚀在后。
【小结】
1.风化一般是在原地进行的,侵蚀一般是在运动中进行的。
2.风化作用的实质是“大块变成小块”,风化作用是把大块岩石变成碎屑。侵蚀作用的实质是“小块被搬走,大块越来越小”,其重点在于“搬走”了,至于搬了多远,搬到哪里,并不是最关心的。搬运作用就要重视“小块”的被搬运过程和距离了。
3.二者的区别主要是:风化主要是指相对静止的事物对岩石的破坏;参与的因素主要是:温度的变化、大气、水、空气,生物等;侵蚀是指运动的事物对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参与的因素主要是一些运动着的(如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