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自然灾害课时作业17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2024-03-21 
一、选择题
(2022·河南省名校联盟联考)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郑州一日降水量超过其常年全年的1/3,并持续数日,伤亡人数众多。政府提高城市洪涝应急管理能力,市民增强洪涝防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下图示意2021年7月20日11时我国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郑州市极端强降水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 )
①地形抬升②大气环流稳定
③台风经过④副高控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雨量大,是受台风外围和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向我国内陆地区输送,为河南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受地形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①正确;持续时间长是因为控制郑州的大气环流比较稳定,②正确;台风影响东南沿海,不经过郑州,③错误;副高控制,晴朗少雨,④错误。故选A。
2.政府可采取的提高城市洪涝应急管理能力的主要措施是( C )
A.扩大城市蓄水空间
B.加强排水设施建设
C.及时发布预警和预案
D.提高基础设施防洪标准
解析:及时发布预警和预案体现了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C正确;扩大城市蓄水空间、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防洪标准等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但不属于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范畴,A、B、D错误。
3.为保障生命安全,市民错误的洪涝防御行为是( D )
A.远离涵洞和隧道 B.停止户外作业
C.寻找避险场所 D.待在关闭门窗的车内
解析:远离涵洞和隧道、停止户外作业、寻找避险场所,可有效防御洪涝灾害的危害,A、B、C不符合题意;车辆一旦被洪水冲走或淹没,待在关闭门窗的车内很危险,应该立即弃车寻找安全避险点,D符合题意。
(2022·江苏省镇江市二模)江苏省宁镇低山丘陵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下图为镇江市润州区2003—2017年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降水量关系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区域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对应年份降水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C )
A.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B.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C.与梅雨期降水量呈正相关
D.与梅雨期降水量呈负相关
解析:据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年降水量折线图可知,在2005—2008年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先升后降,对应年份年降水量基本不变,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对应年份年降水量对应关系不具有相关性,A、B错误;据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梅雨期降水量折线图可知,2003—2017年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的升降与梅雨期降水量基本一致,梅雨期降水量较多的年份突发地质灾害也较多,对应关系呈正相关,C正确,D错误。
5.该区域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有( A )
A.地形起伏较大 B.降水分配均匀
C.温差较大 D.植被稀疏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是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大,重力作用大,会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A正确;降水集中多暴雨会使地质灾害多发,B错误;温度变化对地质灾害影响不大,C错误;植被稀疏会导致地质灾害增加,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6.减轻该区域地质灾害损失的有效做法是( D )
A.有序组织人口向丘陵迁移
B.鼓励依山临水建设别墅
C.实施私家车的限行制度
D.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解析:减轻该区域地质灾害损失可以有序组织人口向平原迁移,而向丘陵迁移,人地矛盾会更突出,加剧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地质灾害会加重,A错误;依山临水建设别墅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更大,灾害发生时损失更大,B错误;实施私家车的限行制度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与减轻该区域地质灾害损失关系较小,C错误;该地区低山丘陵广布,平原面积较小,需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在城镇化推进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减少对地形和植被的破坏,可以有效地减轻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损失,D正确。
(2022·重庆市大联考)堰塞湖是滑坡、泥石流、火山、冰川等堵塞河道而形成的一种阻塞性的湖泊,阻塞河道的物质一般统称为堰塞体。印度河流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边缘,堰塞坝众多且存在时间较长,研究发现堰塞坝的形成和溃决对该地区河流地貌的发育影响较大。下图示意印度河上游堰塞坝的分布特点。据此完成7~9题。

7.印度河上游堰塞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
A.火山活跃,岩浆冷却堵塞河道
B.坡度较大,滑坡堵塞河道
C.河流改道,泥沙堵塞河道
D.冰川消融,冰碛碎屑堵塞河道
解析:由材料“印度河流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边缘”可知,印度河上游堰塞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坡度较大,滑坡堵塞河道,B正确;处于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边缘,火山活动较少,因此不是岩浆冷却堵塞河道而成,A错误;位于上游山坡地带,河流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河道深且平直,河流不易改道,C错误;位于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边缘,印度河上游,海拔高,坡度陡,不是冰碛地貌,因此不是冰碛碎屑堵塞河道,D错误。
8.堰塞坝的堵塞导致河道坡度的变化特征是( C )
,A,B,C,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堰塞坝的堵塞作用下,在坝前迎水面回水作用下形成侵蚀,漫溢后的河水由于坝体的作用,落差大,水流急,对河道形成侵蚀作用,因此上游局部迎水面产生逆坡度,背水面产生陡坡度。故选C。
9.堰塞坝溃决后,其上游和下游河段( A )
A.侵蚀作用均加强
B.侵蚀作用均减弱
C.上游侵蚀作用加强,下游减弱
D.上游侵蚀作用减弱,下游加强
解析:在堰塞坝的堵塞作用下,坝前积累了大量水体,堰塞坝溃决后,大坝因上游大量水体突然下泄,其上游和下游河段侵蚀作用均加强,A正确。
(2022·广东省惠州市调研)沙尘暴是春季多发于我国北方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下图为某次沙尘暴银川和兰州的能见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形成的气候条件有( B )
①气温回升②土壤干燥
③降水偏少④植被稀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形成的气候条件是气温回升,多大风,蒸发旺盛,降水少,导致地表干燥容易起沙。故选B。
11.本次沙尘暴到达银川的时间是( D )
A.14日8时 B.14日14时
C.14日20时 D.15日2时
解析:沙尘暴到达时城市能见度最低,读图可知银川市15日2时能见度最低。故选D。
12.推测图示时段内银川和兰州之间的主要风向为( D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解析:图示时段内,银川和兰州都出现了沙尘暴天气,但银川的沙尘暴出现在15日2时,兰州的沙尘暴出现在15日22时,兰州沙尘暴出现时间比银川晚,从地理位置上看兰州位于银川以南,故可以推测出图示时段内银川和兰州之间的主要风向为偏北风。故选D。
(2022·福建省泉州市质检)1987年的11月下旬寒潮(简称87.11寒潮)从西路进入我国,向南越过秦岭、南岭后,便快速南下,受超强台风“莲娜”及控制华南、闽台的副热带高压影响,造成南方许多城市急剧降温,降幅创历史纪录。图a示意1987年11月26日寒潮发生时的气压形势,图b示意该寒潮影响下福州等城市的最高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13.推测1987年11月27日( C )
A.超强寒潮前锋上午已抵达深圳
B.福州凌晨受强对流天气影响
C.广州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
D.雨雪分界线已到武夷山一带
解析:读图b可知,福州与广州在26日、27日气温仍较高,27日后气温开始下降。据图a可知,冷锋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广州位于深圳以北,超强寒潮应先到达广州,故超强寒潮抵达深圳的时间在27日以后,A错误;福州27日气温仍呈上升趋势,并未受强对流天气影响,B错误;广州27日气温相较于26日呈上升趋势,从图a中可以看到26日台风位于菲律宾附近,其向北移动,台风外围可能会影响广州一带,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以晴朗天气为主,气温较高,C正确;27日福州温度在30 ℃附近,雨雪分界线应位于0 ℃,且27日之后,福州的气温即使下降,也仍位于0 ℃以上,故雨雪分界线应位于福建省以北的区域,D错误。
14.与其他寒潮相比,“87.11寒潮”越过南岭后以更快速度一路向南的主要原因是( A )
A.台风影响导致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B.平原地形为主沿途阻碍小
C.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加速下滑
D.受冷空气影响南北温差大
解析:据材料可知,“87.11寒潮”向南越过秦岭、南岭,此时我国南部受超强台风“莲娜”影响,导致我国南方气压值异常偏低,北部寒潮冷高压与南部超低压形成更大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进而使得冷空气南下速度比以往更快,A正确。
15.受到“87.11寒潮”影响,台风“莲娜”( D )
A.势力增强 B.气流下沉
C.加速北移 D.快速瓦解
解析:“87.11寒潮”是超强冷高压南下,台风为低压中心,受超强高气压影响,台风“莲娜”的低压中心迅速瓦解,其所在地区也会被超强寒潮所覆盖,D正确;台风势力增强是由于低压中心气压更低导致,寒潮是受冷高压影响,台风势力减弱,A错误;台风中心为低压,气流为上升气流并非下沉气流,B错误;因“87.11寒潮”冷气团势力更为强大,台风“莲娜”无法通过其继续北上,C错误。
二、综合题
16.(2022·湖南省湘西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越南是台风多发的国家,台风引发的大风、风暴潮和强降水给越南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图1为影响越南北部和南部的台风路径图,图2、图3分别示意1978—2016年登陆越南北部和越南南部的台风频次统计。

(1)指出越南北部和南部台风登陆次数的差异。
(2)从海水温度的角度,说明登陆越南南部的台风次数秋季多于春季的原因。
(3)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越南易发生山洪的原因。
答案:(1)北部台风登陆集中于夏、秋两季,登陆次数较多;南部台风登陆集中于春、秋两季,登陆次数较少。
(2)高水温是台风形成的重要条件;海水比热容大,冬季到春季海水增温慢,到春季海水温度仍然较低,台风发育少,所以此时登陆越南南部的台风较少;夏季到秋季海水降温慢,到秋季海水温度仍然较高,台风发育多,所以此时登陆越南南部的台风相对较多。
(3)越南西部有山脉,山脉东部迎风坡降水量大;东部地形陡峭,河流流程短,流速快,汇流时间短。
解析:第(1)题,越南北部和南部台风登陆次数的差异可以直接通过图2和图3的对比分析得出。第(2)题,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从海水温度来看,高水温是台风形成的重要条件;海水比热容大,冬季到春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南东部海域海水接受太阳辐射少,增温慢,到春季海水温度仍然较低,台风发育少,所以此时登陆越南南部的台风较少;夏季到秋季,太阳始终直射北半球,越南东部海域海水接受太阳辐射较多,海水降温慢,到秋季海水温度仍然较高,台风发育多,所以此时登陆越南南部的台风相对较多。第(3)题,读图可知,越南西部有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山脉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东部山地地形陡峭,河流流程短,流速快,汇流时间短,故容易形成山洪。
17.(2022·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纬度气温较低,平流层附近气压低,导致极地高空出现巨大的寒冷极地涡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极寒天气却增多增强,气象专家指出与极地涡旋不稳定的频率增多相关。不稳定的北极涡旋致使极地近地面冷空气向南移动,造成极寒天气。一般情况下高空温带西风急流圈就像无形的弹力绳“束缚”着冷空气,把冷空气限制在北极地区(如图1)。2021年初,受极地涡旋分裂、南移的影响,美国本土陆续出现数次寒潮天气。受寒潮影响,美国本土东北部多地出现暴雪天气(如图2阴影部分)。

(1)与北极相比,指出南极涡旋的强弱并分析南半球比北半球寒潮灾害少的原因。
(2)简述2021年初受极地涡旋影响,美国本土东北部暴雪的形成过程。
(3)研究表明北极和赤道温差缩小,则会使得极地涡旋变得不稳定,据此说明全球变暖将导致美国本土寒潮天气增多的原因。
(4)说明本次美国暴风雪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应做的准备工作。
答案:(1)更强。原因:南半球中纬地区陆地面积小,西风带完整且强大,使得极地涡旋相对稳定;南极洲被广阔的海洋包围,海洋会减弱冷空气的势力;南半球中高纬地区人口少,经济活动少,成灾概率低。
(2)极地涡旋分裂、南移,导致北极寒冷气流急剧南下;东部沿海受墨西哥湾暖流与沿岸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含量充足,暖湿气流被南下的冷空气剧烈抬升,形成暴雪。
(3)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冰融化,冰层反射减弱,海水吸收了更多太阳辐射,海冰进一步减少,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北极升温幅度高于其他地区,北极与赤道地区的温差减小,极地涡旋更不稳定,使冷空气南下影响美国的概率增多。
(4)做好道路融雪融冰、交通疏导等准备工作;指挥船舶到避风场所避风;做好航空线路的调度与机场管理工作。
解析:第(1)题,由材料“高纬度气温较低,平流层附近气压低,导致极地高空出现巨大的寒冷极地涡旋”可知,南极地区因海拔较北极地区高,而且南极地区为大陆,北极地区为海洋,因此南极地区冬季最低气温较北极地区冬季最低气温更低,气流下沉更强烈,南极地区上空的平流层低压更低;南极大陆与温带地区的海洋之间温差更大,南半球的强西风急流更强,因此南极涡旋较北极涡旋更强;根据材料“不稳定的北极涡旋致使极地近地面冷空气向南移动,造成极寒天气。一般情况下高空温带西风急流圈就像无形的弹力绳‘束缚’着冷空气,把冷空气限制在北极地区(如图)。2021年初,受极地涡旋分裂、南移的影响,美国本土陆续出现数次寒潮天气”可知,南半球寒潮灾害少的原因有南半球中纬地区陆地面积小,西风带完整且强大,使得极地涡旋相对稳定;南极洲被广阔的海洋包围,海洋会减弱冷空气的势力;南半球中高纬地区人口少,经济活动少,成灾概率低。第(2)题,由材料“受极地涡旋分裂、南移的影响,美国本土陆续出现数次寒潮天气”可知,极地涡旋分裂、南移,导致北极寒冷气流急剧南下;东部沿海受墨西哥湾暖流与沿岸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含量充足;北美中部为平原地形,使极地冷空气长驱直入,到达美国本土东北部时,与暖湿气流相遇,暖湿气流被迫剧烈抬升,二者之间形成强冷锋天气活动。而2021年初,美国本土东北部此时气温较低,受极地涡旋南下的冷空气影响,气温更低,因此冷锋活动形成的降水以降雪为主,形成暴雪。第(3)题,受全球变暖影响,导致北极海冰融化,海冰厚度和覆盖面积减小,冰层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减弱,导致海洋吸收太阳辐射能增加,海水变暖又进一步加剧海冰的融化。越来越多的开阔海面对大气也产生了加热作用,海水吸收了更多太阳辐射,海冰进一步减少,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北极升温幅度高于其他地区,北极与赤道地区的温差减小,中高空温带西风急流势力减弱,对极地涡旋的束缚力减弱,极地涡旋更不稳定,使冷空气南下影响美国本土的概率增多,因此美国本土寒潮天气增多。第(4)题,暴风雪会使路面积雪,道路湿滑,出现车辆难以通行、交通拥堵现象,因此交通部门应做好道路融雪融冰、交通疏导等准备工作;暴风雪会导致海上能见度降低,出现大风、巨浪、风暴潮等现象,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因此交通部门要指挥船舶到避风场所避风;暴风雪天气影响飞机的起降,出现航班延误现象,因此交通部门应做好航空线路的调度与机场管理工作。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自然灾害
  • 上一篇:海水的性质、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
  • 下一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时作业18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