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人文地理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中贯穿了区位理念,从城市、农业、工业、到交通区位,把人文地理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文地理部分“活的灵魂”。而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然而工业又因其特点在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上比农业更加的复杂了,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为后面知识做辅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
3.分析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工厂布局实例了解分析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同时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鞍钢和宝钢案例对比综合分析评价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及变化,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结合三明钢铁厂实例引出环境因素对现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如何合理布局,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实例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判断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高考中区位问题占有很突出的位置,而且知识点是后面分析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所以列其为重点;同时通过前面学习,对区位因素有一定认识,但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更复杂,就不能孤立机械地看待各因素,须综合发展地分析同时又要抓主因,涉及政治哲学,而高一学生理性综合分析能力及科学看等问题的能力还有限,因此列其为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中学地理教育的被忽视,所以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太高。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例教学:创设实例情景小组活动探究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结合书本案例并升华到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为学生提供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引发学生质疑提高兴趣,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环境观和发展观。
三、说学法
体验学习:对工厂布局体验一把“决策瘾”,并把自己小组的决策结果拿来和大家分享,接受大家的评判。这个过程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听和讲的能力,同学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提高自己的情商。
探究学习:对三明钢铁工业布局分析及探究如何合理规划,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理的工业布局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培养爱乡情操。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目的 |
|
创设情景 |
导:教室里哪些是工业产品?这些产品分别属于什么工业部门? |
思考发言:桌子、椅子等,加工业轻工业 |
由身边的事物引出工业生产及分类,通俗易懂 |
导:如果你要建钢铁厂,需要哪些投入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三钢投入产出资料) |
思考发言:土地、劳动力、水源、资金、能源、原料等 |
由本地区较熟悉的企业引出工业的基本投入和主要区位因素,为学生提供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板书:工业的区位选择 |
水源、土地、原料、工人、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等 |
||
实例分析,明确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 |
小结:我们选择厂址时最好成本最低而获利最高即原料劳动力充足、市场前景广阔、交通便利的场所,但这样的场所很少,所以要切合实际考虑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进行选址。 |
小组探究:思考各厂的主导因素后进行工厂选址,由小组代表上台分析选址结果,引发学生思考质疑,相互评价,最终得出五类主要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 |
采用具体实例进行合理布局,针对不同的工业部门特点,抓特殊因素,初步明确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初步使学生明确工业布局不仅要因地制宜,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四、说教学过程
案例对比及本地实例材料分析,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
导: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工业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业区位也随之发生变化。我们以鞍钢、宝钢为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
小组讨论:结合课本P59-60活动,完成鞍钢、宝钢对比作业。 |
充分利用书本案例,同欧各国对工业区位因素时空发展变化的分析,逐步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初步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
引出:引起钢铁工业布局三次变化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科学技术进步 |
||
展示三明地图 |
政策 |
通过对三钢素材分析,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地理素材的素养,并初步了解社会需要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
|
导:政策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但我们认真地看三钢的选址,对我们三明会有什么影响?怎样使它更加合理化? |
小组讨论:三钢布局现状及规划(环境质量) |
逐步使学生明确进行工业布局应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初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认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性。 |
|
小结:工业布局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要考虑环境效益。此外还有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都会影响到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可举例) |
|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板书: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及主要区位因素
2、五种工业指向类型
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因素的发展变化
1、科学技术进步
2、政策变化
3、环境保护
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
阅读参考
1、工业区位论
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受众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特定场所的组合构成区位引力场,工业企业依据一定原则选定其最佳区位,从而实现其经济目标(最低成本、最大利润或其它既定目标)。工业区位论即研究这些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布局的影响过程,及工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原则。
该理论最早产生于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德国罗舍尔(W.Roscher)于1868年提出“区位”即为了“生产上的利益”而选择的空间场所,它受原料、劳动力、资本等制约。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创建人德国韦伯(A.Weber)于1909年完成了专著《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其核心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工业配置时,要尽量降低成本,尤其是运输费用,以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韦伯将一般区位因子归纳为3个:运费、劳动费、集聚(分散)。在假设区域均质、资源有限分布、劳动力遍在、消费点和吨公里运费确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区位选择是由最低运费点经劳动费因子、集聚(分散)因子的修正后得出。该理论被称为“最低成本学派”,对西方区域科学和经济区位理论研究起了奠基作用。
以后众多学者对韦伯的理论提出了修正意见,发展了他的许多概念,如进行多因素对比分析和动态区位研究。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 Hoover)对运输费用结构如何影响工业区位进行了详细调查,修正了韦伯的运输成本与运距成正比的结论。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 Lsch)1940年提出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的最大利润原则和动态“市场圈”的需求圆锥体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行为地理学与感应地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区位理论的发展。普雷特(A.Pred)提出了“行为矩阵”概念,工业区位的“非理性原则”(如政治、军事、社会等),“内部的区位因素”(事务合作、个人感应与偏好、心理文化素质与行为)等。区域科学的创始人伊萨德(W.Isard)利用各种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工业区位分析,从“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区位论,指出区位因子是互相依存的函数关系,应从区域的综合分析中研究工业区位,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建立最佳生产部门。
2.原料地和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有些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其重量几乎都转移到产品中去,这种原料称纯原料,使用纯原料的工厂从运费角度考虑可以配置在原料地和市场之间的任何地方,往往接近市场或劳动力供应地(如纺织厂)。一些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只有部分重量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余质量转化为废渣等,这种原料称为失重原料。使用失重原料的工业,其区位主要受原料地吸引以保持较少的运费(如粗铜冶炼厂)。有些材料经加工后甚至会增加重量,称为增重原料。使用增重原料的工业往往趋向市场(如啤酒厂)。
某些工厂所用原料很容易腐烂变质,如新鲜水果、蔬菜、牛奶等,这些工厂宜配置在原料地附近。有些工厂的产品容易腐烂变质,或者必须保持新鲜状态,如面包、肉类、熟食等食品加工厂,这些工厂宜靠近市场。
有些原料易燃、易爆或易碎,某些液体或气体原料不易长距离管道运输,它们相对于产品来说可运性差,因而工厂的区位指向原料地(如乙烯厂)。一些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产品,如易燃、易爆、易碎的产品,其工厂趋向市场(如硫酸厂)。
原料单位重量的价值越高,则运费在原料成本中的比重越小,可运距离越远。如电子产品装配等利用区位优势(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价产品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其运费可能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因此低价产品的生产区位应选在消费区(如水泥厂)。
3.工业区位的选择
选择工业区位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方面考虑:①要遵循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②要考虑各个工厂的特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要考虑风向;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要考虑污水的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③要考虑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燃料来源、产品销售市场、交通便利程度以及劳动力的供应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