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是我国城镇化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流入的主要方向。目前,除拉萨尚未公布,26个省会城市2021年人口数据已经出炉。数据显示,2021年,26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中,有8城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比上一年少一个;有10个省会城市人口增量较上一年达到或超过了10万人。需要说明的是,在2021年人口增量方面,个别城市由于未公布2020年底的常住人口数据,因此对比的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间节点,即202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口数量。
成都是唯一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大关的省会城市,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第四。数据显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为2119.2万人,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点,即2020年11月1日零时,增加了25.42万人;与2020年末相比,增加了24.5万人,增长1.17%。增量无论是在省会城市还是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均位列第二。
一线城市广州以1881.06万人位居第二。不过2021年广州常住人口增量仅为7.03万人,在26个省会城市中位列第15.而过去十年,广州每年新增近60万人。
2021年广州人口增量低主要原因在于,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和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的城市,不少服务业受疫情冲击很大。尤其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有非常多的专业批发市场,但包括荔湾、越秀的很多批发市场、商户都因疫情受到较大影响;商贸、餐饮、酒店等吸纳就业较多的服务行业也是同样的情况。
2021年常住人口第3的省会城市发生了变化,2020年常住人口数量位居省会城市第5的武汉,超越了西安和郑州,上升至第3位,人口规模达到了1364.89万人。武汉2021年新增人口超120.12万人,在全国位居第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对第一财经分析,2020年武汉受疫情影响大,很多工地、企业关闭,一些人离开后还没回来,或者虽然回来了,但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没满足常住人口“居住满半年”的登记条件。疫情之后,尤其是2021年武汉经济满血复活,原先在外的人员大量回流,并且不仅是省外人员回流,湖北地市州的人口也很多流向武汉。
武汉之外,常住人口处于1300万梯队的还有西北地区的龙头城市西安。数据显示,2021年末西安常住人口(含西咸共管区)1316.30 万人,常住人口总量首次突破了1300万;同口径比较,比上年末增加了20.3万人。
郑州和杭州则处于1200万梯队,位列五、六位;石家庄和长沙继续位列第七和第八位。此外,有6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处于900万梯队,包括哈尔滨、合肥、南京、济南、沈阳和长春。
值得得注意的是,900万梯队的省会城市比上年多一个,新增是哈尔滨,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88.5万人。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21》数据,2020年底哈尔滨的常住人口为1000.1万人,按此计算,2021年比上一年减少了11.6万人,常住人口也由此跌破了千万大关。
哈尔滨和石家庄是仅有的2个常住人口下降的省会城市。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这两个省会城市人口减少,只是作为建制市概念即行政区划内的人口减少,并不是市区的人口减少。这两个城市下辖的县很多,农村人口占比较大,人口外流的主要是这些区域。相比之下,中心城区的人口还在增加。
从增量变化来看,26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增量达到或超过了10万人,分别是武汉、成都、杭州、西安、南昌、长沙、郑州、贵阳、南京和福州。其中,增量前四名人口增加规模均超过了20万人,均为新一线城市,同时城区人口均超过500万人,为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虽然中西部的一些省份人口减少,或者增量较少,但省会城市的人口仍在大幅增加。例如,在人口大省河南,2021年河南人口减少了58万人,但省会郑州增加了12.62万人;陕西全省人口比上年减少1万人,但西安比上年末增加了20.3万人;湖南常住人口减少了23.39万人,但省会长沙增加了17.13万人。总体上,人口仍在向省会城市、中心城市集聚。
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打造强省会,但由于不同的省会城市的发展阶段不同,各地打造的强省会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其中,一些城区人口规模大的省会城市,未来重点是要瘦身健体,增强带动周边发展的能力。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显示,到2020年七人普时,广州、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南京、沈阳、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和昆明这些省会城市均为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其中,广州、成都城区人口超过了1000万,武汉、西安的城区人口超过了900万,杭州的城区人口超过了800万。
当前各地在打造强省会,但强省会的发展关键在于质量的提高,在于新兴产业、高端产业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
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要统筹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多元需要,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积极破解“大城市病”,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
根据方案,要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医疗和高等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提高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