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9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2022·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甲处( A )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
解题关键 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岩层不连续,且有明显的位移为断层;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化石是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结合示意图可知,①为沉积物,不是岩石,因此不可能形成化石,A错误;②是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可能找到化石,B正确;③为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不会有化石,C错误;④是花岗岩,由地下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冷却凝固形成,不会有化石,D错误。第(2)题,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石受挤压变形成为的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甲处为断层上升区域形成阶地,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C错误;甲处先受到外力沉积作用,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类型是沉积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
1. 褶皱和断层的比较
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地质构造 | 褶皱 | 断层 | ||
背斜 | 向斜 | |||
判断方法 | 岩层形态 | 向上拱起 | 向下弯曲 |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
岩层新老 |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 ||
图示 | ||||
构造地貌 | 未侵蚀地貌 | 常形成山岭 |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 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相对下降的一侧,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
侵蚀后地貌 |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 ||
图示 |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 | 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
断层 | 地下水易出露成泉 |
煤矿 | 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 |
油、气 |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
避开断层 | 断层处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
隧道避开向斜 | 向斜是雨水汇集区,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 |
隧道选在背斜 | 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 |
角度1 地质构造的判断
(2021·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据此完成1~2题。
1.该溪流( C )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晚于白垩纪形成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解析:读图可知,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正确;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A错误;河流只会侵蚀地表,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与河流侵蚀地表无关,B错误;河流东西两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应接近,D错误。
2.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读图可知,断层西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断层东侧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向斜与背斜均经过三个岩层。②③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B正确,C错误;①图所示岩层没有褶曲,不表示向斜与背斜构造,A错误;④图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东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D错误。
角度2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2021·河北卷)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数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3~4题。
3.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B )
A.水平挤压 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 D.垂向拉张
解析:由图可知,构造甲、乙、丙位于由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形成的背斜的顶部,乙为地堑,甲和丙为地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在张力作用下,岩层发生断裂,乙处岩块相对下降,形成地堑,甲和丙处岩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受张力作用时,岩层发生水平拉张。故选B。
4.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D )
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
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F4断至含油层
解析:读图可知,F1~F4断层延伸至含油层,背斜油藏在强大的压力下沿断层散失,这是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D正确;F1~F4断层疏导性能好,有利于石油组分的散失,但如果没有断至含油层,其疏导性能再好,也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同理,F1~F4延伸到地表或石油埋藏层位较浅,但断层如果没有断至含油层,石油没有形成散失通道,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A、B、C错误。
角度3 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
5.(2020·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断层( D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解析: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错误;断层没有切断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