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课时作业15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2024-03-21 
一、选择题
(2022·河南省名校联盟联考)我国西北地区有诸多大型闭合沉积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等,它们构成了各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盆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转化是区内水资源循环的基本方式,并使得水资源可以多次利用,增加了可用水资源量,但随着转化次数的增多,水质越来越差,盐碱度也不断增高。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内陆盆地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

1.内陆盆地的水资源最终来自( A )
A.高大山体截留水汽
B.山间盆地积聚水分
C.冲洪积扇储存水分
D.冲积平原河流补给
解析:内陆盆地处于高大山系之间,由于高大山脉对暖湿气流的截留能力更强,将其转化为山地降水,A正确;山间盆地的积聚水分来自山脉阻挡后的降水或冰川融水,B错误;冲洪积扇、冲积平原的水分最初来自山脉对水汽的阻挡,C、D错误。
2.内陆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会多次发生转化,图中地下水转化成地表水的地点有( C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高山冰雪融水下渗,地下水向山麓渗流,遇到不透水层后,沿断层出露地表。①处的地层有裂隙,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③④之间分布着不透水岩层,因此向山麓渗流的地下水会在③处出露地表,由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C正确。
3.在某些内陆盆地,人类的开发利用使最终进入尾闾湖的水体盐碱度下降,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地下水的( B )
A.水量                                                          B.水位
C.流向                                                          D.补给来源
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尾闾湖的盐碱主要来自地下水,由于人类活动(如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的盐碱一部分在沿途地表通过蒸发析出,一部分流入尾闾湖,导致最终进入尾闾湖的水体盐碱度下降,B正确;盐碱物质与地下水水量关系不大,A错误;流向不会使盐碱度降低,C错误;人类活动对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影响较小,D错误。
(2022·山东省聊城市模拟)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4~5题。

4.流域内植被遭破坏后Q1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B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
C.降水变率年内变化增大
D.水土流失加重使河道淤积
解析: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遭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A错误,B正确;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小,C错误;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增大,对河道的侵蚀作用加强,泥沙不易淤积,D错误。
5.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A )
A.Q1减少,Q3增加
B.Q2减少,Q3减少
C.Q1减少,Q3减少
D.Q2增加,Q3减少
解析: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径流流速变慢,植被截留、下渗增加,Q1减少,Q2增加;降落到地面上的水向土中下渗,除补充土壤含水量外,逐步向下层渗透,如能达到地下水面,则成为地下径流,植被覆盖率提高后,下渗增加,Q3增加,A正确。
(2022·河北省邯郸市模拟)巴尔萨斯河是墨西哥最长的河流之一,支流众多,径流量较为丰沛,全长840千米,流域面积10.7万平方千米,注入太平洋。下图示意巴尔萨斯河水系。据此完成6~7题。

6.巴尔萨斯河径流量较为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D )
A.源于信风迎风坡,雨水补给多
B.多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C.沿途黏土广布,河水下渗量小
D.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支流众多
解析:巴尔萨斯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流域内降水较多,加上支流众多,汇水量较多,河流径流量丰富,D正确。
7.巴尔萨斯河多急流,说明该河流流域( C )
A.河道弯曲                                                  B.洪水期长
C.多峡谷                                                      D.多暴雨
解析:巴尔萨斯河多急流,说明该河流流经地势起伏大、多峡谷的山区,河流落差大,在峡谷段水流急,C正确。
(2022·河南省驻马店市阶段性检测)下图示意北半球一河流的某种补给形式多年平均补给量情况。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表示的补给形式可能是( B )
A.雨水补给                                                  B.地下水补给
C.冰川融水补给                                           D.积雪融水补给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河流补给形式夏季呈负值、冬季呈正值,表明补给形式与河流水存在互补关系。地下水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地下水与河流水一般存在明显的相互补给关系,B正确。
9.如果此河流位于中国南方,造成7月份补给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 C )
A.受准静止锋影响
B.受台风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D.受夏季风影响
解析:由图可知,如果此河流位于中国南方,说明7月份降水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形成伏旱天气,C正确。
(2022·北京市西城区二模)下图为贝加尔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四条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受贝加尔湖影响明显的是( A )
A.①B.② C.③   D.④
解析:读图可知,①河流不位于贝加尔湖流域范围,从贝加尔湖流出,其流量变化受贝加尔湖影响明显,A正确;②③④三条河流都位于贝加尔湖流域,即三条河流都汇入贝加尔湖,其流量变化受贝加尔湖的影响小,B、C、D错误。
11.色楞格河( A )
A.结冰期较长,有凌汛现象
B.是跨蒙、俄两国的内流河
C.沿岸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D.径流量大,航运价值大
解析:读图可知,色楞格河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因此结冰期较长,且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有凌汛现象,A正确;色楞格河跨蒙、俄两国,是叶尼塞河的源头,不是内流河,B错误;沿岸农业以畜牧业为主,C错误;色楞格河流域内降水量较少,径流量较小,航运价值不大,D错误。
(2022·湖南省衡阳市三模)产流是指从降水到径流产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降水要经受许多损失,其中包括植物叶面截留、下渗补充地下水等。如尚有剩余,就成为产流量。下图为滇池流域水域和林地对雨水产流的响应关系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滇池流域水域和林地雨水产流量最大值集中在7月份,主要是此时( C )
A.气温最高                                                  B.植被茂盛
C.降水最多                                                  D.下渗最少
解析:读图可知,7月份该地降水量最大,降水主要集中在6、7、9月份,C正确;图中没有表示温度的变量,A错误;植被茂盛则截留较多,会使雨水产流量减少,B错误;降水量大,下渗会相应增多,D错误。
13.滇池流域收集的可利用雨水最可能来自( D )
①裸地 ②旱地 ③住宅用地 ④交通用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地面硬化,相对于裸地、旱地来说,缺少下渗环节,降水损失少,会更快更多地汇集,形成产流。故滇池流域收集的可利用雨水最可能来自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D正确。
(2022·陕西省渭南市二模)下图示意2019年11月17日至2020年3月16日我国某河流某垂直断面处的径流量和水位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4~15题。

14.2020年3月14日前2~3日,该河流径流量和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河道变宽                                                  B.降水增多
C.地势变陡                                                  D.冰凌消融
解析:读图可知,2020年3月14日前2~3日,细线上升,粗线下降,说明径流量增大了,但水位下降了。河道变宽、地势变陡不是影响河流径流量和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A、C错误;降水增多水位会上升,B错误;冰凌体积较大,消融以后径流量增大,水位变低,与题意符合,D正确。
15.该河段可能位于( A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该河流具有结冰期,因此该河段应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四个地形区中,只有内蒙古高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河流具有结冰期。故选A。
二、综合题
16.(2022·湖北省荆州市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东、西两岸支流流量悬殊。中国结鱼是生存于澜沧江中下游的特有鱼类。幼鱼期通常生活在支流中,成鱼期栖息于干流河道水流较缓处。7—9月为产卵繁殖期。产卵期,中国结鱼种鱼会上溯至支流,选择有卵石底的急流河段,水质较好、水温相对较低处产卵。产卵期的适宜生态流量范围为1 700~3 300立方米/秒。澜沧江干流修建多座大坝之后,中国结鱼主要产卵场所转移至大坝下游干流河段。下图为澜沧江流域及中国结鱼产卵场分布图。

(1)说明澜沧江水系的突出特征及形成原因。
(2)指出澜沧江东、西两岸支流流量差异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3)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刻,谈谈修建大坝后,哪些条件的改变促使中国结鱼产卵场地发生了转移。
答案:(1)特征:支流众多;流域狭长。
原因:河流两侧为山脉,山谷众多,加上气候湿润,易发育形成河流;受两侧山地束缚,流域形态狭长。
(2)差异:东岸支流流量大于西岸支流流量。
原因:该地河流主要由西南季风挟带水汽形成的降水补给;河流东岸为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西岸为背风坡,降水少。
(3)条件:(建坝后)大坝上、下游落差增大,坝前河水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增强)大坝坝前河床沉积物颗粒增大,水库底层的水经大坝底部流出,水温适宜(较低)。(受水库拦截作用影响,泥沙沉积于库区),坝前河流含沙量较小,水质好。(筑坝后)干流水位季节变化小,减轻了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
17.(2022·安徽省示范性高中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车尔臣河发源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坡,是新疆东南部流向塔里木盆地最大的河流。该流域以且末为界,以下为山前平原,以上为山区。该流域降水稀少,人口主要分布在下游平原绿洲。下图a为1990—2010年间流域内冰川积雪覆盖地在各海拔范围分布变化,图b为车尔臣河沿河道高程剖面。

(1)指出该流域水源补给差异及对河流流量的影响。
(2)归纳1990—2010年间流域内冰川积雪覆盖地在各海拔范围分布变化的特点。
(3)根据该流域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在车尔臣河流域发生洪灾较少的原因。
(4)比较且末以上和以下河流河道的差异。
答案:(1)该流域降水少,水源补给以冰川融水和地下水为主;且末以上的山区河流以冰川融水为主,受气温影响明显,河水径流量年变化和日变化都很大,一年中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一天中,白天流量大,夜晚流量小;且末以下的山前平原区地下水补给增多,河流径流变化比山区小。
(2)1990—2010年间冰川面积最大分布区位于5 000~5 500米;低海拔区冰川消融快,高海拔区冰川消融慢,5 600米以上冰川消融很少;到2000年4 200米以下无冰川,到2010年4 500米以下无冰川。
(3)且末以上山区以冰川融水为主,冰川融水洪峰流量较小;人口主要分布在下游平原绿洲,山区人口稀少,洪灾少;且末以下平原区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变化小,洪灾少。
(4)且末以上河道:河道深度较深,支流较多,落差较大,河床堆积物颗粒较粗;且末以下河道:河道深度较浅,河道分岔多,落差小,河床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水循环 陆地水体
  • 上一篇: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时作业14
  • 下一篇:海水的性质、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