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如今越来越重视学生对材料、图表的信息获取能力,因此读图题尤其是数据类图表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小乔老师为大家整理此类读图题常见的六种设错方式,仅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出。
(一)混淆“比值”与“值”,粗心便会出错
这一设错方式在人口地理题目中最为常见,人口总量和人口占比经常成为出题人热衷的设错方式。其实,这一方式可以应用的领域极为广泛,比如农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重,耕地面积与降水变化量和降水变率等。
上图中的这道题,就是一道比较简单的此类问题,明确图表信息只给出了耕地结构,而没有给出耕地面积,学生就很容易锁定正确选项。
(二)巧用图像错位,设下隐秘陷阱
有些图上画着多条曲线或者柱状图,不同的曲线或者柱状图对应的应该是不同的坐标轴,出题人会隐藏掉部分数据的坐标轴,利用图像错位,让学生将数据对应到错误的坐标轴上。
针对这种问题,应该强调图像与坐标轴的对应问题,上图所示的这道题,学生常常错选C项,就是将降水量信息错误地直接对应到了海拔这一坐标轴上。
(三)巧用地理过程,引导学生出错
一些地理过程性问题,出题人会诱导学生选择变化过程中的极大值或者极小值,但是整个过程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应该是地理过程中全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而非极大值情况。
上图的这道题,学生有时会错选A项的5月,因为A项是蓄水变化量最大的,但是实际上6月才是整个水库蓄水最少的月份。针对这种问题,要特别强调地理过程性知识的重要性。
(四)利用思维固化,隐藏关键信息
图表信息一定有较为明显的和较为隐含的信息。对于学生而言,容易关注到较为明显的、或者说学生较为熟悉的信息。出题人就可以就这一弱点引导学生选出错误选项。
比如上边的这道题,学生很容易关注到降水信息,又很容易关注到7、8月份降水多,容易误选东北地区。但是结合气温,再加上9月份降水也较多(华西秋雨),就能够得出正确选项为四川盆地。
(五)增加对比对象,不明所以选错
在图表中,出题人增加各式各类的地理信息或者地理对象,从而迷惑学生,让学生在不清楚题干中的对比对象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选择错误选项。
比如上图这组题,错选ABD的都有,是学生错误地把不同城市作为了对比对象。但是仔细研读“太阳上岗率”概念可以知道,对比对象应该是某一个城市自己不同时期的对比。对于这类题,强调对于地理概念的研读最为关键。
(六)变化图像比例,读图不清出错
有时候,出题人会刻意地变化坐标轴的比例,让学生产生错误认知;或者两组不同地区的同类型图,坐标轴比例不一样,也会诱导学生读图时出现错误。
比如上边这道题,如果学生不注意降水量的比例尺 ,就会误认为是典型的雨热不同期——地中海气候。但是认真读完坐标轴数据,就会发现这里年降水量较少,不满足地中海气候的特征。面对这种问题,只有按照步骤认真读题,才能避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