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些高考地理综合题往往给出具体的文字、图表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的资源分析它们的开发利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保护这些资源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在备考复习时要能够掌握耕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的特征,这些自然资源利用与人类活动、国家安全的关系,并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的意识。
二、典例在线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我国一直以来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煤炭消耗造成的空气污染及其他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社会、能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下图为2005~2050年(含预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示意图。
(1)指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2)据图分析我国主体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简述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需求与能源安全形势。
【答案】(1)煤炭能源消费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核电、水电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显著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向低碳、环保、清洁转型。
(2)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整体仍较突出,未来生态环境逐渐改善;2005~202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提高,大量使用煤炭,导致环境问题严峻;2020年后,我国煤炭消费比重降低,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减少,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3)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增长,其中2005~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2020年之后增速变缓;天然气、石油消费量进一步增长,对国外能源依赖度高,我国能源安全形势较为严峻。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中国能源供需特点、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描述变化趋势类型的题目要从总体和具体两方面入手,结合材料,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体,煤炭能源消费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其次,以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显著提高。两者都体现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向低碳、环保、清洁转型。
(2)结合材料和所学,我国主体能源消费结构占比最大的是煤炭,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加剧环境问题。随着煤炭所占比重的减小,未来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具体到时间来看,2005~202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提高,大量使用煤炭,导致环境问题严峻;2020年后,我国煤炭消费比重降低,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减少,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3)本题从能源需求以及能源安全两个角度来叙述未来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需求的总量持续增长,其中2005~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2020年之后增速变缓,但是煤炭的需求量逐渐减少;石油、天然气需求增加,作为我国赋存较少的能源资源,这部分需求的增加对国外能源依赖度高,使得我国能源安全形势较为严峻。
三、解题技巧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分析可以得知:本专题在考查形式上,多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等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区域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少、质量优劣和空间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辩证地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措施,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先归纳区域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结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总结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分析区域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资源安全的核心是保证各种重要资源充足、稳定、可持续供应,再次基础上,追求以合理价格获取资源,以集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证资源供给的协调和可持续。资源安全是国家战略命脉和国家发展依托。实施资源外交战略,提高资源外交保障力,积极开展政府首脑层面的资源外交、官方资源外交和民间资源外交,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资源开发争端,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治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和运行。
一、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及途径
(1)生产环节
保障措施 | 途径 | |
保障粮食数量 | 确保耕地数量 | ①严格控制人口增长;②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
提高耕地质量 | ①用养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培肥;②发展节水灌溉技术;③加强低产坡耕地的改造;④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耕层结构 | |
提高土地利用率 | ①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 | |
提高粮食单产 | ①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平整土地;②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③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⑤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⑥发展农业机械化 | |
其他措施 |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
保障粮食质量 | 提高耕地质量 | 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②减少工业、生活污染土壤,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③增施有机肥,加强生物防治病虫害 |
保障耕地 生态安全 |
①推广绿色安全标准化种植技术;②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③发展智慧农业;④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安全 |
(2)流通环节:进行粮食跨区调剂,解决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
(3)进出口环节:加强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4)储备环节:建立粮食储备。粮食储备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并且具有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等功能。
二、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水资源短缺原因 | 解决措施 | |
自然原因 | 储量有限 | 海水淡化 |
空间分布不均 | 跨流域调水 | |
时间分布不均 | 修建水库 | |
人为原因 | 用水量大增 | 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 |
水污染严重 |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 |
水资源浪费 | 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
三、我国能源的消费特点与安全保障措施
消费特点 | 保障措施 |
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 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
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 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风、光、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
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 |
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 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
四、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
耕海牧渔 | 利用人工鱼礁、深水网箱、深水养殖船、海上平台等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实现对海洋空间资源等的集约式立体开发利用;并通过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等方法,建立海洋牧场 | 保障国家海洋资源安全 |
海洋运输线 | 海洋为船舶的航行提供了载体和动力,是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与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海港是海洋运输线上的枢纽,也是海运物资的集散地 | 保障对外贸易运输安全 |
填海造地 | 是指把原有的海域通过人工技术转变为陆地的开发利用方式。可以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对空间资源的需求,也可以为军事设施建设提供土地 | 保障国家陆地国土供给安全 |
海岛开发 | 海岛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海洋空间的重要依托 | 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 |
四、变式训练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9月27日,由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北溪2号天然气海底管道在丹麦海域发生爆炸,造成欧洲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急速升级。北溪1号、2号是由俄罗斯修建的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每年可为欧洲西部输送数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目前,德国实施“能源转型”战略,并取得巨大成功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40%。下图为北溪1号、2号输气管道及破坏海域位置示意图。
(1)简述“北溪2号”与“北溪1号”管道线路选择的主要目的。
(2)分析德国实施“能源转型”战略的推动力。
(3)从能源安全角度说明北溪输气管道遭破坏对德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答案】(1)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的中部,受周边国家的制约小,无需过境费,降低运输安全风险;两条线路平行分布,距离较近,可降低建设与维护成本;主要为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可直接连接俄罗斯与欧洲西部市场,降低交易成本。
(2)德国长期使用煤炭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煤矿开发早,大部分已经枯竭,开采难度加大,生产成本过高;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都依赖进口,急需开发新能源。
(3)加剧德国能源紧张局面,造成能源价格上涨;不利于德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动摇德国在欧洲的天然气运输枢纽地位和能源定价权。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不利于能源进口渠道的拓宽,威胁德国能源安全。
【分析】本题以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为材料,涉及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及能源安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北溪2号”与“北溪1号”管道均选择由波罗的海中部通过,选择通过公共水域,减少穿过周边国家的领土,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周边国家制约,无需支付过境费,减少运输成本,且有利于保障运输安全;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北溪2号”与“北溪1号”平行,且距离较近,可以借用已有线路,能够降低建设和维护的成本;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北溪2号”与“北溪1号”主体线路大致呈西南—东北方向延伸,线路可以直接连接俄罗斯与欧洲西部市场,能够减少线路的长度,能够减低建设的费用等。
(2)德国是工业化大国,其发展所需能源数量巨大,自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德国的发展受到重创,所以德国借鉴经验,努力寻找替代资源,发展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使得资源就近供应,减轻经济负担;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大量有害气体,气候遭到了严重破坏,发展能源转型战略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实施能源安全战略,可以满足部分资源国内自给,降低化石能源的进口依存度,以此来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在国际化趋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不受其他国家局势影响;德国进入工业化时间较早,煤矿开采时间较长,大部分煤矿已经接近枯竭,开采难度较大,开采成本较高等。
(3)北溪输气管道遭破坏,会导致德国能源供应不足,导致出现能源紧张状况,短时间内能源价格上涨;不利于清洁能源的供应,会导致德国使用传统能源增多,不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会减少德国输往其它国家的天然气,使得德国丧失在欧洲天然气市场定价的权利;使用大量的化石等传统能源,会加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加剧大气污染,影响生态环境;会影响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收入;会导致能源进口途径受到阻碍,国家能源安全受到威胁等。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耕地面积位列世界第三,是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之一,但其农业发展水平仍低于中国。图为“俄罗斯主要农作物及森林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俄两国的农业资源禀赋各具特色,双方在农产品贸易、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资源(劳动力、生产资料)等领域加强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图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1)简述中国与俄罗斯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特点的差异。
(2)分析中俄两国农业自然禀赋的主要差异。
(3)指出中俄两国农业合作的意义。
【答案】(1)中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俄罗斯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中国分布区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较俄罗斯大。
(2)中国较俄罗斯纬度低,热量条件好;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农产品多样化;俄罗斯平原辽阔,耕地面积广;气候寒冷,黑土面积辽阔。
(3)两国农产品贸易能补充国内农产品需求,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外汇收入;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农业技术、管理经验、生产资料等,提高其农业发展水平;中国向俄罗斯输出劳动力有助于俄开发后备耕地资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分析】本题以俄罗斯主要农作物及森林分布示意图和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粮食作物分布特点、中俄农业自然条件、中俄两国农业合作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中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湿润半湿润区、降水量大于400mm地区);俄罗斯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好;中国分布区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较俄罗斯大。
(2)从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考虑,中国较俄罗斯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中国南北跨越纬度大,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多样,农产品多样化。俄罗斯平原辽阔,耕地面积广,中国山地面积比重大,人均耕地面积小;气候寒冷,有利于有机质积累,黑土面积辽阔。
(3)本题要思考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对两国的意义。两国农产品贸易能补充国内农产品需求,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外汇收入;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农业技术、管理经验、生产资料等,提高其农业发展水平;中国向俄罗斯输出劳动力有助于俄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而且可以缓解其劳动力不足;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五、刷模拟
1.(2023·江苏·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年碳排放约100亿吨,其中电力行业产生的碳排放超过总排放量的40%,是碳排放的第一大户,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
材料二 2021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结构图。
材料三 下表为2020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电力消费结构(%)及人均居民电力消费(千瓦时)统计表。
国家(地区) | 工业 | 运输业 | 农业 | 居民及商业 | 人均居民电力消费 |
中国 | 67.7 | 2.3 | 1.8 | 28.2 | 756 |
美国 | 19.6 | 0.4 | 2.0 | 78.0 | 4364 |
欧盟 | 36.9 | 2.3 | 2.0 | 58.8 | 1810 |
日本 | 36.9 | 1.9 | 0.3 | 60.9 | 1983 |
印度 | 41.7 | 1.5 | 17.4 | 39.4 | 240 |
(2)针对我国电力消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从电力工业的角度,简述我国减少碳排放的措施。
【答案】(1)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比重偏高(较高);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比重偏低(较低);风光电的发电效率较低。
(2)高耗能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工业结构(或者压缩高能耗产业或者转移高能耗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或者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者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3)加强清洁能源电力工业发展;提高传统电力工业发电效率;加大新能源电力储能站建设;加强中西部电力输送建设(或西电东送)。
【分析】本题以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结构图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电力消费结构及人均居民电力消费统计表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电力结构描述、电力消费问题、减少碳排放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从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结构图中可知,煤电分别占47%和60%,是所有能源比重中最大的,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比重偏高;相对其他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比较低,这其中风光电装机容量占比远大于发电量占比,说明风光电的发电效率较低。
(2)我国电力消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能源消耗量过大,碳排放量过大,而能源消耗量最大的是第二产业,所以措施中重点应从工业,尤其是高耗能工业着手,调整工业结构,压缩高能耗产业或者转移高能耗产业,对高耗能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减少能源消费;同时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3)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煤电,所以为减少碳排放,应提高传统电力工业发电效率;还应加强清洁能源电力工业发展,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重,加大新能源电力储能站建设,提高风光电的发电效率;还应做好清洁能源的跨区域调配,缓解能源区域供需矛盾,例如加强中西部电力输送建设。
2.(2023·浙江·校联考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玉门地区深居内陆,位于祁连山脉和马鬃山之间的谷底,两山夹一谷的地形,素有“世界风口”之称,常年以偏东风为主,其中11月—次年1月份3个月最多风向为西风;2—10月份9个月最多风向为东风。平均风速与气温关系密切,气温升高,风速减小。玉门地区20世纪中期以来土地沙漠化不断推移和扩大,绿洲面积萎缩。图左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右为玉门地区气候特征图。
材料二制氢技术包括化石能源制氢、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而化石能源制氢技术最为成熟。近年来,玉门当地政府发挥氢能源产业链优势,在新能源制氢、储氢、运输、加注、应用、氢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延链补链、大力引进下游项目.推动敏能全产业链发展。预计2023年投运后,年平均发电量2.78亿度,生产绿氢7000吨。
(1)简述图示区域降水值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若仅考虑自然因素,指出玉门地区沙漠化推移的方向,简析该地理现象对玉门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影响。
(3)分析玉门地区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基本思路。
(4)指出可再生能源制翻产业体系建设对当地能源安全的意义。
【答案】(1)特点:降水总量少.集中在夏季;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夏季东南为湿润的东南风迎风坡降水量大;西北段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稀少
(2)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推移。沙漠掩埋草地,影响牧场放牧;掩埋农田,影响绿洲种植业;风沙破坏交通设施,威胁交通安全;损坏房屋建筑,影响居住环境。
(3)开发当地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科技,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加强输氢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国内外应用市场。
(4)提高本地区风光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国家电力储备;提高电力系统调峰力度;保护当地趋于枯竭的化石能源。
【分析】本道题以玉门地区为例,设置3个小题,考查玉门地区降水值的分布特点以及玉门沙漠化的影响、以及氢能全产业链的发展等知识点,内容适中,难度较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详解】(1)根据材料和所示信息可得,可以看出该地降水降水总量少,主要集中在夏季,根据所学知识,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主要原因为该地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该地东南地区为迎风坡降水量大,西北段离海洋较远,受海洋水汽影响较少,降水稀少。
(2)根据材料可得该地11月—次年1月份3个月最多风向为西风,沙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因此玉门地区沙漠化推移的方向应该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推移;沙漠化对玉门地区的影响有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沙漠化淹没农田,影响绿洲种植业;此外风沙还会破坏交通设施,威胁交通安全;损坏房屋建筑,影响居住环境,对城市居民危害大。
(3)玉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基本思路为在新能源的优势上,即为开发当地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新能源制氢、储氢、运输、加注、应用、氢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延链补链、大力引进下游项目”,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此外提高该地的科技水平,发展科技,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外运能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等。
(4)该地建设可再生能源制翻产业体系对当地来说,首先提高当地风光资源的利用效益,利于当地能源安全;此外增加国家电力储备;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调峰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使用,保护当地趋于枯竭的化石能源。
3.(2023·广东·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校联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东北最大的电力能源投资项目的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台机组全面投产,并成为国内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作为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余热供暖项目,该项目可惠及当地近2万居民。
(1)分析建设红沿河核电站的重要意义。
(2)阐述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的合理性。
(3)有专家不赞成在渤海沿岸建设核电站,说明其不赞成的理由。
【答案】(1)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优化辽宁电力供应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空气和水质量。
(2)减少燃煤供暖,改善环境;充分利用电站余热,经济效益好;东北供暖期长,电站余热利用率高。
(3)渤海及其周围是历史上地震特别是强震高发地区,安全隐患大;若发生大的核事故与核泄露,核废料和核污水将进人渤海,渤海是内海,自净能力差;环渤海是人口集中地区也是国家的政治核心与经济枢纽,损失巨大。
【分析】本题以辽宁核电站的建设为材料,涉及核电站建设的意义、核电的优势、核电的区位条件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红沿河核电位于辽中南工业区的中部地区,可为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由于东北电力主要以煤炭发电为主,火力发电占比相对较高,核电能够优化辽宁电力供应的结构,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火电的比重,减少煤炭的燃烧,促进节能减排,能够有效的改善辽宁地区空气和水源的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2)核电站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余热,利用这些电站的余热可以进行良好的供暖,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其经济效益会更好。同时利用核电能够大大减少煤炭的使用,从而降低煤炭燃烧后对环境的破坏,能有效的缓解环境污染。由于东北纬度相对较高,其供暖期相对较长,能够有效的利用电站的余热,大大提升了其能源的利用效率。
(3)在渤海沿岸建设核电站,由于渤海沿岸是我国人口相对较为集中和稠密的地区,同时渤海沿岸靠近京津地区也是我国政治核心,同时连接两大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和京津唐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若产生核泄漏和核污染,将对这个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大。环渤海地区是历史上地震较多发的地区,在历史上,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地震,安全隐患相对较大,对核电建设会产生威胁。若发生重大核电及核泄漏,大量的核废水和核燃料可能会污染该地区的土地和水源,同时对渤海湾地区也会产生影响,渤海是我国的内海,由于受陆地的阻挡,其水的自净能力相对较差,将对区域环境产生重大危害。
4.(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城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带,被誉为“中国花椒之都”。市域内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脆弱。作为黄河沿岸重要的工业和旅游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市域内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小,属于粮食不安全级。下图示意韩城市耕地空间分布。
(1)描述韩城市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近年来韩城市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小的原因。
(3)从保护耕地角度,列举韩城市为保障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东南部的黄土台塬区和黄河沿岸平原区耕地面积广,分布集中,且等级较高;西北部的山区和丘陵沟壑区耕地面积小,较为分散,且等级较低。
(2)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占用耕地面积较大;为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业,生态退耕政策使耕地进一步减少;花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挤占了粮食作物的种植空间。
(3)加强管控,严禁对耕地,尤其是高质量耕地的随意占用;对中低质量耕地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加强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
【分析】该题以韩城市耕地空间分布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
【详解】(1)根据图示及材料可知,东南部主要分布是黄土台塬区、黄河沿岸平原区,整体耕地面积广,且分布集中,由图示可得,东南部黄土塬、黄河沿岸平原区耕地等级较高;西北部主要是山区和丘陵沟壑区,整体耕地面积小,且耕地较为分散,耕地等级较低。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会占用较大面积耕地,使得粮食种植面积不断缩减;其次为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业,促进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使耕地进一步减少,且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韩城被誉为“中国花椒之都”,花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会挤占了粮食作物的种植空间。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保障粮食的安全,首先需要保障耕地安全,因此需要加强管控,严禁对耕地,尤其是高质量耕地的随意占用,规划粮耕区,发展多种耕作方式;同时还需要对中低质量耕地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质量水平;进行综合治理,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防治水土流失。
5.(2023·浙江·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榆林市面积约占陕西省21%,耕地面积约占陕西省30%,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392.5mm,降水集中于6-9月,风沙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70%以上。下图为榆林市地形图。
材料二:耕地质量主要从自然地理格局、地形条件、土壤条件、生态环境条件、作物熟制和耕地利用现状六个层面构建分类指标体系,1等耕地质量最优,15等最差,榆林市耕地质量以10-14等为主。当前,榆林市因地制宜推进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如在难以利用的采煤沉陷区推进智能水肥药一体化滴灌技术(在滴灌水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榆林市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耕地资源具有质量差、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榆林市耕地质量差的原因。
(3)分析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的意义。
【答案】(1) 旱地 耕地面积占陕西省比例大(耕地数量较多) 退化严重
(2)属毛乌素沙地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区;地形起伏大,平地少;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且分配不均;地处温带且海拔较高,热量条件差,复种指数低(一年一熟);风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北部土地沙化、南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
(3)开发耕地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粮食品质。
【分析】本题以榆林市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耕地类型、耕地质量、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据图文材料可知,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丘陵区,地处我国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耕地资源中耕地质量以10-14等为主;耕地面积约占陕西省30%,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区;风沙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70%以上,故耕地资源具有质量差、耕地数量多、耕地退化严重等特点。
(2)耕地质量主要从自然地理格局、地形条件、土壤条件、生态环境条件、作物熟制和耕地利用现状等方面说明。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区,自然环境要素过渡性明显;地势起伏大,多山地丘陵,平地少;气候干旱,年降水较少且分配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虽然地处温带,但由于海拔较高,热量条件差,复种指数低(一年一熟);风沙土,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差;北部土地沙化严重、南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质量差。
(3)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可以提高耕地资源的土地生产力;变难以利用的土地为耕地,扩大耕地面积;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提高粮食产量;在滴灌水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粮食作物的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6.(2022·重庆·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常见于深海沉积物或陆上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的结晶物质。冻土指温度低于0℃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资源与环境并重的双重意义,不仅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具有潜在的资源价值,而且还是一种会引起环境效应的不稳定因素。天然气水合物在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时会分解释放甲烷气体。甲烷捕获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3倍。下图示意气候变暖引起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演变。
(1)分析冻土层在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说明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
(3)说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储量的变化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案】(1)冻土层厚度大,提供巨大压力;冻土层温度低,提供低温环境;冻土层不透气,可封盖住天然气的上升通道。
(2)意义:拓展能源种类,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丰富能源储备,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
(3)储变化: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冻土融化,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造成储量减少。影响: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出甲烷,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分析】本大题以天然气水合物为材料,涉及能源安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材料可知,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的结晶物质。因此,冻土可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足够低的低温环境,易于保存;另外,冻土层厚度大,压力大,为冻土提供高压的环境;同时,由于冻土厚度大,不透气,阻止天然气水合物外漏。
(2)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份是甲烷和水,甲烷燃烧后变成水,因此是一次能源。开采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意义有:填补我国常规的能源不足;拓宽能源应用的领域;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可增加我国的能源储备,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程度;由于污染少,可改善大气环境等。
(3)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冻土融化,甲烷释放,天然气水合物储量会减少。由于大量的甲烷释放,吸收热量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又加剧甲烷的气体释放,甲烷属于温室气体,增强大气保温效果,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7.(2022·湖南郴州·统考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兴岛为西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是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岛上建有机场、港口、军事基地等,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机场跑道长2500米,部分伸入海洋。永兴岛在扩建时,遵循对海岛自然形态和海洋环境损坏最小化原则,经过多年填海造陆,目前陆地面积达2.6平方千米。图1为永兴岛未开发前的轮廓,图2示意永兴岛机场跑道景观(局部)。
(1)简述永兴岛建设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2)例举永兴岛建设中对海洋空间资源的主要利用途径。
(3)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机场跑道。(提示:飞机需逆风起飞)
【答案】(1)增加海洋国土面积,拓展我国生存空间;提供丰富的海洋资源;维护国家领土安全。
(2)利用海域上空发展航空运输;利用海面及水体填海造陆,建设港口发展航运。
(3)如图中两条黑线所示。(要求:机场跑道呈东北-西南走向;机场跑道必须绘制在岛屿东南部;机场跑道至少有一端画出岛屿之外。)
【分析】本大题以永兴岛开发为背景,主要涉及海洋权益对国家安全的意义,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飞机跑道建设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中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对国家安全而言,海洋开发主要体现在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和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由此得出增加海洋国土面积,拓展我国生存空间;提供丰富的海洋资源;维护国家领土安全。
(2)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可以按照海岸、海面、水体、海底来划分,利用途径涉及利用海域上空发展航空运输;利用海面及水体填海造陆,建设港口发展航运等。
(3)由材料可知飞机需逆风起飞,所以跑道要与盛行风向一致,该地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所以风向为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由此得出跑道呈东北-西南走向;为了充分利用陆地基底,因此需在该岛最长宽度上修建跑道,所以机场跑道必须修建在岛屿东南部(最宽处);由机场跑道长2500米,部分伸入海洋,再结合比例尺及景观图,可知跑道必须超出岛屿之外。由此画图如下,两条黑线表示跑道。
8.(2022·天津·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豆是优质蛋白,属于粮油饲作物,有固氮作用。为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矛盾,科研人员创造性地提出大豆玉米带状种植(在原本单独种植玉米的田里,间作种植大豆),并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技术在16省推广。图a示意1996-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和进口量(单位:万吨),图b为两种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
(1)描述近年来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相比传统种植模式,说明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模式的优势。
(3)为进一步降低大豆对外依存度,请提出合理措施。
【答案】(1)变化: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
原因:大豆用途广、消费结构升级,使得我国对大豆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大豆比较收益低,使得大豆产量增幅小;需求的增长超过了国内产量的增长,使得大豆产需缺口大,进口比重大,对外依存度升高。
(2)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增加大豆供给;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缓解土壤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3)加大政策支持,增加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大豆单产:寻找(培育)大豆(作物)替代品。
【分析】本题以我国大豆生产的相关资料为背景信息,考查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措施、发展方向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详解】(1)读图可知,近年来中国的大豆产量基本保持平稳,进口量呈上升趋势,反映了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主要原因可以从市场需求、耕地数量、市场缺口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我国的大豆市场需求来看,大豆用途广、消费结构升级,使得我国对大豆需求量不断增加;从我国耕地数量来看,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大豆比较收益低,使得大豆产量增幅小;从我国大豆的市场缺口来看,大豆的需求的增长超过了国内产量的增长,使得大豆产需缺口大,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大豆以补充市场缺口,导致大豆的进口比重大,对外依存度升高。
(2)由材料可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的玉米间混大豆、玉米间套甘薯的基础上,采用宽窄行布置方式并利用边行优势,实现玉米与大豆带状间作套种,年际间玉米带与大豆带交替轮作,达到适应机械化作业、玉米大豆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增加大豆供给;大豆是优质蛋白,属于粮油饲作物,有固氮作用,因此间作种植大豆可以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缓解土壤污染;读图可知,大豆的行间距比玉米小,间作种植大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3)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中国增强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扩大大豆面积,提高大豆单产,从而提升大豆产能十分必要,有利于降低对外依存度,增加自给率,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方面,可加大政策支持,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加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技术方面,可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大豆单产,提高大豆产量,同时,寻找或培育大豆的替代品,从而减少对大豆的依赖性。
9.(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预计2024年6月完工。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实现生态修复、资源养护、渔业生产、渔业碳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渔业、景观再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十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
(1)指出在莱州湾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海洋条件。
(2)说明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
(4)从第三产业发展角度,提出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经济建设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夏季水温高,冬季海冰破坏。
(2)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3)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4)发展海洋牧场文化科普教育产业;丰富休闲渔业(垂钓)/打造生态景观,发展旅游业;建立现代仓储物流网络,构建物联网电商营销体系。
【分析】本大题以莱州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风电场选址的区位条件、风力发电机底座的影响、能源资源开发的意义、海洋牧场经济建设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莱州湾海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结冰会对风电场建设产生影响;项目在海洋上施工,海水盐度大,对建筑材料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对建筑材料要求高;海洋上风浪大,风暴潮等恶劣天气影响施工进度。
(2)风力发电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可从改善生态、渔业、海洋空间利用等方面分析。人类建设风力发电机破坏海洋生态,鱼礁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起到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通过人工鱼礁构建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有利于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加渔业产量;实现风力发电与海洋牧场的融合,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的利用率。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可以从风电(能源)和牧场(渔业)两方面阐述;风电是清洁能源,海上风电一方面可以提供丰富的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海洋牧场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场所,扩展渔业空间范围,从而提高渔业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保障渔业产品供应安全。
(4)由材料“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可知,现代化海洋牧场可以发展海洋牧场文化科普教育产业;由材料“休闲渔业、景观再造”可知,可以丰富休闲渔业(垂钓),打造生态景观,发展旅游业;由材料“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可知,可以增加渔获量,建立现代仓储物流网络,构建物联网电商营销体系。
10.(2023·河北衡水·河北衡水中学校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尼西亚金属资源丰富,其中镍矿资源储量居全球第一,占世界镍矿资源储量23.6%。镍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磁性等性能,因此主要被用于钢铁、镍基合金、电镀及电池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在区域协作发展的合作框架下,印度尼西亚招商引资中方企业参与镍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近年来,随着印度尼西亚调整镍矿资源的出口政策,严格控制原矿出口,对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较大。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镍矿资源分布图。
(1)分析中方企业参与印度尼西亚金属资源的开发的原因。
(2)推测近年来印度尼西亚调整镍矿资源出口政策的原因。
(3)应对印度尼西亚的镍矿出口政策,请为受影响的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企业提出可行性措施。
【答案】(1)我国镍矿资源不足,近年来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镍矿需求剧增;印尼镍矿资源丰富;印尼国家政策的支持。
(2)保护镍矿资源,提高镍矿的市场价格;吸引镍矿相关企业集聚,完善国内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提高镍矿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效益;增加国内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3)积极参与印度尼西亚镍资源的勘查开发,加大镍金属下游产业投资;加大国内镍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促进镍资源外部供应多元化发展;推进国内镍金属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构建区域性的镍金属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强技术的研发,提高镍矿资源的利用率;放眼全球,加大海外其他地区的镍矿资源进口。
【分析】本题以印度尼西亚镍矿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区域发展与合作、工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详解】(1)据材料印度尼西亚“镍矿资源储量居全球第一”可知,该地镍矿资源丰富;据材料“在区域协作发展的合作框架下,印度尼西亚招商引资中方企业参与镍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可知,中方企业参与金属资源开发是有鼓励扶持的优惠政策;据材料“镍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磁性等性能,因此主要被用于钢铁、镍基合金、电镀及电池等领域,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可知,镍矿应用广,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据印度尼西亚镍矿资源分布图可看出镍矿区大多位于沿海地区,临近海洋,海运便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镍矿资源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不断增加等。
(2)据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调整镍矿资源的的出口政策,严格控制原矿出口”,其目的是保护镍矿资源,控制镍矿产量,从而提高镍矿市场价格;严格控制原矿出口,可以限制部分小企业发展,吸引镍矿相关企业集聚,完善国内产业链;严格限制原矿出口,倒逼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实现延长产业链,提高镍矿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效益;政府严格限制原矿出口,使得印尼国内镍矿开发量提升,能够增加国内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印尼限制原矿出口,利于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3)据材料“在区域协作发展的合作框架下,印度尼西亚招商引资中方企业参与镍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可知,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印度尼西亚镍资源的勘查开发,加大镍金属下游产业投资;我国也有一定的镍矿资源,故应该加大国内镍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我国应推进国内镍金属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构建区域性的镍金属产业链和供应链,减少对国外镍矿资源的依赖;印尼限制镍矿原矿出口量,为了更好地利用镍矿,我国应加强技术的研发,提高镍矿资源的利用率;印尼限制镍矿出口量,我国应该广开源路,放眼全球,加大海外其他地区的镍矿资源进口,拓宽国外镍矿资源的进口渠道,促进镍资源外部供应多元化发展。
六、刷真题
11.(2022·北京统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泃河流域地跨京津冀三地。某校中学生到该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为泃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任务一:走访桑园水文站
桑园水文站记录了海子水库多年入库径流量,如表所示。
年份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年径流量/106m3 | 23 | 11 | 0 | 24 | 37 | 47 | 7 | 0 | 26 | 23 |
泃河发源地兴隆县被誉为“中国山楂之乡”,当地山楂特色栽培是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楂药食同源,用途多样。该县大力发展山楂产业,举办中国兴隆山楂产品发展研讨会,建有产业技术研究院,聘请专家指导山楂种植和产品开发。
(2)概述兴隆县发展山楂产业的有利条件。
任务三:探索流域协作开发
在流域协作开发过程中,京津冀十分重视水资源保护。
(3)列举图示区域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答案】(1)
入库径流量年际波动大,个别年份无径流入库;降水、生态用水、生产生活用水等。
(2)地处低山丘陵区,水源地污染小,山楂品质好,历史悠久,政策和科技支持,市场广阔等。
(3)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修建梯田,防治水土流失,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节水意识等。
【分析】本题以泃河流域水文状况和兴隆县产业发展为材料,涉及河流径流的影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水资源保护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统计图如下:
变化特点:受气候影响,各年份入库径流差异较大,年际波动大,2010、2015年无径流入库;主要影响因素: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不稳定;人口、城市众多,生态压力大,生态用水、生产生活用水引用径流较多,对入库径流影响较大。
(2)当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适合发展林果业;河流源头,水源地污染小,灌溉水质好,山楂品质好;被誉为“中国山楂之乡”,发展历史悠久;该县大力发展山楂产业,举办中国兴隆山楂产品发展研讨会,建有产业技术研究院,政策和科技支持;药食同源,需求大,市场广阔。
(3)开源措施: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稳定河流流量;修建梯田,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河流淤塞导致水资源减少。节流措施:农业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浪费;工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将废水资源化,可持续发展;生活上宣传节水方法,增强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
12.(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
(1)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请从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
(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
【答案】(1)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或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相比,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
(2)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
(3)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分析】本题以山东省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及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结构转变、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粮食安全意思。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和两个地区的名称可知,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受地形影响,当地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种植粮食的效益相对较好,从而使得“非粮化”率较低;而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使得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不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因此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效益远高于种植粮食,因此“非粮化”率较高。
(2)经济发达地区人口集中,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使得当地农业中“非粮化”类型向蔬菜、瓜果转变,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与种植棉花、花生等作物相比,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促使当地“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蔬菜、瓜果种植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有利于“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
(3)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主要原因是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够,因此应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如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从而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技术投入入手,如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抑制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13.(2022·辽宁·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镍矿是战略性资源。目前我国镍矿资源占全球总量3%左右,但消费量居全球第一。印度尼西亚低品位红土镍矿储量丰富,易开采,难冶炼。2006年后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采矿。2014年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禁止镍矿出口政策后,中国企业利用其全球领先的低品位红土镍矿规模化冶炼技术,开始在该国建设镍冶炼厂,产品大部分销往中国。下图为2006-2016年中国镍矿进口量及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镍矿进口占中国镍矿进口总量之比变化图。
(1)据图说明中国镍矿进口的基本特点。
(2)分析中国镍资源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
(3)依据材料阐述保障中国镍资源安全的途径。
【答案】(1)进口总量大、进口总量自2006年开始上升,于2013年到达顶峰,随后下降。从菲律宾进口量先下降后上升,从印尼进口量先上升后下降,直至2015年不再从印尼进口镍矿。
(2)镍矿对外依存度高,本国镍矿储量占比小,人均量小且需求量大,价格波动对工业生产影响大,大规模涨价易造成本国含镍工业品成本提高。镍矿进口集中于少数国家。进口易受国外法规与国际关系影响。
(3)进口多元化,从不同国家进口镍矿。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利用率与镍金属回收。对外合作,从国外进口加工过的镍板以减轻镍矿出口限制。提高镍资源的战略储备、积极探查国内未被发现的镍矿。通过加工技术和产量,提高对于镍矿、镍板与制成品的定价权。
【分析】本题背景取自于我国企业2022年遭遇的一次镍矿期货逼仓事件。我国某公司在印尼拥有采矿权、有工厂。本题借镍资源考查学生对于国家资源安全的相关理解。
【详解】(1)从图中和材料中得知,镍矿在我国储量并不高,而进口总量大,且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根据曲线与柱状图判断出主要从菲律宾和印尼进口镍矿。根据材料描述,禁止镍矿出口,结合图表,推断我国无法从印尼进口矿石。而从菲律宾进口镍矿总量走高。
(2)矿产资源本国储量小,但需求量大,是重要风险点。除此之外,镍矿作为战略资源,价格的波动会传导到工业生产的下游。进口越多元,资源安全程度越高,若只依赖于一两个国家,则存在地缘政治恶化的风险,造成较大的资源安全风险。
(3)对于矿产资源,可以开拓不同进口渠道。而我国本身也要提高利用率,把废弃镍金属资源化。降低对外的依赖。同时,在拥有技术的情况下,可以在外投资设厂,扩大开放,进口镍板可以替代镍矿石。作为生产加工大国,我国也应该对原材料具有一定的定价权,以维护资源安全,防止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造成损失。在资源价格低的时候,国家可以增加收储,做好战略储备。