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地理查补易混易错08--国内国际产业转移试题

归属:地理高考专栏 2023-05-08 

  (2022·天津·高考真题)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各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数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随着产业转移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外迁移 
  B.中心城市中广州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最大
  C.人口集中迁入区人均GDP增速更快    
  D.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
2.关于图中各地人均GDP增速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最快,经济实力最强
  B.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城镇化水平高
  C.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承接产业转移多
  D.深圳快于广州,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答案】1.D    2.C
  【解析】1.根据材料可得,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说明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因此D正确;目前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内迁移,因此A错误;深圳迁入人口277.1万多于广州123.1万,因此深圳的吸引力更大,故B排除;根据图示材料可以看出,人口集中迁入区以外的人均GDP增速更快,因此C排除;因此排除A、B、C,选择D。
  2.根据材料可得,各地人均GDP增速最快的是非中心城市,因此A排除;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这些城市城镇化的水平相对较低,故B排除;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因为承接产业转移多,经济增长速度快,故C正确;深圳快于广州,原因是深圳的开发程度更高,地理位置更优越。与城市服务功能关系不大,因此D排除;因此排除A、B、D,选择C。
  【点睛】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中山、肇庆等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

  (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到海外投资设厂。下图分别是中国鞋服类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和柬埔寨投资建设的工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主要原因是国内
  A.原材料成本上升     
  B.出口政策调整 
  C.劳动力成本上升
  D.运输成本上升
4.图中工厂生产初期面对的首要问题是
  A.语言交流 
  B.资金筹措 
  C.政策变化 
  D.技能培训
  【答案】3.C    4.D
  【解析】3.鞋服类企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上升,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将海外作为投资的新目标,C正确。原材料的生产由于技术支持,产量提高,成本下降,A错误。海外投资与出口政策关系不大,B错误。交通和物流的发展,运输成本下降,D错误。故选C。
  4.工厂生产初期,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指导,让其知晓工作流程,由于人数众多,初期的技能培训起来较困难,D正确。可以招聘当地的员工进行培训,而后由其培训后续的员工,语言交流可以克服,A错误。资金筹措是建厂前需要考虑的问题,B错误。政策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与工厂生产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在“一带一路”规划的影响下,会为更多有此需要的国家带来先进的技术以及资源,并促进国内劳务输出,提高基建原材料以及相关器械的出口量,为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022·山东·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A.缩短加工时间 
  B.保证产品品质 
  C.降低生产成本 
  D.加强文化交流
6.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7.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
  A.设计咨询 
  B.展览销售 
  C.金融保险 
  D.专业物流
  【答案】5.B    6.D    7.D
  【解析】5.自带原材料并不能对生产加工环节产生影响,不会缩短加工时间,A错误。自带原材料,可以保障原材料的品质,有利于保障产品的品质,B正确。自带原材料,会加大企业的运输成本,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C错误。自带丝绸、刺绣等原料,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但不是企业的主要目的,D错误。所以选B。
  6.根据材料信息“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可知,“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携手的相关企业是与其生产工序密切相关的企业,可以促进工业联系,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D正确。对于自身技术的更新影响较小,A错误。能够促进当地就业、共用基础设施,但不是携手相关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BC错误。所以选D。
  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服装企业的原料主要是丝绸和刺绣等,可知,其产品的售价相对较高,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是其主要消费市场,其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需要运输到欧美等主要的消费市场,所以需要配套专业物流部门,D正确。现代社会信息交流较为方便,不需要在当地配套设计咨询部门,A错误。当地不是主要的消费市场,所以不需要配套展览销售部门,B错误。服装企业对于金融保险的需求较小,C错误。所以选D。
  【点睛】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下表为2019年中部四个省发展状况部分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8.中部地区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为
  ①资金密集型
  ②技术密集型
  ③劳动密集型
  ④资源密集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关于中部四个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江西省经济水平高 
  B.湖北省第二产业产值高
  C.山西省农业基础好 
  D.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答案】8.D    9.D
  【分析】8.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产业类型。在区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部地区是产业转入地,主要是承接相对落后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③④正确。故选D。
  9.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差异。湖北省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均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好,A错误。通过人口总数和人均GDP,可计算得到GDP总量,再将GDP总量乘以第二产业比重,即可得第二产业产值,四省中河南第二产业产值最高,B错误。山西省第一产业比重低,但无法获知农业基础好差,C错误。河南省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点睛】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而进行产业转移。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

  (2020·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下图示意陕西省安康市区域,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限制和禁止开发面积超过90%。过去,有的区县因为缺乏集中连片、适宜发展工业的土地,只能劈山造城、填河造地。为此,安康在市城内进行统筹,在允许开发、土地平坦的区县建立经济园区,供发展空间受限的区县开发和经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
  A.渭河  B.汉江  C.淮河  D.岷江
11.安康统筹发展经济园区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的流动     
  B.促使行政区划更加合理
  C.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D.减少区县之间的无序竞争
12.有利于该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县改区,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     
  B.共建共管,协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C.调整行政区划,合并相关区县     
  D.增大发展空间受限区县的收益比例
  【答案】10.B    11.C    12.B
  【解析】10.根据材料“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可知,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长江水系,结合经纬网信息可知,安康地区应在陕西南部(秦岭的大致纬度约为34°N),汉江从此经过,所以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汉江,故选B。
  1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限制和禁止开发面积超过90%,但又在允许开发、土地平坦的区县建立经济园区。所以安康统筹发展经济园区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C正确;“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的流动”以及“减少区县之间的无序竞争”均不是主要目的,AD错;与促使行政区划更加合理无关,B错。故选C。
  12.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使人口向城市转移,不是简单的通过“县改区”即可实现,A错;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充足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可共建共管,协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B正确;根据材料“劈山造城、填河造地”以及“在允许开发、土地平坦的区县建立经济园区”等信息可知,该区域多山地,平地较少,且大部分区域限制和禁止开发,所以即便调整行政区划,合并相关区县,但适宜开发的土地并不会发生变化,对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较小,C错;增大发展空间受限区县的收益比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园区所在县区的收益,且这种收益比例的调整并不是促进该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D错。故选B。
  【点睛】本题组的第1小题中,在无法根据文字材料信息解题的情况下,还有更为简洁的解题技巧。地名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中河流流经“汉阴县”、“汉滨区”,可大胆推测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汉江”。

  (2020·天津·统考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
  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
  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
  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
14.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技术和环保     
  B.交通和劳动力
  C.市场和政策     
  D.动力和原材料
  【答案】13.B    14.C
  【解析】13.据图分析可知,W市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吸引企业、劳动力迁入,属于被动回流,A错误。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到了劳动力主动回流,B正确。M镇第二波回流有政策吸引,第一波回流没有政策吸引,C错误。第二波回流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生产条件,更多劳动力是主动回流,D错误。故选B。
  14.服装企业一般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企业,但从M镇前往W市市看重W市的市场条件,期间伴随劳动力进入W市;随着经济发展,W市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W市产业转移、M镇的政策吸引,导致服装企业转出,因此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市场和政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2021·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5年前,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大多集中在上海,此后逐渐向周边城市扩散,有四大整车厂和90%以上的零部件厂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并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材料二 为推动区域一体化,江苏省组织引领苏南苏北对口共建优质、绿色产业园区。共建以来,园区引入高素质管理与技术人才,促进人口就业,推动当地GDP快速增长。
  材料三 图为“2018年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主要零部件厂在长三角城市群分布示意图”。

  (1)分析该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主要零部件厂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述该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向外扩展形成的供应链体系对苏南苏北共建产业园的启示。
  【答案】(1)分布格局: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整车厂附近;原因:有利于加强生产协作和技术交流;降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市场。
  (2)启示:明确园区的主导产业,以此为核心大力引进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增长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与之相关联、相配套的项目,提高产业的集聚度;重视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的综合引进。

16.(2021·天津·统考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1)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2)图中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意义。
  (3)历史上的天津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是天津地域文化之一。京津冀三地正在共同建设运河文化带,你认为天津市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
  【答案】(1)距北京近;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生产成本低;工业基础雄厚;政策支持。(答出3点即可)
  (2)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与京津地铁连接);完善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增加轨道交通的覆盖区域);节省交通出行时间。
  (3)挖掘运河沿岸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在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整治沿河景观,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等相关产业。

17.(2021·广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下图示意2008年、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

  (1)简述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
  (2)分析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
  (3)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提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整体向西偏移,由嘉定向昆山、太仓转移扩散:三地产业分布范围扩大,呈连片发展态势:三地交界地带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度(热点)增加,集聚特征初显。
  (2)地处我国经济、交通、科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市场广阔:核心城市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三地邻近,产业基础好, 互补性强:三地政府合作意愿强, 支持力度大。
  (3)加强科技研发,促进人才、信息、技术、交通等要素协同: 加强生产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集群,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三地政府(企业)间的产业联动机制:强化汽车产业与服务业、城镇建设的融合。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产业转移
  • 上一篇:地理查补易混易错07--区域资源转型
  • 下一篇:高考地理中的认知冲突,完整总结版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