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5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2020·天津卷)读表,完成(1)~(2)题。
2000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
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
项目 | 2000年 | 排名 | 2010年 | 排名 |
广东 | 1 505 | 1 | 2 150 | 1 |
浙江 | 369 | 2 | 1 182 | 2 |
上海 | 313 | 3 | 898 | 3 |
江苏 | 254 | 4 | 738 | 4 |
北京 | 246 | 5 | 705 | 5 |
福建 | 215 | 6 | 432 | 6 |
天津 | 73 | 12 | 299 | 7 |
山东 | 103 | 10 | 211 | 8 |
新疆 | 141 | 7 | 180 | 9 |
辽宁 | 104 | 9 | 179 | 10 |
内蒙古 | 55 | 15 | 144 | 11 |
河北 | 93 | 11 | 140 | 12 |
云南 | 116 | 8 | 123 | 13 |
A.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均衡
B.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
C.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
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
(2)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 D )
A.交通发达,出行方便
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
C.政府鼓励,政策引导
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
解题关键 据表格数据分析各省市人口流动状况;一般情况下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解析:第(1)题,表中提及的省区中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多;新疆、云南属于西部经济地带,内蒙古属于中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少,所以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不均衡,A错误;2010年与2000年相比较,各省区流入的人口都增加,但是东部经济地带流入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中西部省区流入人口的数量,所以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B正确;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与新疆相比较,新疆流入人口多于云南,C错误;流入人口增速的计算方法为:(2010年流入人口-2000年流入人口)&pide;2000年流入人口×100%,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上海流入人口的增速约为187%,天津约为310%,北京约为187%,所以天津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D错误。第(2)题,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使人口大量流入。
1.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 特点 | 迁出地区 | 迁入地区 | 原因 | 意义 |
19世纪以前 |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 欧洲的殖民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 | 西欧、北美、西亚 |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
形式 | 科技移民 | 劳务输出 | 国际难民迁移 |
迁移人口类型 | 高素质人才 | 外国廉价劳动力 | 战争难民、政治难民 |
迁移的原因 | 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 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 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 |
迁移的方向 |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 | 流向和平国家、能对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
产生的影响 | 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 | 缓解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赚取外汇 | 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
时期 | 影响因素 | 迁移特点 | 流向 | |
古代 |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多 | 大批迁移(以自发性为主) | 迁往自然条件好、社会较安定的地区 | |
当 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的自愿性迁移比较少 | 迁移的主流是从东部向中部以及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政策上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限制 |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主要是自发流动;流向发生变化 | 从农村迁往城市,从内陆地区迁往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
角度1 国际人口迁移
(2018·江苏卷)下图为某国2017 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C )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
解析:读图可知,该国少儿人口性别比相对平衡,说明其重男轻女的观念并不突出,是人口迁移导致了其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B错误;政局动荡、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人口大规模迁移,但不会形成如此严重的性别比失衡,A、D错误;产业结构中,某些主要需要男性劳动力的产业部门占比大,则会吸引青壮年男性大量迁入,造成当地青壮年性别比失衡,C正确。
2.该国最可能位于( B )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解析:图示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经济收入高,吸引了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B正确。
角度2 国内人口迁移
(2022·河南省驻马店模拟)农村人口二次流动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外出务工期间转换过一个乃至多个工作城市的过程。统计表明,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占比较高,已成为新时代人口迁移的重要类型。下表示意某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和特征均值统计。据此完成3~4题。
变量 | 一次流动 | 二次流动 | ||
流动两个城市 | 流动三个及以上 | |||
已婚比例/% | 71.4 | 76.3 | 79.4 | |
平均年龄/岁 | 33.16 | 35.11 | 37.21 | |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8.66 | 8.28 | 6.87 | |
人口来源地 | 西部/% | 27.2 | 35.9 | 40.2 |
中部/% | 40.3 | 45.9 | 43.9 | |
东部/% | 32.5 | 18.2 | 15.9 |
A.收入水平 B.公共服务水平
C.家庭因素 D.环境因素
解析:由表可知,二次流动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且年龄偏大,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具备优势,更多的是从较高等级城市向较低等级城市流动,所以不是考虑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环境因素并不是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二次流动的人口中已婚比例更高,平均年龄更大,可以推测其更多地考虑照顾子女入学、照顾老人等家庭因素。故选C。
4.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来源地人口二次流动占比较小,主要是因为( A )
①平均受教育水平更高
②务工地与家乡之间平均距离较近
③对家庭照顾方面考虑较少
④收入预期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由表可知,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流动次数越少,即越能在第一个流入地立足。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预期较高,①正确,④错误;我国大部分务工者是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东部来源地的人口到这些大城市离家乡较近,与从中西部来的劳动力相比,更方便照顾家人,因此更能留得住,②正确;对照顾家庭的重视程度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③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